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幽僻 点辍 旋律 参差班驳
B. 惊蛰 青霭 覆盖 催心折骨
C. 矫惯 遗憾 精彩 百无聊赖
D. 形骸 谬种 凭据 毫不思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C.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 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石油测井作业常使用到的放射源,是国家专控的危险物品,与放射源打交道的测井人员常被社会误解,有着难言之隐的苦衷。
B.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穷经,或是扎根实验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C.《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片聚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向世界人民讲述着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的故事,展示着中国日新月异的面貌。
D.这家酒店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尽快查实证据,并依法给予其重罚,以儆效尤,从而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
4、下列句子的翻译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看到犯罪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②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文: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
③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文:你做人家的臣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被蛮夷俘虏,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你凭什么见我。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⑤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译文: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⑥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译文: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玩,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⑦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文: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有学问的人都对它这次没有应验感到奇怪。
A. ②④⑤⑦
B. ②③④⑦
C. ①⑤⑥⑦
D. ①④⑥⑦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蔸(doū) 骨髓(suí) 岳麓山(lù) 百舸争流(gě)
B.木讷(lè) 执拗(niù) 橘子洲(jú) 挥斥方遒(qiú)
C.笨拙(zhuó) 稻菽(shū) 沁园春(qìng) 戛然而止(jiá)
D.芣苢(fú) 捋之(luō) 插秧歌(yāng) 臻于至善(zhēn)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凶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
“丹尼斯·格利果利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
“啥?”
“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
“是的。”
“好的。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嘛?”
“啥?”
“你别老‘啥、 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嘛?”
“要是不干嘛,我就不去拧了。”丹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
“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儿。”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
“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
“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
“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丹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丹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
“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钓鱼坠儿了?”
“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
“你也可以拿铅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
“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出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
“大人!我干嘛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
“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虽然你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
丹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
“得了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被撞翻,可是……呸!就那么一个螺丝帽!”
“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
“这个我们懂……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呢。”
丹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
“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出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了……我终于弄明白了!”
“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而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你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
“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
“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问……没有钓鱼坠儿只能钓到欧鳇鱼。”
“嗨,住嘴……”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丹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可以走了吗?”丹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不行。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
丹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
“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
“住嘴,别吵了……”
“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
“我烦透你了,喂,谢敏!”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
“我们家三兄弟,”丹尼斯嘟囔着,两名强壮的法警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弟又不是义务……兄弟交不上税,而我丹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任……你是什么狗屁法官! ……你们应该靠本事断案,不应该无中生……哪怕是该被刀剐,也得犯了事才行啊,也要凭良心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丹尼斯因为拧铁轨上的螺丝帽而被带上法庭,成为审判对象,理由是他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伤害。这篇小说逼真地刻画了丹尼斯的真实状态,为我们展现了他受审的全过程。
B.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了人物的身份及关系。丹尼斯下意识地将“我”说成“我们”这个细节,表明他的言行举止完全是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遵从了本阶级固有的认知与习惯。
C.“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属于语言描写,这里的丹尼斯是真诚的,他是真的不懂,他完全没有“撒谎”。在有没有撒谎这个细节上,审讯官是真的冤枉了丹尼斯。
D.丹尼斯开始并不懂法,但是文中提到他仿佛看到了“刺眼的阳光”,意味着经过这场审判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触犯了法律。他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也反映了从无知到醒悟的转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小说的情节并不曲折离奇。小说开门见山,引出主要人物,从正面交代了庄稼汉的贫穷。“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这一细节,为后文丹尼斯审判时的反应和态度埋下伏笔。
B.本文擅长使用典型的生活语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如丹尼斯说“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从中仿佛能看到丹尼斯作为庄稼汉的生活日常,使读者身临其境。
C.丹尼斯与审讯官身份、看法迥异,这构成了基本的矛盾冲突,二人的对话带来了极具感染力的讽刺幽默效果。从“笨蛋”“住嘴”可看出作者对丹尼斯这类顽劣之人的鄙夷和强烈的批判。
D.契诃夫的小说多短小精悍,朴素精练,学者称这种写作特色为“加倍的简练”。本文运用大量的白描,主要通过审判官与丹尼斯的动作、语言呈现了一出法庭荒诞剧,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
【3】全文有多次对丹尼斯眼神的描写,请结合前后文,分析划线处几次眼神描写背后的人物心理活动。
【4】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结构紧凑著称,本文使用了哪些方式来使结构紧凑?请结合文本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于世间“有主”的万物的个人态度。
(2)《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备尝凄清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深秋天气的冷暖不定,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想起在岭南光明磊落生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游园(【皂罗袍】)》中“ 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③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之悲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极写秦王贪得无厌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在述志时,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内忧外患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六国论》中,苏洵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说明燕、赵两国所处的困境,从而证明它们灭亡是迫不得已。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师说》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的道理。
(2)《劝学》中强调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君子之所以高出一般人,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诗人因回忆年轻有为的周瑜进而感慨自己壮志难酬、韶华已逝,顿生伤感。
(4)《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雨巷》中写姑娘飘过我身旁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写诗人在康桥寻梦的过程中,感情不能自已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关系,要学思结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各题。
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①才如杜牧之②,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③,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注释)①争得:怎得;②杜牧之:唐代诗人杜牧;③巇崿:指山峦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意思是:怎么才能有杜牧之那样的才华,一来到西湖就能够题诗称赞呢?
B.颔联主要写景,虽然只是描写西湖边的寺院和楼台,却能让读者感到游人如织的繁华。
C.颈联主要写人,“浓吐杂芳”写游客的交谈,“湿飞双翠”写西湖游客的画船。
D.中间两联从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角度进行描写,表现了西湖春日的繁忙兴旺、欣欣向荣。
【2】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____________)
(3)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 (4)锲而不舍(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翻译句子。
(2)分析表达效果。
【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什么要寻找?因为我们缺少。我们寻找面包,寻找一种人,寻找一种环境,寻找一种生活,甚至一种境界。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寻找,我们在寻找中成长。
那么你又在寻找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符合文体要求;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