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召有司案图

    B.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 敛赀财以送其行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 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 3、索尔仁尼琴说:“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熊培云称这种自由为“第六种自由”。下列情形,侵蚀了人们的“第六种自由”的一项是( )

    A.阅读网站推送的娱乐新闻

    B.去电影院看《送你一朵小红花》

    C.通过网络搜索《乡土中国》相关论文

    D.在家中阅读《红楼梦》

  • 4、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之以饥馑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以其无礼于晋 D.为国以礼

  •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B.哪知都督传见他后,东问西问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儿,后来图穷匕见,道出本意。

    C.自去年以来,某些大国秉持冷战思维,频频把矛头指向中国,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已不会再屈服于任何压力。

    D.有分析者认为,美国在西亚所采取的行动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明里是推进民主政治,而实际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以打压伊朗,遏制俄罗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芦花荡

    孙犁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女孩子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鬼子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945年8月于延安

    (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头子多次对两个女孩说“不怕”既是在安慰她们,也是老头子自信的表现,但小女孩挂了花,使他“没脸见人”,促使他报复小鬼子。

    B.小说多处用伏笔,使故事前后呼应、结构严密、叙事紧凑,如写“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就是为后文鬼子轻易追上老头子设的伏笔。

    C.小说两次写老头子“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是为了强调人物悠闲惬意的状态,有效地迷惑了鬼子,为后文鬼子轻易上当做了铺垫。

    D.小说虽是描写战争,却用朴素、清新、柔美的语言,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歌颂了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2】小说塑造了老头子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多处描写了环境,请选取三处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 ____________ ”两句,突出表现了离人别时的极度伤感,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象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____________ ”两句,赞扬了刘裕率兵北伐的英雄壮举,情感炽热、强烈。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完《霓裳羽衣曲》和《六幺令》之后,侧面烘托其演奏技艺高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年龄无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洒酒祭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壮志难酬的消极之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流露着消极情绪。

    (4)荀子提出“性本恶”,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等是后天改造获得的,《劝学》中,他说若想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需要不断广泛学习。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永遇乐》中,辛弃疾回顾元嘉年间北伐,宋文帝因准备不足,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当具备“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直接展示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康桥离别时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心情。

  • 10、名句默写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尽描写箫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谈玄之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诗加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杜甫《登高》中,“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在《师说》中,韩愈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的两句慨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C.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D.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

    A.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B.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C.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D.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2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床,《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云:“栖,谓之床。”顾名思义,胡床是指汉代自胡人处传来的一种睡具。

    B. 斛,中国旧量器名。古代常用容器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釜、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

    C. 孤露,本指孤单无所荫庇,后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古代类似的常见词语还有见背、弃养等。

    D. 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本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查道孝顺母亲。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查道戳开河中坚冰,得到鳜鱼献给母亲,后来母亲痊愈。

    B. 查道以德服人。知果州时,招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强盗中有人认出他是查道,认为他很仁慈,抛下兵器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C. 查道有情有义。居住在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理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极为节俭。

    D. 查道宅心仁厚。对犯了法的人不计较,胥吏有过失的,也不笞罚;老百姓拖欠赋税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

    4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2)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启示或感悟?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