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以下各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共其乏困

    C.风乎舞雩,咏而归

    D.距关,毋内诸侯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

    B. 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兵刃接   既:已经

    C. 追亡逐 北:北边的军队 斩木为兵,竿为旗  揭:举起

    D. 申之以孝之义 悌:敬爱兄长 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假如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接盘          撰写          姿态          牵强附会

    B.座落          鹿寨          纠葛          礼尚往来

    C.恐吓          闲暇          阐释          不知所错

    D.贬低          截瘫          绸锻          残羹冷炙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的一句

    A.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等。

    B.《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极具个性。

    C.《伟大的悲剧》选自意大利作家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等。

    D.古人用“始龀”指七八岁,用“冠”“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耄”指八十九十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了中国开启建造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

    空间站是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大中型载人航天器,能够让人长久地在太空生活,靠货运飞船实现推进剂和消耗品的补充,可以通过航天员进行设备维修与更换而延长寿命或改变、扩充功能,堪称太空定居点。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规划了“三步走”战略,空间站工程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天和核心舱则是第三步发射的首个航天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在此期间完成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实现了航天员天地往返等目标。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掌握了出舱、交会对接技术,成功对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进行了验证,还成功验证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完成了运送货物补给等任务。第三步是空间站建设阶段,我国将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用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一艘货运飞船、一个目标飞行器和一个空间实验室,支持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完成多趟太空之旅。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正是通过历次“神舟”和“天宫”飞行任务,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铺就了一条稳妥可靠的建造之路。

    (取材于崔爽等人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是以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为标志。

    B.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具有补充推进剂和消耗品的功能。

    C.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九十年代启动至今,已实现了航天员天地往返等目标。

    D.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发射了多艘飞船,有多名航天员完成了太空之旅。

    材料二

    空间站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核心舱是第一个上天的舱段,是整个空间站最基础的部分,之后所有的舱段都将以此为起点进行叠加。

    天和核心舱除配有全套生命维持装置外,还满足了航天员初期驻留以及科研所需的全部物质条件——从居住区到科研区一应俱全。

    天和核心舱在设计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来,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后,整体能够达到110立方来。长度超过五层楼高,直径比火车和地铁的车厢还要宽不少。不仅活动空间大,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得到更好保障。

    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长时间的在轨停留,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这也能够降低氧气的补给需求。

    硬件之外,“太空之家”的软件也不在话下。在天和核心舱的密封舱内,就餐区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居,还配置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健身器材。

    此外,舱内情景照明可由手机APP控制。天和核心舱不仅配上了手机,可以实现在轨航天员之间通话,还配了天地视频通话设备,可以实现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另外,还有可以支持航天员收发电子邮件的测控通信网和相关设备。

    (取材于付毅飞等人的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天和核心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和核心舱不仅有全套生命维持装置,还有能满足科研所需的物质条件。

    B.天和核心舱的活动空间较以往大大增加,能更好地补给航天员所需物品。

    C.天和核心舱设计了可再生的生命保障系统,水和氧气可以直接循环使用。

    D.天和核心舱为航天员配置了日常所需的用品,如生活用具、通讯设备等。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成了空间实验室,正在对航天员驻留太空进行验证。

    B.载人航天工程的历次发射都是通过“神舟”系列飞船来执行各项任务的。

    C.天和核心舱很宽敞,长度超过五层楼高,宽度与火车和地铁的车厢相当。

    D.在天和核心舱内,航天员与地面的人员之间可进行双向的视频对话交流。

    材料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乘着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人的身影的在了浩瀚太空。

    空间站并非是来回地球的航天器,要建空间站,就要先拥有用于运送人员的天地往返运输器。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为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和物资。此外,人在空间站内长期工作和生活,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如航天员突发疾病,空间碎片或流星击穿航天员生活的压力舱舱壁等。这时就需要航天员马上撤离空间站,返回地面。由于飞船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因此很适宜作为“救生船”长期停靠在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可支持3名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在空间站停靠期间也作为“救生船”,用于航天员应急救生和返回地面。

    从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飞行都成功了,但成功并不意味着成熟,所以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船继续优化,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第一次载人飞行经验,科研人员对飞船做了适当的改进,2005年神舟六号升空,已经能搭载两名航天员,飞行时间也延长至5天。神舟系列飞船最大的变化在神舟七号、神舟八号飞船。神舟七号增加了出舱功能,神舟八号完成了交会对接。

    神舟飞船全都具备天地往返功能。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的主要功能是把人送入近地轨道,人在飞船上生活和工作。从神舟八号开始,神舟飞船作为载人运检飞船基本定型,之后不再做大的改动。它可以和在轨运行的航天器进行对接,然后把人员送到航天器里面去,航天员完成预定任务后再乘坐飞船返回地面。

    (取材于《人民日报》)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为以后的航天员积累了飞行经验。

    B.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飞船虽然载人飞行成功,但在技术、功能上并不成熟。

    C.航天员在空间站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可借助神舟飞船逃生并返回地面。

    D.经过一系列的改进、优化,神舟八号作为往返天地的载人运输器基本定型。

    【5】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介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神舟飞船这三个航天器及其功能。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2)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则由菊花零落之景触发自伤之情。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江水奔涌而来、浪花四溅如雪的壮观景象。

  • 8、默写题。

    (4)《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两句,陶渊明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身在宦海心系田园的心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指现实善恶错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应有的天理形成鲜明对比。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集中描写诗人做官时难以自由舒展的心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 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 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 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E. 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2诗的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淳熙十二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自频年以来,两浙最近则先旱,江淮则又旱,湖广则又旱,流徙者相续,道殣相枕,入粟之令,上行而下慢。静而无事,未知所以振救之;动而有事,将何以仰以为资耶?古者足国裕民惟食与货。万一如唐泾原之师,因怒食,蹴而覆之,出不逊语,遂起朱泚之乱,可不为寒心哉!”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官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用之。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伐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仕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卧家十五年,皆其祸国之日也。胄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忽族子自外至,言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言A有事于B无事之时C不害其为忠D言无事于有事之时E其为奸F也大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古时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丧。

    B.东宫,在这里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东汉时期,太子宫始称东宫。

    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后以“社稷”代指国家。

    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懂得军事。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定;他还在潮州和惠州修筑寨堡,扼住盗贼的道路。

    B.杨万里才能出众。他多次受到宰相的举荐;东宫太子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他担任侍读,官员们都称赞他。

    C.杨万里唯才是举。当王淮和他谈论治国人才时,他举荐了朱熹等六十人,他们都受到了王淮的提拔和任用。

    D.杨万里刚正不阿。他不惧强权势力,宁可丢官也不为韩侂胄作记;最终为国事而忧愤成疾,郁郁而终。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

    (2)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

    【5】文章末段杨万里直言“孤愤”,概括其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约为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2022年5月,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了“厉行节约,光盘行动”的主题活动,开展光盘行动,让二高食堂成为“光盘行动”的新据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代表全体高一学生对全校学生进行宣讲,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