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苏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②“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自出机杼,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③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④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奖”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蔚为大观

    ⑤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⑥在沸反盈天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看似是某种巧合,实则却酝酿已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具告事   ②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

    B.①军中无以为乐   ②汉军至,无以

    C.①若属皆为所虏   ②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D.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   ②长

  • 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B.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C.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 4、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王购之金千斤。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 夫晋,何厌之有?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芯片行业是国内产品需求增长非常快、技术水平与海外差距又非常大的阶段,国内芯片行业想要实现赶超,就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B.各国领导人决心把厦门会晤为新起点,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C.此次出台的能源协同规划,是首次京津冀联合发布的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等八大领域。

    D.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相亲时把学历背景作为最重要的条件来考虑,有着精英院校教育背景的人士受到更多的青睐。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祠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场所。

    B.在古代,人们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既可祭祀先人,还可立约族规。

    C.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由宗子主持和率领。

    D.祠堂之礼体现着一种有秩序的爱,蕴含了情感道德层面和伦理政治层面上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中提到了祠堂之礼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B.文章从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与静文化(建筑装饰)两个方面来论证祠堂的功能。

    C.新安吕氏祠堂照壁的刻画和墀头的文字表明了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D.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祠堂融道德、信仰、儒家思想三者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

    B.犯错的族人要受到告诫和惩罚,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C.祠堂祭礼加强了血缘关系,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体现了儒家伦理家族观念。

    D.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人们就不会有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宗亲的追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易水诀别”是《荆轲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悲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最后一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流下眼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自省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靡有朝矣。(《诗经 氓》)

    (2)淇则有岸, 。(《诗经 氓》)

    (3)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4)   ,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

    (5不吾知其亦已兮, 。(《离骚》)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螺川早发

    清•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  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山。

    1请概述这首诗每联所描绘的图景。

    2本诗中间两联炼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袁盎者,楚人也,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   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D.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

    ②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月7日,有网友爆料称,深圳一交警暴雨中送高考生赶赴考场并提供雨衣,可考生衣服还是湿了,反被家长投诉。另外有一置顶留言说:“深圳交警在彻查此事,准备辞退该名铁骑队员”。 6月8日一早,深圳交警官方微博回应:“查清了!要隆重表扬!”“暴雨天护送考生反被投诉”的消息引发关注,被网友称为高考版“农夫与蛇”。

    请你以考生晋的名义给投诉交警的那位家长或深圳那位交警或深圳交警官方写一封信,跟他们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统一以“考生晋”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