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 见犯乃死,重负国。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而君幸于赵王。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这就犹如: , 。
A.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B.遇到了暗礁,奔流的海水激起美丽的浪花。
C.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D.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3、下列有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诸子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B.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如: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七律《钱塘湖春行》等。这种体裁的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
C.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有奖掖后进的美名,除给李蟠写《师说》外,还为李贺撰文鸣不平,与贾岛有“推敲”逸事。
D.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其《老人与海》一书曾获得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
4、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
A.举案齐眉—孟光
B.卧薪尝胆—勾践
C.闻鸡起舞—祖逖
D.完璧归赵—刘琨
5、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关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遮蔽
B.渌水荡漾清猿啼 清:清澈
C.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昏暗
D.忽魂悸以魄动 悸:因惊惧而心跳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止思想”是对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所用的非常恰当的语言,饱含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B.“不可估量”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C.“发展规律”是剩余价值的发现,即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D.“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2】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为他的亲密战友马克思写的悼词,深切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赞颂了马克思的历史功绩和光辉思想。
B.马克思有着伟大的成就,仍避免不了“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这说明理论研究离不开实践,没有行动就无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C.两个“无论”说明马克思树敌过多,也正因为如此,他已经难以应对,只能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D.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的伟大友谊一直为人传诵,在他看来,马克思逝世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将一片空白。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____”的行为中,可看出子路急于表现自己,而“___________”也含蓄地表达出孔子对子路不甚满意的态度。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描绘金陵锦绣江山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指出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篇名句默写。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4)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5)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2)《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的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强大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
(6)《琵琶行并序》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之情。
(3)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逝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逝江。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京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短兵迭用:重叠使用,同时使用。
B. 坐免官:犯……罪。
C. 扼桃渚:据守
D. 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天亮。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
B. 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
C. 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
D. 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戚继光作为一代名将,自幼就很洒脱,气度不凡,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这为他日后成长为具有卓越指挥才能的主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 戚继光调赴浙江新任的时候,东南沿海屡遭倭寇蹂躏,面对这样的局面,他组织卫所军和招募的地方军,学习攻击和刺杀的方法,练习使用长短兵器,形成精锐的部队。
C. 在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中,这支部队多次承担紧要军事任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屡次取得胜利,主将戚继光更是亲自参与战斗,亲自抓获海盗头目。
D. 戚继光训练军队方法独到,除了要求士兵技术娴熟以外,还充分注意到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士兵同时配备长兵器和短兵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
(2)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祖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习近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