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小明同学在学校举办的《乡土中国》读书征文评比活动中名落孙山,小鱼同学想要鼓励他积极面对、不要放弃,以下哪句最合适?( )

    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D.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

  • 2、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

    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

    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

    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

    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A.⑤①③②⑥④   B.①③②⑥⑤④   C.⑤④①③②⑥   D.①④⑤③②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②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其现状令人大失所望,产业园万人空巷,极其冷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③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部署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面貌改头换面。

    ④1949年1月14日,随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郭小川从胜芳来到海河之滨,与黄松龄、范瑾等同志常常焚膏继晷、通宵达旦地工作。

    ⑤“应急车道”是专为交通救援或发生故障的车辆备用的。若被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就会陷入望尘莫及、爱莫能助的境地。

    ⑥对于这场比赛,主帅佩莱格里尼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山东鲁能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 4、选出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这本小说集读来索然无味,只其中一篇差强人意

    B. 无论你是风靡一时的英雄,还是成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了共和国的基石。

    C. 这套卷帙浩繁的史书所记朝代不一,编撰人员不同,却有相同的体制。

    D. 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 5、下列选项中,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晋函陵;②越国以远;③项伯乃驰之沛公军;④顷之未发,太子之;

    B.①使使以大王;②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③踞以骂曰;④樊於期乃曰;

    C.①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②进兵略地;③项伯杀人,臣之;④我得事之;

    D.封之;②常以身蔽沛公;③沛公已去,至军中;④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在乡下

    法国·莫泊桑

    两所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蒂瓦什、瓦兰两户庄稼人为了养活各自的一群孩子,终年辛苦劳作。两家人都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坐在那张用了__年的木桌子前,每人面前的盆子里盛着土豆、白菜、洋葱煮的汤。星期日,汤里熬上块牛肉,对大家来说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这天父亲会留在饭桌上,迟迟不肯离开,一遍遍地说:“我不反对每天都这么吃。”

    八月里一天下午,一辆从城里来的马车停在茅屋前。一对年轻夫妇中的女人跳下车向孩子们跑去,她抱住两个最小的孩子中的一个——蒂瓦什家的那一个,亲热地吻他肮脏的脸蛋、沾满泥土的金色卷发。以后她每天都来,口袋里装满糖果和零钱。她是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

    一天早上,她丈夫和她一起下了车,径直走进了蒂瓦什家的茅屋。年轻女人说:“好心的人,我想把你们最小的男孩带走,我们想收养他。”农妇勃然大怒,站了起来。“你们要我把夏洛给卖了吗?不行!那简直太卑鄙了!”男的也表情严肃,不断点头,赞成妻子的话。乡下女人怒不可遏:“出去!给我出去!”

    德·于比埃尔太太固执地问:“那另外一个小的不是你们的吧?”蒂瓦什大伯回答:“不是,是邻居的。”

    瓦兰夫妇正在吃饭;饭桌上在他们两人中间放着一碟黄油,他们用刀子挑一点,十分节省地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吃着。

    德·于比埃尔先生提出了他的建议,两个乡下人摇头。但是得知每月可以得到100法郎,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决心已有七八分动摇了。

    他们在苦恼中长时间沉默,犹豫不决。那庄稼汉问:“这1200法郎年金立字据吗?”得到肯定后,乡下女人说:“100法郎换孩子太少了,我们要120法郎。”

    已经急得跺脚的德·于比埃尔太太立刻答应了。村长和另一位邻居也很乐意当证人。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一声不响,也许有点懊悔不该拒绝吧。

    从此,蒂瓦什夫妇和邻居闹翻了。蒂瓦什大婶大骂他们无耻,有时候她抱着夏洛,炫耀地说:“我没有钱,可我不卖我的孩子!”

    一连好几年,她天天含沙射影地骂。到最后,蒂瓦什大婶竟然相信自己比当地任何人都高出一等。人们也以她为榜样,都说:“那条件可是非常吸引人的。蒂瓦什大婶真是个好母亲。”夏洛长到18岁了,他从小听惯了引人不断重复的话,也认为自己比同伴们都高出一等,因为他没被卖掉。

    瓦兰夫妇靠着年金生活得很舒适,蒂瓦什夫妇无法平息的怒火就是从这一点来的,他们一直很贫困。

    夏洛21岁那年,一天早上,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两所茅草屋前。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搀扶着一位贵妇人走进了瓦兰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的家一样。

    “你好,爸爸;你好,妈妈。”瓦兰夫妇不胜惊讶地站起来,这当儿,老头儿全身哆嗦着,但他用那从来没有失去过的平静声调说:“你回来啦?”好像一个月以前还见过他似的。

    他们相认以后,做父母的立刻领儿子见了村长,见了村长助理,见了教堂神父.见了小学教员。

    夏洛站在自己茅屋门口,望着他们走来走去。

    晚上吃饭的时候,夏洛对两个老人说:“你们一定是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

    母亲固执地回答:“我们不愿意出卖孩子。”

    那小伙子冷酷地说:“与其现在这样,还不如不生我。我看见那一个,肺都要气炸了。我本来应该是那样子的。这件事我永远不会饶恕你们!”

    两个老人流着泪,一声不响。

    夏洛踩了一下脚,朝他父母嚷道:“土包子!”

    他消失在黑夜里。

    1小说开头划线的部分,两家就餐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梳理小说情节发展脉络。

    3小说中夏洛这个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请探究小说以“在乡下”为题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之雄浑壮阔气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说六朝旧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只剩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几近忘记今日是中秋,极度赞叹了此夜之美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子自述自己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如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 9、名篇名句默写。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是“_____”;而“_____”则表达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

    (3)《阿房宫赋》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

  • 10、根据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荀子认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像先贤“________________,才能汇聚天下贤士。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即表现了周瑜的儒雅装束。

    (5)《师说》中韩愈批评当时“师道不复”产生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赤心为国却岁月不居的愁苦。

  • 11、补写下列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

    (4)《劝学》中“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

    (6)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7)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苏轼《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蔺相如墓①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

    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注】①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于奉命使金,途经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郸,写下此诗。

    1【涂答题卡第9题】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在体裁上均属于七言绝句,借吟咏蔺相如抒爱国之情。

    B. 范诗触景生情,写出了作者对蔺相如的祭奠与仰慕之情。

    C. 范成大决心以蔺相如为榜样,宁死也要保全国体,不辱使命。

    D. 高诗前两句吟咏蔺相如渑池会上的功绩,赞颂蔺相如的神勇。

    2“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铙,右陇、蜀之山,左关、郩之险,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入图之。”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节)

    【注】①批:触动,触犯。逆鳞:传说中龙颈部生的倒鳞。触及倒鳞,龙即发怒。②购:通“媾”,媾和,讲和。③惛然:忧闷,烦乱。惛,糊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B.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C.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D.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筑,是中国古代一种击弦乐器。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筑”在战国时代很流行。

    B. 质,是指当时诸侯国以将太子派往敌方或者他国作为人质来相互取信的制度。

    C. 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以东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D. 三晋,战国初韩、魏、赵三家分晋,立为国,故称。其地大约位于当今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在卫国时,人们称他为“庆卿”;到燕国后,人们称他为“荆卿”。

    B. 荆轲到燕国后,每天都和一个擅长击筑的宰狗的屠夫高渐离在集市上喝酒。喝得兴起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唱歌,唱毕复哭,旁若无人。

    C. 燕太子丹和秦王赢政曾在赵国相识,关系很好,但后来两人闹翻。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太子丹一筹莫展。

    D. 鞠武认为,如果收留了樊於期,就好比是“委肉当饿虎之蹊”,必定会招致巨大祸患。即使管仲、晏婴在世,也无法挽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生活已经开始,你将会度过人生中最充实的三年时光,这是生命中的又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学习道路上的又一次新的飞跃。进入新校园的你,必定期待与激昂奋斗的青春来一次对话,也肯定有许多梦想和希冀。

    作为高一新生代表,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