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文段,准确摘抄与脂砚斋每条批语相应的语句。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脂砚斋批语四句:
①写尽天下疼女儿的神态。 ②自然顺写一笔。
③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 ④傍见一笔,更妙。
(1)与脂批①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与脂批②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
(3)与脂批③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4)与脂批④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黑塞被称为法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B.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
C.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D. 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为《雨巷》,他也因此被誉为“雨巷诗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台湾因经济低迷,大学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同时面临严峻的外部竞争形势,多家大学面临倒闭厄运。
②按照乒协新规,国乒男队最大的失意者无疑是张继科,谁将成为这项新规的最大受益人呢?直板天才薛飞首当其冲。
③十八大以来拍蝇打虎,大家学到个概念叫“两面人”,表面上个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私下里却是腐败分子。
④无论从技术还是需求出发,让AG600从军都是一个得不偿失的选择,而AG600自身的一项绝技却能令中国南海固若金汤。
⑤他们虽然是异姓兄弟,却曾经海誓山盟,永不相疑,谁料到一遇利益纷争,便反目成仇敌,尔虞我诈,暗算对方。
⑥第十一届“荷花杯”中国古典舞比赛刚刚落下帷幕,参赛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评委和广大观众拍手称快。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5、以下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水浒传》、施耐庵的《三国演义》与吴承恩的《西游记》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祝福》选自《呐喊》。
C.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被称为“迷惘的一代”,长篇小说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1954年凭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作“诗仙”,与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牧并称“李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孤狼
屠格涅夫
傍晚我打完猎,独自驾着一辆马车回去。距家还有七八俄里路,狂风猛地在上空怒号起来,随之电光一闪,雷声响开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我躲到一个树丛下,耐着性子等待雨停。突然,在电光中瞥见大路上有一个高高的人影。
“什么人?”一个响亮的声音问。
“你是什么人呀?”
“我是这里的护林人。”
我报了自己的姓名。
“哦,我知道的!您是回家去的吧?”
“是回家。可你瞧,多大的雷雨呀……”
一道白晃晃的电光把这个护林人从头到脚照得通亮,紧接着响起急促而爆裂的雷声。雨下得倍加起劲了。
“怎么办呢!”
“要不,我带您到我家去吧。”他说。
马车起动了。我们走了一大阵子,我的带路人终于停下脚步。“我们到家了,老爷。”他语调平和地说道,“嘎”地一声推开了篱笆门。
护林人住的只有一间屋子,熏得黑黑的,很低矮,屋里空荡荡的。我瞅了瞅他。我很少看到这样帅气的汉子:他身材魁梧,宽肩膀,体形健美,从那淋湿的麻布衬衫里突露出结实的肌肉。
我向他道了谢,并问了他的名字。
“我叫福马,”他回答说,“外号叫孤狼。”
“你就是孤狼呀?”
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我常常听到其他人谈论孤狼的事,附近的庄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
“原来你就是孤狼呀,”我重复了一句,“伙计,人家说你是什么人都不放过的。”
“我是尽自己的职责,”他阴郁地回答说,“总不能白吃主人家的饭呀。”
“怎么,你没有内当家的吗?”我问他。
“跟一个过路的城里人私奔了。”他带着苦笑说。
他走出去,“砰”一声带上门。我再次打量了四周,我感到这屋里比原先更显凄凉了。
护林人进来了,坐在板凳上。“雷雨快过去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说,“要是您想回去,我送您出林子。”
我站起身来。孤狼取过枪,我们一起走出来。雨已经停了。他突然说:“瞧,就趁这样的夜晚来偷。”可除了树叶的喧哗声外,我什么也听不出来。
我们下到山沟里,斧子均匀的响声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
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我们终于走出了山沟。他弯下腰,举起枪,消失在丛林中。透过喧闹不已的风声,我隐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往哪儿跑?站住!”骤然响起孤狼钢铁一般的喊声,还响起兔子般的哀叫声……
我朝那吵闹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个庄稼人:他浑身都湿透了,衣服破破烂烂的,长长的大胡子乱蓬蓬的。那里站着一匹瘦弱的马,马的旁边还停有一辆货车。
“放了他吧,”我对着孤狼的耳朵轻声地说,“这棵树我来赔。”
孤狼不声不响地用左手抓住马鬃,用右手抓住偷树贼的腰带。我们便往回走,好不容易才回到那座小屋。
“我本来想把他关到贮藏室里去,”他指了指庄稼人继续说,“可是那门闩……”
“让他待在这儿吧,别折腾他了。”我打断孤狼的话说。
我在心里发誓,无论怎么得想法子放走这个可怜的人。在灯光下我可以看清他那干枯的皱巴巴的脸,倒挂的黄眉毛,惶惶不安的眼睛,瘦骨嶙嶙的肢体……
“福马,”庄稼人猝然用低沉而衰弱的声音说,“哎,福马。”
“你要干什么?”
“放了我吧……是饿得没法呀……放我走吧。”
“我可知道你们这种人,”护林人沉着脸说,“你们整个村子就是贼窝。”
“放了我吧,”他又沮丧又绝望地一再哀求,“实在是饿得没法……孩子们哭着要吃的,真的没法子。”
“我说了,不行。我也是做不了主的,东家会追究我的。”
这个可怜的人垂下了头……孤狼打了一个呵欠,把头靠在桌子上。雨仍然下个不停。
庄稼人猛然挺起身子,他那双眼睛冒出怒火,脸都涨红了。“那你就吃了我吧,你就掐死我吧。”他说。
护林人转过身去。
“你这家伙……我要治治你!”
“我有什么好怕的?饿死,打死,反正是死。……可你呢,等着吧,会有受报应的时候!”
“闭嘴!”护林人大喊一声,跨前两步。
“我偏不闭嘴,”这个不幸的人继续说,“你这凶手,野兽……你作威作福长久不了,等着吧!”
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扑过去救助那庄稼人。
然而令我极为惊诧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绑着庄稼人胳膊肘的腰带扯掉了,打开门,把他推了出去。
“带着你的马滚吧!”他朝庄稼人的背后喊道。
院子里响起那庄稼人的马车轱辘的响声。
“听,他走了!”他咕哝说,“下回我就不饶他!”
(节选自《猎人笔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开篇一段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冷、阴暗的氛围,其中“狂风怒号”“倾盆大雨”等描写具有象征意味,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
B. 作者善于把握人物的特点,“孤狼”这个外号非常形象贴切,与福马的体貌神情、生活境遇、工作环境、行事风格极为吻合。
C. 小说中多次正面描写偷树的庄稼人的外貌和神态,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他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孤狼种种不近人情行为的不满。
D. 孤狼称呼“我”为“老爷”,说明“我”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孤狼最后放走穷困潦倒的庄稼人,也是慑于“我”的威严,其实他内心是很不情愿的。
E. 小说反映了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村的现状,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偷树的庄稼人一家的贫穷与痛苦,可以说是当时俄国下层民众命运的真实写照。
【2】“孤狼”福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的曾晳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侍坐》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语出《诗经》,原指姑娘思念情人,在曹操《短歌行》中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篇末点题表现李白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强调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开篇直言“__________”,并从职责上将教师界定为“__________”。
(3)《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近代诗人苏曼殊有诗:“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此句反用了《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
(5)古人认为猿猴极具灵性。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借用,抒发作者悲伤的情感,比如唐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面对子犯的请求,阐述了不可攻击秦国的理由:与“不仁”“不知”“不武”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词人面对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不禁感慨发问的名句是“ , , ?”
(2)在《荆轲刺秦王》中写众人和荆轲在易水诀别时所唱的名句是“ , 。”
(3)当我们斤斤计较于细枝末节之时,其实完全应该取仔细理解一下《鸿门宴》中樊哙的那句精彩之论“ , 。”
(4)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12、阅读下面这两首曲,完成下面小题。
滚绣球
关汉卿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游园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下列对这两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滚绣球》将悲愤和反抗精神推向高潮,直接指责天地,体现了“字句皆无忌惮”的特点。
B.“天地也!”一声浩叹,蕴蓄无限感慨:有愤激和委屈,有埋怨和抗争,更有指责和期待。
C.杜丽娘因良辰美景空流逝而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的礼赞、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D.《游园》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
【2】这两首曲表达情感的手法有何不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梅执礼,字和胜。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卒不往谒。历比部员外郎,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孟昌龄居郓质人屋,当赎不肯与,而请中旨夺之;内侍张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驳奏弗行。迁礼部侍郎。素与王黼善,黼尝置酒其第,夸示园池妓妾之盛,有骄色。执礼曰:“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痍未息,是岂歌舞宴乐时乎?”退又戒之以诗。黼愧怒。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钦宗立,改户部。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禁内钱隶有司,凡六宫廪给,皆由度支乃得下。尝有小黄门持中批诣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玺,既悟其失,复取之。执礼奏审,诏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已而果然。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死时,年四十九。高宗即位,诏赠通奉大夫、端明殿学士。议者以为薄,复加资政殿学士。
(节选自《宋史·梅执礼传》,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B.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C.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D.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
B.禁内,即官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官禁。
C.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种:公、卿、士、庶。
D.六官,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官,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官代指皇后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以为意,在任中书舍人、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
B.梅执礼关心百姓,与天下同忧乐。在王黼置酒夸示自己园池妓妾时,他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还减除滁州赋盐,滁人很感激他。
C.梅执礼忠于职守。他主张宫内财务由相关部门管理,小黄门取钱的封识没有用玺,他奏明皇上,以刑杖责罚了主管夫人和黄门。
D.梅执礼不畏金人,舍身取义。他劝帝亲征,帝都失守,金人以天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
(2)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开国大典国旗顺利井起;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高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喜迎奥运之际,出租车司机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普通人的故事,勾起一段段难以磨灭的全民记忆。
在与“新中国”共成长的这段岁月里,你又经历或见证了哪些变化?你又有哪些真实的感受或体验?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下来吧。
要求: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