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庆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君子学问渊博并且每天都对照检查自己。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译:堆土成山,风雨就会兴起啊。

    C.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译:废除先王的主张,焚烧各学派的著作。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译:如今他们的智慧反而不能够达到(巫医乐师百工)的水平。

  •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B.爵位、爵号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亦泛称学校。孝,善事父母为“孝”,关爱弟弟为“悌”。

    D.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常在于险远

    A. 毕至   B.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足以视听之娱   D. 有泉

     

  • 4、下列情境下的谦敬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给老师送贺卡,学生写“师恩难忘,惠赠老师”。

    B.学生向老师请教,学生说“请您不吝赐教”。

    C.朋友请求帮助时,我说“我一定鼎力相助”。

    D.去朋友家做客时,我说“今天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 5、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A. 秦王宠臣   且君尝晋君赐矣

    B. 起不意   燕王诚怖大王之威

    C. 夫晋,何之有?   进兵北

    D. 失其所与,不 持千金之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

    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识别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电子文本。再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所获取的文本进行基础性加工,包括自动断句、标点以及词语切分等。最后,识别并抽取文本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概念与知识,为后续深入的古籍知识挖掘提供基础性支撑。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论”;“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语”;“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云”和第一个“礼”;“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让古籍“活”起来的尝试还有很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不断涌现,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的习俗,不仅晒古籍珍宝,也晒修复、装帧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让人现场体验。

    (取材于周余姣、胡韧奋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想”应标为“OO”。

    B.“公瑾”应标为“(B-PER)(E-PER)”。

    C.“初嫁了”应标为“OSO”。

    D.“雄姿”应标为“OO”。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的材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凭借它就能判断出古籍的具体年代。

    B.作者引用《左传》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在说明古籍的文献价值最为主要。

    C.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

    D.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蕴含的知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各项不属于让古籍“活”起来原因的一项是(     

    A.浩瀚的古籍记载着文明,属于文化遗产,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

    B.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

    C.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都有一定局限,传承性保护可以将古籍推向大众。

    D.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活动,延续古人习俗,晒古籍更晒技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5)______________ ,金石可镂。

    (6)__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

    (7)师者,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9、(1)在《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之人受荆轲“慷慨羽生”感染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对个人志向的提问,子路的理想是治理千乘之国,三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月出》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2)唐人常借“猿声”来表情达意,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写出长江的浪花汹涌澎湃的气势。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春词

    【唐】 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注】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注】楚客,指屈原,后成为唐宋诗词中的代名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昨来迎春”“今日送归”暗含对比,诗句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B.颔联采用拟人手法,写出兰花凋零、兰露如泣、柳枝迎风招摇的情状。

    C.颈联对仗工整,典故运用巧妙,不着痕迹,妥帖自然,抒发心中积郁。

    D.尾联时空交织,“一醉尽忘机”意味深长,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

    【2】“万古至今同此恨”中的“此恨”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诸吏,乃绐为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选自《汉书·高帝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高祖常咸阳   徭:服徭役。

    B高祖为亭长,素诸吏   易:交换

    C妪子何为   见:表被动

    D后人至,高祖   觉:睡醒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B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C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D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3】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即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刘邦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而起的名号。

    B是进见时用的名帖,又称名刺”“名帖,类似于后来的名片。

    C是刘邦的字,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除了有名,还有字,如屈原名平字原。

    D坐上坐就是坐在职位最高的位置上,上坐是座位的意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高祖有胸襟,有气量,但到了壮年,才当上泗上亭长,他在观看秦始皇出行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慨。

    B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为奉承县令的贵客,都去送礼,高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却假称贺礼一万钱

    C吕公善于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很敬重他。酒宴结束送客的时候,吕公告诉高祖要保重自己,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高祖。

    D高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

    (2)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