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A.良庖岁更刀
B.以无厚入有间
C.风乎舞雩
D.侣鱼虾而友麋鹿
2、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
A.航天探索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成功发现的惊喜和激动。(航天探索带来惊喜和激动。)
B.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我被故事迷住了。)
C.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爱像云彩。)
D.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能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证明。(智慧、能力需要证明。)
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和典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宿。
B.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合称“骖騑”。骖服和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
C.簪笏,指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D.书序,也作“叙”或“跋”,有如今日的“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的文章。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批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这次放假时间比较长,同学们在做假期规划时,不要忘了返校的时间,特别是离校比较远的同学,希望开学时不出现久假不归的现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5、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惆怅(chóuchàng) 荆棘(jīngjí) 满载(zǎi) 万户候(hóu)
B.彷徨(pánghuáng) 彳亍(chìchù) 遒劲(qiú) 岁月稠(chóu)
C.沧茫(cāngmāng) 典押(diǎnyā) 尽管(jìn) 竟自由(jìng)
D.寥廓(liàokuò) 忸怩(niǔniè) 漫溯(sùo) 桔子洲(jú)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没有秋虫的地方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①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至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是足系恋念的东西。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②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叉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注释)①鹁鸽:鸽子。②水门汀:水泥。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作
(取材于叶圣陶的同名文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喟( kuì)
B. 隽(jùn)永
C. 自诩(xǔ)
D. 槁(gǎo)木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疾徐 清风徐来(《赤壁赋》)
B. 众妙毕集 群贤毕至(《兰亭集序》)
C. 人间绝响 不绝如缕(《赤壁赋》)
D. 难堪 妾不堪驱使(《孔雀东南飞》)
【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中的“地方”有哪些特点。
【4】用名词作量词会增强表达效果。请从下面短语中任选一个或另举一例加以赏析。
①一椽破屋(《故都的秋》)
②一茎绿草(《没有秋虫的地方》)
③一带远山(《荷塘月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④一叶扁舟(《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白志向的语句是:“_____ ,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手法慨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赤壁赋》中苏轼则用“_____ ,______”两句表达出人生的短暂。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曾有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极言楼之高;在《蜀道难》中诗人又以相似的文笔,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言山之高。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厉害关系,希望秦伯能够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出大漠奇寒、天地暗淡的雪景。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同是天涯沦落人,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来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命情愫。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3)《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且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酺①
[唐]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②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③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注】①本诗是一首应制诗,作于公元690年(天授元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大酺:聚会宴饮。帝王降赐,民间三日聚饮。后指大规模庆贺。②袨服:艳服。③火德:以五行相推武周是火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发端别致,气象不俗。起句从多地连缀的空间视角切入,以“通”字串联,构成一个雄奇壮丽的意境。
B.颔联分别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绘百姓在海上“伐鼓撞钟”,江东民众“新妆袨服”的景象。
C.颈联写景兼抒情,冬去春来,梅花飘落,柳叶新发,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有辞旧迎新之意,含万象更新之旨。
D.本诗以民情开始,又以民愿作结。尾联扬颂武则天顺天道,群臣时运亨通,祈祷国运长久,百姓富足丰登,首尾呼应,自然浑成。
【2】本诗诗题为“大酺”,请结合诗句分析哪些方面体现了“大”的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少好《书》《传》,博览多通。及高祖克京城,问何无忌曰:“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无忌曰:“无过刘道民。”即驰信召焉。高祖谓之曰:“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仓卒之际,当略无见逾者。”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受署。时晋纲宽弛,威禁不行,小民穷蹙,自无立所。重以司马元显政令违舛,桓玄科条繁密。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从征广固,还拒卢循,常居幕中画策,决断众事。刘毅等疾穆之见亲,每从容言其权重,高祖愈信仗之。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凡所荐达,不进不止。常云:“我虽不及荀令君之举善,然不举不善。”高祖西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总摄后事。高祖疑长民难独任,留穆之以辅之。长民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乃屏人谓穆之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溯流远伐,而以老母稚子委节下,若一毫不尽,岂容如此邪?”意乃小安。高祖还,长民伏诛。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十三年,疾笃,诏遣正直黄门郎问疾。十一月卒,时年五十八。高祖受禅,思佐命元勋,谥号穆之曰文宣公。太祖元嘉九年,配食高祖庙庭。
(节选自《宋书·刘穆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B.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C.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D.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方丈,文中指一丈见方的屋子,刘穆之在吃饭时一定要选择宽敞的房间。
C.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D.谥号,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穆之少年有才,恰逢其会。他年轻时喜好《书》《传》,博览精通群书,高祖攻克京城时,急需一位府主簿,经何无忌举荐来到高祖身边而被任命。
B.刘穆之依据形势,立改颓政。当时晋朝朝纲松弛,司马元显政令有错,桓玄所定的法令繁密,因此民不聊生,穆之相机改正,不到十五天,已见效果。
C.刘穆之忠于君主,巧化时艰。对高祖的行为举止,他都加以规范,并积极荐举良臣,巧妙劝慰有反叛之心的诸葛长民,为高祖返回除逆赢得了时间。
D.刘穆之性格豪奢,受君恩宠。他一个人吃饭,常需做出十人吃的饭;他自认为除用度稍大之外,没有其他对不起君主的地方;他生前死后极见恩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
(2)刘毅等疾穆之见亲,每从容言其权重,高祖愈信仗之。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请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