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不拘于时 不能十步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何以解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 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 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 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狡狯(kuài) 迤(yí)逦 弱冠(guān) 前合后偃(yǎn)
B.嫉(jì)恨 罪愆(qiān) 剽(piáo)窃 刀俎(zǔ)鱼肉
C.庠(xiáng)序 接榫(sǔn) 福祉(zhǐ) 高低冥(míng)迷
D.银锭(diàn) 言筌(quán) 疏浚(jùn) 谬(miào)赏滥罚
4、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讲召公劝厉王要去“弭谤”。
B. 《鸿门宴》某种意义上说不是项羽和刘邦在斗力,而是范增和张良在斗智。
C. 《荆轲刺秦》中,荆轲失败,但其不畏强暴,义无反顾,仍不失为英雄。
D. 从《烛之武退秦师》尾声当中,我们可以一窥晋文公的王者风范。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B.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
C.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D.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科技进步了,人类反而越来越忙?现在互联网公司动辄996,更有甚者724,也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科技进步没有让人类变得清闲,反而更忙碌了。
人类天然具有交流倾向,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把越来越多的人连接在一起,不到1秒的时间,信息便可发往全世界。人类的交流范围和交流频度得到空前加强,以前很多需要等待或者预约的事情,现在都可以马上解决。互联网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不用等到上班时间才开始工作,也不用约定在某个地方会面,通过互联网,你可以和对方跨时空交流。因此,人类的交流强度也变大,老板和客户随时都可以找到你,你24小时在线。最近几年,由于智能手机的发明与普及,这一问题似乎变得愈发严重。在全球各个国家,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每天都把大把的时间用在手机上——聊天、网购、社交。
有观点认为,科技的进步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如果说人类因为繁琐的工作,为了探寻轻松简便的工作生活方式,而发明制造了机器,那么,从理论上来讲,机器是为人类服务的,是由人类主观去把控的一种工具。机器的诞生催生出一个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却没有改变人们的一种观念:赚钱,过人上人的生活以及对比与攀比。那么,与机器时代相结合产生的结果就是,谁能掌控更多的机器,就等于掌握了高级生产力,进而赚钱的空间越大,这样,很多人拼命地学习掌握科技与机器。发明机器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倒变成人类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学习怎么使用它,怎么改造它,怎么利用它。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你不会使用办公软件,现在基本上找不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每天除了工作外,人们得拼命学习新的东西,掌握时代的潮流,生怕被落下。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挤兑了人类原本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所以,到底是人类利用了机器,还是机器奴役了人类?科技越进步,人活得越累,到了最后,还要跟机器争夺生存资源。我们利用科技想过上更轻松的生活,但同时,机器也在挤兑着我们自己。
(摘编自龙学锋《为什么科技越进步,人类越忙碌》,百科知识2020年6A期)
材料二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化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摘编自鲁枢元《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1】下列不属于“科技进步了,人类反而越来越忙”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互联网公司动辄996,更有甚者724,也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
B.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类的交流范围和交流频度空前加强,人类的交流强度也变大。
C.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本想轻松生活,但机器挤兑了人类原本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
D.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能手机的发明与普及,人们每天都把大量时间用在手机上——聊天、网购、社交,科技越进步、人类越忙碌的问题越发突出。
B.生活方式改变,观念也得随之改变。现代人只要改变了原来“赚钱”攀比的观念,越来越忙碌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彻底根治。
C.发明了机器,人类又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学习怎么使用它,怎么改造它,怎么利用它,生活的质量不但没有提升,反倒下降了。
D.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从地球生态的尺度看,事实不见得会如人类期待的一样。
【3】陶渊明对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起兴,写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骏马与劣马的对比,劝勉人们要学习不止。
(3)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_______”,无论年长年少,“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4)《芣苢》中描写采摘收获很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鸿门宴》中说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
(1)《琵琶行》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______________”写出了音乐的婉转流畅之感。
(2)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漂泊多经留此地,为洞庭湖积淀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如《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从空间维度描写洞庭湖的恢弘气象。
(3)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____________”;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_________”一句警戒君王莫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
(4)铺陈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浓墨重彩的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如《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翘的景致。
11、按要求填空。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通过仰望与俯瞰之景展现浩大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通过客观物质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本的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描绘浔阳一带景色,铺排了长江、淮山、帆、泉、云、月、大雁等景物,画面有面有点,有线有片,有青有白,有静物有动态,远近高下,相得益彰。
B.“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开头两句分别脱化于南朝谢朓“澄江净如练”及金诗人杨奂“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的诗句,用典巧妙。
C.从五、六句中的“变露”与“学扇”这两个词语里,能体会到景物变化的动态美,还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动。
D.“一字”塞鸿使人感受到雁阵冲寒所蕴涵的苍凉秋意,联想到岁暮、客愁、乡情、迁谪等人事方面的内容,有题外传神之妙。
【2】这首小令在描绘景物上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B.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故称之,也泛指衙署。
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
D.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做事才能卓著。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自己的才能。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5】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当我们迈过初中,来到高中,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定有自己的规划与思考。希望你写一则发言稿,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班级同学讨论,分享。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