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图形文字与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要求达意明确。
B.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C.你忘了鲁迅说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名言了吗?
D.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近水远山皆有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树之以桑 ②谨庠序之教 ③王无罪岁 ④其曲中规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吾从而师之 ⑧则耻师焉 ⑨小学而大遗
⑩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A. ①③/⑦/②/④⑤⑥⑧/⑨⑩ B. ①③/②⑤⑥/⑦⑧/④⑨⑩
C. ①③/②⑦/④⑥⑨⑩/⑧/⑤ D. ①③/②/⑦/⑤⑥/⑧/④⑨⑩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登泰山记》中“乾隆三十九年”中“乾隆”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则指最后一天。
C.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
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范增数目项王
B. 乃朝服,设九宾 发尽上指冠
C. 烛之武退秦师 使使以闻大王
D.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群臣怪之
5、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西河”指黄河以东地区。
B.古人以西为左,以东为右,所以“江左”指的是长江以西地区。
C.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两广一带。
D.“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中的“京畿”指的是京城及附近地区。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找来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⑤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⑦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有一年,院儿里的老太太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却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⑧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⑨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⑩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节选自《史铁生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岁后我的作品接连获得成功,而母亲却去世了。母亲去世的原因是上帝认为“她心里太苦了”,上帝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
B.作者闭着眼睛想到母亲,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这里的“是个好兆头”体现了母亲对生活寄予希望,对“我”寄予希望。
D.文章结尾说,那个孩子“会跑去看看那棵树”,借每个孩子都拥有母亲和合欢树般的故事,表现情感的牵念,母爱的深远,虽物是人非,母爱却恒在。
【2】以下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孩子气,这与后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构成对比。
B.作者选取了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C.文章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前部分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D.文章的语言典雅。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真情蕴涵于质朴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3】这篇小说是如何塑造母亲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一个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并且“_________,_________”,他也可以扭转这个国家的局面。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从正面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3)“诗圣”杜甫常将个人的悲伤置于国家深陷战乱的大背景中,感情格外深沉,如《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名句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 ,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两句以秋、夏两季典型风物具体表现了西湖的清雅美好。
(2)《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词人在回首风雨历程时已经忘怀荣辱。超乎物外。
(3)《醉花阴》中“______,_____”两句。词人将自己和菊花相比。勾画了一位因相思而消瘦憔悴的清雅女子形象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当年的繁华景象、英雄业绩已在风雨沧桑中一去不返了。
(5)《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宣言必辱相如。是因为他认为自己“_______”,而蔺相如只凭口舌之劳。却位居自己之上。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表现姑娘思念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着笔,概括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生活。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飞虫和米粒的境况寄寓了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①,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②,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触景生情,赋诗抒怀。
B.颔联写诗人登上楼后倚栏远眺所见的景色,草木连绵不绝,江湖异态纷呈。
C.尾联中的“风壮浪涌”,既写出了水势湍急汹涌,也表现出诗人心潮起伏。
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本诗和杜甫《登高》的写景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顺帝末,扬徐盗贼群起,磐牙连岁。建康元年,九江范容、周生等相聚反乱,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遣御史中丞冯绲将兵督扬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之。耀、显军败,为贼所杀。又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于当涂山中。乃建年号,置百官,遣别帅黄虎攻没合肥。明年,广陵贼张婴等复聚众数千人反,据广陵。朝廷博求将帅,三公举抚有文武才,拜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未及行,会抚等进击,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徐凤遂将余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赵序坐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征还弃市。又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九江,杀郡守。抚乘胜进击,破之,虏获七百余人,牛、马、财物不可胜算。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抚所得赏赐,尽分于麾下。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承旨奏黜抚,天下怨之。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滕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B.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C.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D.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或和“名”意义相近,或对“名”进一步阐述,也有“字”和“名”意义相反的情况,比如韩愈,字退之。
B.领,用于表示兼任官职,与“署”“摄”“行”“迁”等类似。文中指兼任较高职务。
C.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始创年号,后形成制度。
D.三公,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设置,后多为虚衔,历代说法不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抚文武兼备,治政有方。他凭借才华受到太守的赏识,被委以要职,治理的地方教化盛行,在任七年,路不拾遗。
B.滕抚富有将才,屡平叛乱。建康元年,他先后平定九江范容、周生以及广陵张婴等叛乱,后来又平定了历阳华孟之乱。
C.滕抚重义轻利,深得人心。他在平叛胜利后,将自己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听到他被罢官的消息,天下百姓为之怨愤。
D.滕抚端方正直,反遭罢黜。他因为不交接权贵而得罪了宦官,到了论功应当封赏时,太尉胡广却承旨上奏黜免了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天来了,万物勃发,万类生长。2022年2月4日,是壬寅虎年的正月初四,立春日。
请发挥你的想象,设想进入这一天,并以“春天的阳光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然的春天,人生的春天,乃至社会的春天,但要符合这一时令节点,有真情实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