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       震憾       杳无消息       天衣无缝

    B.云霄       狡辩       天伦之乐       自园其说

    C.蓬勃       凋零       忧心冲冲       格物致知

    D.眼眶       修葺       根深蒂固       不期而至

  •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学(鼓励)中(圆规)槁暴(晒干)

    B.绳(合乎)者(挺直)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C.砺(接近)就(磨刀石)博见(见得广)

    D.省(多次)加(劲疾)须臾(片刻)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腾讯游戏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B.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背景图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名为“蓝色弹珠”的摄影图,被中国卫星“风云四号”拍摄的地球图像取代。

    C.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刻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教师的道德素质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

    D.习近平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唱三叹的京剧,婉转悠扬的黄梅戏,缠绵悠远的昆曲……作为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流转千年经久不衰。_______________。剧种数量急剧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乏善可陈,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日渐凸显。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娱乐方式让传统曲艺再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如何有效遏制颓势,让衰落的戏曲再现新生机?

    A. 但是,时代的变迁使得戏曲艺术己经丧失了生命力。

    B. 但是,戏曲艺术己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力一式。

    C.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正日趋衰落。

    D.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 5、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词,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 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等。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从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像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员的挑剔眼神,从它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吗?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吗?不过人不可貌相,山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吗?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矮矣,可要论海拔高度,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干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敬意。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就成了不凡,成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赭、黄、白、黑,这五彩尽都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给你的那种无以言传的震撼,真是让人觉得天地有大美呀!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是美,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做愣小子胖妞,比做举重选手,比做……多么的浅薄啊!真正的大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文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又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已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要你的心不再屏蔽。

    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1】从全文看,柴达木的山有哪些特点?请分条简要概括。

    【2】文章开头写东岳、西岳、黄山、武夷有什么作用?

    【3】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4】本文在描写柴达木山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并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学生不一定要比不上老师以及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更贤德的原因。

    (3)刘禹锡《陋室铭》“________”一句表明与之交往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 8、默写

    (1)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李白《________》)

    (3)________,飞星传恨,________。(秦观《鹊桥仙》)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 _______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2)在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 ____ ”两句写出了行人登蜀道之难的动作神态。

    (3)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

    (4)李商隐《锦瑟》中,“ 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蚯蚓的用心专一形成对比,从反面强调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教化百姓,以达到和谐社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小题)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厮诗,完成各题。

    夏日游目聊作

    骆宾王

    暂屏嚣尘累,言寻物外情。

    致逸心逾默,神幽体自轻。

    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

    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注]①《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比喻应该顺应时势,随遇而安。因沧浪水在楚地,故云“楚臣缨”。讵:岂,难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诗可以看出诗人平时忙于事务,特意抽出时间赏美景养身心。

    B.颔联写诗人得闲时的感受,当心情沉静下来了,身体也轻松自如。

    C.颈联写诗人“游目”所见荷花、小麦等身边实景,与标题相呼应。

    D.本诗语言清新典雅,对“物外情”的抒发富有层次,总体较含蓄。

    【2】本诗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都借写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请简要说明其情感态度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乙)

    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B.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C.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D.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

    B.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员,可翻译为“您”,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按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扬,如晋文公。

    D.丙午,古代纪时法。以干支纪时,即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循环纪时。

    【3】下列对两个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年少时就喜欢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拥有赵衰等五位德才兼备的好朋友。

    B.重耳被晋献公所派宦者履鞮一路追杀,被砍掉了袖子,重耳最终逃脱,去了母亲的国家——狄国。

    C.咎犯认为自己在重耳流亡时有很多过错,担心重耳回国后报复自己,便请求离开,重耳对河盟誓,以此打消其担心。

    D.重耳在流亡中主动请求联姻,结秦晋之好;后秦晋两国攻郑,秦缪公被郑说服,放弃攻郑,与郑结盟,秦晋联盟瓦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5】这两段文字都叙述了秦晋放弃攻打郑国的过程,试简要概括《左传》和《史记》对此在叙事特点方面的不同之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微评,批评视频网站的套路:从加会员免广告,到付费看结局,再到花钱预点播,一些视频网站的收费套路层出不穷,令人生厌。交易本是供需双方自愿选择,随时更改收费名目有违契约精神。

    其实像这种在做事做人方面大玩欺骗套路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今时代迫切需要信任感,如果随意消磨他人信任,必将引火烧身。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