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感受时,悲欢怨爱,两两相反; , , 。 , , 。在现实世界中处处都是牵盼冲突,在意象境界中尘忧俗虑都能洗濯净尽。
①从感受到回味 ②在回味时 ③悲怨亦复有趣 ④欢爱固然可欣
⑤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 ⑥是由实际世界跳到意象境界
A.①⑥⑤②④③ B.②④③①⑥⑤
C.②③④①⑤⑥ D.①⑤⑥②④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杜撰 陪罪 蹂躏 东施效颦 B.诡密 庠序 萃取 浮想连翩
C.舟揖 膏腴 纨绔 曲折萦回 D.笑靥 阜盛 草窠 博闻强识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家长漠不关心孩子,这种“冷暴力”造成的身心伤害不亚于打骂。
B.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 老板对从痛苦中苏醒的他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
D. 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4、老李和老王两家向来没有联系,今天,老李竟为了孩子的一点小纠纷,登堂入室去找老王,向老王讨个说法。
A. 正确 B. 错误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秦论》中“以愚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名。
B.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C. 李商隐《马嵬》“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
D. 《寡人之于国也》中“寡人”指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误入劳动者天堂的人
【印度】泰戈尔
⑴他这个人是从来不讲实用的.
⑵他找不到有实际用处的工作做,因此整天想入非非。他塑造一些小玩意儿一—男人、女人、城堡和锒嵌着海贝的泥雕。他还绘画。就这样,他白白地把时间浪费在无用之物上。大家笑话他,他自己也多次发誓要赶走这些奇念,但它们却在他心里徘徊留连,迟迟不肯离去。
⑶有些男孩难得看书却顺利通过了考试。现在,他遇到了类似的机运了 。他在世碌碌无为, 但死后天堂的大门却为他敞开着。
⑷不过,在天堂里,也有个天使挥毫记录着凡人在世时的功过。由于那位负责掌管他的信使 传错了话,他竞被分配在劳动者的天堂里了。
(5)在这个天堂里,什么都有,除了懒散。
(6)这儿,男人们都在嚷:“天哪,我们可是一分钟也没空哪! ”女人们则在喃喃低语:“光阴似箭,我们得加油才是!”大家一致同意“时间贵如金” 。我们的双手从来没歇过呢。”他们抱怨、叹息,然而与此同时,这些话也使他们兴高采烈、精神抖擞。
(7) 这位新客在世时没做过一件有用之事,当然,在这个劳动者天堂里,他与此地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了 。他心不在焉地在街上溜达,时不时撞上匆匆的行人。他躺在青翠的草地和湍急的溪畔,忙碌的农人都在骂他。在那儿他老是碍人手脚。
(8) 一个走路似风的姑娘天天都到静静.的河边汲水。要知道,在劳动者的天连河流也不歌唱——因为怕白白浪费精力。
(9) 姑娘伶俐的动作使人想起熟练的吉他手敏捷拨弦的手指。她头发蓬乱,缕缕发丝常会落在额头,似乎想窥探她眸子中黑色的秘密。
(10) 而这位闲人却在河边佐立。望着他,这位劳动者天堂里的忙碌女郎感到无限怜悯——就像一位王子见到一位孤苦怜仃的乞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11) “喂,”她关切地问他,“你没工作干吗?”
(12) “工作?我才没时间干活哩!”那人叹息着。
(13) 女郎没听懂他的意思,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匀点活给你干。”
(14) 那人答道:“姑娘啊,我一直盼望你能吩咐我干点什么活呢。”
(15) “你准备干点什么活呢?”
(16) “你能给我一个你汲水用的大水瓶么?”
(17) “大水瓶?你想用它来汲水?”姑娘问。
(18) “我,我想在瓶上作画.”
(19) 姑娘生气了。
(20) “呀,作画!我才不跟你这类人浪费光阴呢!我要走了”说完,她真的就离开了.
(21) 但是,忙人哪会有闲人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呢!每天,只要他遇上她,他就老缠着她:“姑娘,给我个水瓶吧,我要在上头作画呢!”
(22) 最后她还是让了步,她或给他一个水瓶。那人开始作画。他一笔又一笔地画着,一道又 一道地涂抹颜色。
(23) 等他作完画,姑娘捧起水瓶,仔细端详着。
(24) 她的眼睛困惑了,她的眉头紧蹙了。她在问:“这些线条和颜色是什么意思呢?它们能派什么用场呢?”
(25) “没什么用处——一幅画有时是没什么意义的,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26) 姑娘把水瓶带回家中。她避开家里人探询的目光,在灯下转动着水瓶,从不同的角欣赏着画,半夜,她从床上爬起来,点上灯,又悄悄地开始欣赏起来。一生中她是头一次欣赏这种无用之物哩!
(27) 第二天她又去河边了,但她的步子就没有以前那么匆匆忙忙了。似乎有一种新的意识在心中萌起,一种既无意义又无用处的意识。
(28) 看见那人又站在河畔,她不由自主地发问:“你要什么?”
(29) 只是请你再帮个忙。”
(30) “什么事?”
(31) “让我给你的头发编根丝带吧.
(32) “为啥?”
(33) “不为啥。”
(34) 色彩艳丽的丝带编好了。这位劳动者天堂里的忙碌姑娘现在每天都得花上不少时间用丝带装饰头发。时间一分一秒地白白溜过去,而很多活还没干完呢。
(35) 近来,劳动者天堂的生产开始不景气了 。很料勤快的人变懒散了——他们在绘画和雕塑之类的无用之事上浪费了不少光阴。长者们忧心如焚。于是决定召集一个会议。会上大家一致指出:这种情况在劳动者天堂的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
(36) 信使匆匆而入,向长者们鞠了一躬,然后表示歉意。
(37) “我错把一个人分配到你们的天堂里来了 。”他说,“现在的局面完全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38) 那人被召来了.长者们看着他的奇装异服,他的神奇的画笔和颜料。他们马上断定:此人完全不宜呆在劳动者天堂里!
(39) 主席先生对那人语气生硬地宣布:“此处没有你这号人的地盘。你得离开!”
(40) 那人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收起画笔和颜料。但当他刚刚准备动身时,溪流边的女郎却 匆匆赶来了:“等一等,我要跟你同去。”
(41) 长者们惊讶地喘着粗气。这种事在劳动者天堂里可是绝无仅有一一真是既无意义又无用处!
【1】赏析第(8)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水瓶”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3】辨析第(27)和(41)段两处划线的“既无意义又无用处”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
【4】小说背景“天堂”的设定耐人寻味,试加以赏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3)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写乐声使得“江娥啼竹素女愁”,通过侧面描写将音乐具象化。与此相似,苏轼在《赤璧赋》中写客人哀怨的洞箫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刘郎才气。《登建康赏心亭》
(3)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赤壁怀古》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的场面凄凉悲怆,尤其是荆轲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以美人自喻,表现自己因志行高洁,遭人嫉妒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负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雄心大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边塞的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嗟乎!__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_____《师说》)
(3)姜夔《扬州慢》中运用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扬州城的萧条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华清宫三首(其一)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磴:石阶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氛围?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完成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充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
B.(郑伯)许君焦、瑕
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2】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
【3】根据课文意思,对晋、秦、郑三国位置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在西,秦在东,郑在晋、秦之间
B.秦在西,郑在东,晋在秦、郑之间
C.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晋之间
D.郑在西,秦在东,晋在郑、秦之间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由尊到卑设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不同,在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方面的待遇也不同。
B.卿,可指古代高级官名,如“三公九卿”中的“九卿”;也可用来表对人的尊敬,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荆卿”。
C.古时的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演奏时声调激愤慷慨。
D.“陛”原指宫殿的台阶,“陛下”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成为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对帝王的敬称。
【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4、完成作文。
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汽车的后窗贴有“磨合”二字,这要告诉别人的是“尚需一段时间让车主和车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磨合,意味着积极地改变,意味着主动地适应。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都存在着磨合问题。
请以“磨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