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自缢(yì) 玳瑁(dài mào) 窈窕(yáo tiăo)
B.箜篌(kōng hóu) 箱裢(lián) 否泰(pĭ)
C.便言(pián) 伶俜(pīn) 踟蹰(chíchú)
D.葳蕤(wēi ruí) 赍钱(jī) 启禀(bíng)
2、下列句子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B.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
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 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3、从句式特点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大王来何操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敢以烦执事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①④/③⑥/②⑤
C. ①⑤/③⑥/②④
D. ①④/③/⑥/②/⑤
4、对下列句子中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之:助词,的
B.秦王闻之大喜 之:代词,这些话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之:动词,到
D.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之:主谓之间不译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欲辟土地,朝秦楚
C.吾与点也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远山上的崖柏
妻子的糖尿病到了晚期,已经走不了路,有时一句话没有说完就睡着了。清醒的时候,她跟海芳说,也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海芳就骂她,你走了,我和孩子怎么办!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咱得好好活。
海芳带妻子来到省城的医院,先是住在走廊里,等了两天,总算有了床位,搬进了病房。
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和陪护家属,被压抑和痛苦填充,只有窗外几条梧桐的嫩枝,给这惨白拥挤的空间增添些许亮色。
靠近窗边住的也是一位妇女,跟海芳妻子年龄相仿,她的丈夫蹲在床边角落里,整日不声不响。
海芳下楼给妻子买饭,正要往回走,天上扯下淅淅沥沥的春雨,海芳拐进旁边的超市,买了把雨伞。海芳刚进病房,那个男人也买饭回来,他没有伞,外套被雨淋湿了一片。进屋后,男人把外套脱下,露出后背烂了一个大洞的破秋衣。
男人买回了四个馒头,一小份豆腐脑。他将一个馒头掰碎,丢进豆腐脑里,搅匀了,将妻子扶起,一勺一勺喂给她吃。妻子吃完后,男人用自己烂了的秋衣袖子帮她抹了抹嘴,然后蹲回角落去吃剩下的馒头,依旧是不声不响。只一会儿,三个馒头就被他吃进肚里。
海芳看得直愣怔,扶妻子躺下后,走过去说,兄弟,吃得饱吗?
男人站起来,黑脸上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呦,吃得饱。
海芳说,正好我要去吃饭,咱俩一块,好做个伴。
男人正要推迟,被海芳拉着手出了门。
走出病房楼,雨下得更大了,男人帮海芳撑着伞,一起走进雨里。
男人把伞整个罩住海芳,自己的身子露在外面。海芳不肯,男人说,没事,大哥,俺山里人身子骨强,这点雨根本不算啥,倒是你,淋了雨怕是会生病。
海芳心里暖暖的,快步走进医院门外马路边的小饭店,坐下来要了三荤一素四个菜。男人不住说太多了,会浪费的。
男人说,他叫程永林,家在洛宁县上戈镇。早年妻子在屋里烧炭,煤气中毒,落下了病根,前些日子眼看不行了,这才来省城的医院。
两个同病相怜的男人是不缺话题的,越聊越近乎,越聊越感慨。
程永林的妻子每天要测六次血糖,后来程永林不让护士测了,海芳问他为什么,他说光这一项,一天得百十块,他没那么多钱。
海芳就偷偷替他交了费,安排护士照常测。
程永林的妻子先出的院。程永林收拾好东西,走过来紧紧握住海芳的手,连说谢谢,说你帮着交钱的事我早知道了,人穷志短,现在要走了,才敢把感谢二字说出口。
海芳说,咱们同一个屋檐下住了半个月,早成了兄弟,不说客气话。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了,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当路费。以后弟妹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等我回到家,再帮你想办法。
回到淮阳不久,海芳就张罗着找朋友为程永林捐钱捐物,把东西打包后寄到一个叫上坡子村的地方。不久,海芳会收到程永林的短信,程永林是半个文盲,海芳每次连猜带蒙,才看懂那些句子。再过些日子,就会有山核桃一类的东西从上坡子村寄过来。
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海芳决定跟朋友一起去一趟上坡子村。
下了高速,车子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细细的柏油路像风中飘扬的丝带,汽车马达轰鸣,战战兢兢。
上坡子村在上戈镇南部浅山丘陵地区,这里山虽浅了些,却又深深陷入高山险岭的包围圈。柏油路到镇上就断了,往上坡村去的,只有一条泥石混杂的土路。路两边不见庄稼和田地,只有高高低低的侧柏、毛白杨、核桃树或野杏。
山坡上零星分布着村落,土屋土院,海芳想,上坡子村多半也是这个样子。正想着,朋友说到了。海芳抬头一看,前面山坡上有一级平地,平地上有一个村子,果然是土屋土院。
一位村民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从村东走到村西,招出了整个村子的人,都说老程家来了山外的贵客。
程永林和他的老父亲、妻子,还有一双儿女,已经在门外等候了,看到海芳,慌慌张张迎过来,接过海芳带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朋友的儿子把一个熊猫玩具塞到程永林女儿怀里。
走进院子,程永林指着低矮的砖屋,说去年政府给了五千块钱,起了这间新屋,他们一家才从屋后的窑洞里搬出来。
走进堂屋,只见环堵萧然,海芳一阵心酸,他到底没能想象出山里坚硬的贫穷。
程永林的父亲跟儿子一样,朴实憨厚,一双儿女也十分乖巧可爱。小女孩已经换上了海芳送的花裙子,躲在一边,紧紧抱着怀里的熊猫玩具,大眼睛里波光闪闪。
当阳光直照在挂在窝棚柱子上的鸡窝篮时,海芳起身要走。程永林和父亲拉住海芳的手,说什么也不肯。程永林扭头让妻子去捉鸡,海芳一听急了,说这可使不得,你这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钱。
院子里有一丛灌木,海芳的朋友认出是崖柏,蹲下身来看。
程永林说,一丛草稞子,准备晒干当柴火烧,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拿走吧。
海芳说,这个可值钱啊。
程永林说,这能值啥钱?山上到处都是。说完搬起崖柏,放到海芳汽车后备箱里。
海芳临上车前,硬塞给程永林两千块钱。
这一家人,跟着车,直送到村外的隘口。
回来的路上,朋友儿子突然说,抱布娃娃的那个姐姐跟我讲,她家的那棵小树,是她爸爸从很远的山上带回来的,她爸爸说,等带到镇上卖了钱,就让她去上幼儿园。
海芳慢慢把车停在山路边,摇下车窗,看着耸立眼前的大山,点起一支烟。
一支烟没有抽完,海芳已经泪流满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陪护生病的妻子时,发现程永林只吃剩下的三个馒头,就邀请程永林到小饭店吃饭,并偷偷地为他交了医院里的费用。
B.程永林蹲到角落里“不声不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山区农民憨厚、朴实的形象,突出了程永林不堪重负而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
C.程永林其实早已知道海芳对自己妻子的帮助,只是考虑到自己贫穷无法回报海芳,才没有说出来,在要出院时才向海芳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D.小说先叙写朋友的儿子送玩具给程永林的女儿,再在小说结尾处借朋友儿子之口交代程永林的崖柏的真实用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程永林这一外表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丰富的憨厚、朴实山区农民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B.小说对程永林所住上坡子村周边交通、环境的描写具有多重作用,一方面突出了村民生活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也间接交代了山区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C.小说语言简练传神,“他到底没能想象出山里坚硬的贫穷”,“坚硬”一词不仅突出了山区贫穷超出人们的想象,也强调了改变这种贫穷的难度极大。
D.小说借助海芳这个人物视角,让读者直接进入到视角人物的内心,通过视角人物的眼睛,非常自然的把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和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思巧妙。
【3】小说结尾写道海芳“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泪流满面”,寥寥数语,意蕴丰厚。海芳为什么“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全文有关崖柏的内容很少,作者却以“远山上的崖柏”作题目,为什么?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写出了女子容颜的老去和爱情的消逝。
(2)《诗经·氓》中用动物啄食来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人要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拿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话说,就是要: 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现诗人对老百姓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两句,常被用来勉励人们洁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2)《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 ,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氓》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达自己崇尚美德,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 。
(2)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
(3)《观刈麦》中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①请予赋诗二首(其一)
黄庭坚
食贫自以官为业,闻说西斋意凛然。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②长风烟。
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
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台③下水如天。
(注)①黄庭坚的朋友郭明甫在颍尾建西斋隐居读书。②十年种木:《管子•权修》云“十年之计,英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③女郎台:台阁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先从自身处境落笔,“意凛然”既体现对友人的羡慕,又饱含对官场的厌恶。
B.第三句通过写藏书之富,赞美友人饱读诗书;“宜子弟”更是对友人的诗礼传家的肯定。
C.第四句暗用典故,“十年种木”表达诗人培养人才的见解,巧妙地寓议论于景物描写之中。
D.第五句“未尝”与“不”连用,双重否定的句法再加“终日”修饰,可见思友之心至切。
【2】请从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王逢原书
王安石
某顿首逢原足下:比得足下于客食中,窘窘相造谢,不能取一日之闲,以与足下极所欲语者,而舟即东矣。
间阅足下之诗,窃有疑焉,不敢不以告。足下诗有叹苍生泪垂之说。夫君子之于学也,固有志于天下矣。然先吾身而后吾人,吾身治矣,而人之治不治,系吾得志与否耳。身犹属于命,天下之治,其可以不属于命乎?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孔子之说如此,而或以为君子之学,汲汲①以忧世者,惑也!惑于此而进退之行不得于孔子者有之矣,故有孔不暇暖席之说。
吾独以圣人之心,未始有忧。有难予者曰:“然则圣人忘天下矣?”曰:“是不忘天下也!”《否》之象曰:“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不可荣以禄者,知命也。吾虽不忘天下,而命不可必合,忧之其能合乎?《易》曰“遁世无闷”②“乐天知命”是也。《诗》三百,如《柏舟》《北门》之类,有忧也。然仕于其时,而不得其志,不得以不忧也。仕不在于天下国家,与夫不仕者,未始有忧,《君子阳阳》《考槃》之类是也。借有忧者,不能夺圣人不忧之说。
孟子曰:“伊尹视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可谓忧天下也。然汤聘之,犹嚣嚣③然曰:“我处畎田之间,以乐尧、舜之道。岂如彼所谓忧天下者,仆仆自枉而幸售其道哉?”又论禹、稷、颜回同道。曰:“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救之,则惑也。”今穷于下,而曰“我忧天下”,至于恸哭者,无乃近救乡邻之事乎?孔子所以极其说于知命不忧者,欲人知治乱有命,而进不可以苟,则先王之道得伸也。世有能谕知命之说,而不能重进退者有矣,由知及之,仁不能守之也。
始得足下文,特爱足下之才耳。既而见足下衣刓屦缺④;坐而语,未尝及己之穷;退而询,足下终岁食不荤,不以丝忽妄售于人。世之自立如足下者有几?吾以谓知及之,仁又能守之,故以某之所学报足下。
(选自《王安石文集》,有改动)
注:①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
②遁世无闷: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恼。
③嚣嚣:自得而没有什么欲求的样子。
④衣刓屦缺:衣服鞋子磨损残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得足下于客食中 比:近来
B. 有难予者曰 难:责难
C. 不能夺圣人不忧之说 夺:改变
D. 特爱足下之才耳 特:特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道之将行也欤 雪九庙之耻
B. 故以某之所学报足下 以其无礼于晋
C. 忧之其能合乎 其疾病而死
D. 被发缨冠而救之 缇骑按剑而前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间阅足下之诗,窃有疑焉,不敢不以告。
⑵伊尹视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
⑶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写信的缘由。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施一公在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熟悉领域前沿动态、丰富充实自己……求知是为了知道知识的边界,探索则是为了跨越边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进一步拓展人类知识的前沿和边界。
②屠呦呦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说: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将通常的加热提取改为低温提取,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请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请以“三峡联盟中学”华强的名义给施一公或者屠呦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认识和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