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类活用情况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1)南取汉中(2)而歌呼呜呜快耳者(3)以促织富,裘马扬扬(4)益奇之
(5)蚕食诸侯(6)岁征民间(7)强公室,杜私门(8)成以其小,劣之
A.(1)(6)/(2)(4)(7)/(3)(5)/(8)
B.(1)(6)/(2)/(3)(5)/(4)(7)(8)
C.(1)(5)(6)/(2)(4)(7)/(3)/(8)
D.(1)(5)(6)/(2)(7)/(3)/(4)(8)
2、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今天“河南”“河北”也大致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确定区域的政区。
B.“庠”和“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C.妃,古代帝王的妻,在妃嫔媵嫱中排第二位,地位较低,亦指太子、王、候的妻。
D.《咏怀古迹》其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4、下面的句子顺序混乱,正确的顺序是( )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 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 藩篱。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 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 并笃行之。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 ①③②④⑤ B. ⑤④①③②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①⑤②④
5、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踮起 胳搏 磕磕绊绊 瀛洲
B.顾忌 磨蹭 赡前顾后 虔诚
C.雕琢 踌躇 酣畅淋漓 璀璨
D.惦量 贪婪 霞蔚云蒸 陷井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叫田栀毓
庄学
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
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就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泡的是何物?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①,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
后来,田医生凭着自己的大胆,出奇招,从阎王爷那儿拽回来几个乡亲,名声大噪。就凭这,田医生泰然自若地领受着村人们的目光仰慕和话语问候。田医生富态,领袖样的背梳头,身材高高大大,走在村街上不疾不徐,自然是昂首挺胸,有时目光也平视了,对迎面走来的人很随意地回应:嗯,嗯,都吃过了?
田医生好医,文革中参加过县里赤脚医生培训,也读过几本《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纲目》的,回到村里开办了大队的医务室。田医生看病有趣,前堂坐诊,问问患者病情,然后踱到一块床单遮掩后的卧室翻看医书,照本宣科,对症下药,在方子上增增减减,病症重的,剂量就略大些,从未出过医疗事故。
日月如驹,大队医务室也从从容容地变成了“栀毓诊所”。
那年仲夏,村民豆娃家的小儿子腹胀如鼓,送县医院花钱若干也没查出病因,豆娃凄惶惶地把孩子抬回村里。有人建议叫田医生看看,豆娃有些不屑,讥诮地说,人家县医院都看不好,他田栀毓中球!说罢,豆娃稍一愣怔:田栀毓,天治愈?莫非真中?豆娃就把儿子送到了田医生处。田医生尽管询问着病情,心里却打鼓,说还是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看吧。豆娃手里是灯草没有,那还上得起大医院?便“噗通”一声给田医生跪下了。田医生无奈,先给病人开了几副镇痛的药,然后品味自己拍孩子小山样的肚腹的感觉。田医生其实也明白了,孩子的肚腹内如果有肿瘤状况,医院早就开刀取出了。不妨弄些泻药试试。医院都治不好,我就不能一试?田医生一时胆壮,随手在地里采摘了一些蘑菇做引子,将芒硝②一同熬了叫孩子服下,不多久,那孩子疼得大汗淋漓呼爹叫娘满床打滚。田医生也汗流如注脸色苍白,说了声我回去取药,就慌慌张张跑回家中收拾了,脚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
田医生衣衫不整地跑到洛河边上,坐下喘息。夏阳聒噪的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天色湛蓝,褐鸟翻飞成舞。好美的生命图像啊!田医生目光呆滞,脚步不曾再移动半步。回想自己一生,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紧闭双眼惨死的恐怖面孔,自己的憨大胆与谋财害命何异!田医生对着“哗哗”奔流的洛河叹息道: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
远处村里一片喧嚣,豆娃带了几个人奔田医生而来。田医生身如筛糠般地抖个不停,嘴里讷讷不成句。豆娃又是一个“噗通”地跪下,连叩三个头,仰起脸时,尖尖的额头上一片灰土印记中渗出了丝丝血迹。豆娃涕泗长呼:神医呀!神医!
如此一声呼喊,田医生的脸色由苍到白,由白到润,由润到红,鼻子眼又都重新回到脸上,神态也自然起来。原来孩子痛后腹泻不止,生生地泻出了无数发硬发黑的血块。过后,孩子开始喊饿,没事了。就这么简单。
第二天,村里人照常到“栀毓诊所”看病取药,却只见大门紧闭,门上一纸公告告诉村人,诊所从此停业。寻找田医生,家人说是到普陀山旅游了。家人还告诉来者,以后不要再叫“田医生”了,就叫“田栀毓”吧,田医生出门的时候交代过的,说,我叫田栀毓!
(有删改)
注:①信石:中药名,原名砒石,大热剧毒,加工制品为砒霜;②芒硝:中药名,由矿物提炼而成,有通便消肿功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叙事语言间用白话与文言,同时大量引入地方方言,富有乡土气息。善用民间形象的譬喻,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活画出田栀毓急切、恐慌的情态。
B.田栀毓治病善于利用病人心理。给田崇义的药用“小人参”泡酒,给豆娃儿子开药用蘑菇作引,目的是使病人相信他医术的神奇,平常食材也能治得大病。
C.小说善于在细微处巧妙地表现人物心理。豆娃两次“噗通”一跪,意蕴却不完全相同:第一次展示的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赌命一博,后一次则表现的是对田栀毓高超医术的信服。
D.小说巧妙地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洛河边“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褐鸟翻飞成舞”,意在通过描写美好的生命图景,烘托出逃难中的田栀毓迫切的求生欲望。
E.小说用生动而轻松的笔调详叙田栀毓两次奇招治病的故事,却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医者的生命伦理与民间就医心态严肃深刻的反思,言近而旨远。
【2】小说在塑造田栀毓这个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田栀毓逃向外乡路上,用一句“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表达了自己行医半生的感慨,请结合全文理解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4】小说为什么以田栀毓停业、“正名”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
(8)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作者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然后使用了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表达在武器装备上方面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自己威武不屈,九死不悔,因为内心以正直和高洁为乐。
(2)《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流水必有畔岸,比喻事都有边际,而自己的愁思无尽。
(3)《赤壁赋》中客悲叹自己只能在秋风中用悲凉的箫声寄托苦闷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3)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雨巷》)
(4)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5)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11、默写填空。
(1)_______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2)________,翠峰如簇。(《桂枝香·金陵怀古》)
(3)六朝旧事如流水,________。(《桂枝香·金陵怀古》)
(4)________,着我扁舟一叶。(《念奴娇·过洞庭》)
(5)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__。(《游园》)
(6)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成年人和几个少年在农历三月里开展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1】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用,后文的内容都围绕这句展开。
B. 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同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 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 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2】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最恰当的是
A. 春天重到 B. 解冻 C. 迢遥的梦 D. 花儿重开
【3】结合诗句内容和写作时间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表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 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表彰大会上增加了第十一个表彰对象。
【特别致敬】抗疫英雄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们。此外,要致敬的还包括14亿人当中的你我他,我们应该为自己点赞,因为每个人都了不起!
读了以上文字,你对节目中“特别致敬”的做法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