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李教授给张教授发微信:近来因冗务繁忙,昨日您亲临府上,未能晤面,深表歉意。
B. 某杂志编辑给李老师发来短信:大作已通过一审,请按意见进一步斧正,以便刊出。
C. 赵先生给朋友发请帖:犬子新婚之喜,多承厚爱,略备薄酒,恭请到寒舍小聚。
D. 某中介回复王先生:您的房屋已有买家表示购买意愿,我们一定尽快玉成此事。
2、下列语句不属于同一篇文章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下列诗句所运用的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举酒欲饮无管弦(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4、下列加点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蒲苇纫如丝 玁狁孔棘 摧藏马悲哀
B. 忳郁邑余侘傺 偭规矩而改错 箱帘六七十
C. 岁亦莫止 芳菲菲其弥章 咥其笑矣
D. 契阔谈讌 进不入以离尤兮 终老不复取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薄西山(薄暮,傍晚) 而刘夙婴疾病(从小)
B. 寻蒙国恩(不久) 肴核既尽(既然)
C. 清风徐来 (缓缓地) 保卒余年(终)
D. 正襟危坐(整理) 责臣逋慢(缓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精准扶贫应结合当地文化需求
什么是文化精准扶贫?它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扶持、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因需而异、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逐步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在这里,仅从手段、原则与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精准扶贫逐一说明。。
文化精准扶贫手段。主要包括: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环境;加大文化产品供给,输送各类优质资源和项目;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帮助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向贫困人口传播现代文化思想理念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
文化精准扶贫原则。一是要精确定位。精准掌握贫困对象和贫困区域,以及当地文化建设的现状、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及实际文化需求,明确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的文化差异,找准导致地区贫困的涉及文化领域的相关问题和症结。二是要精准实施。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精准的文化扶贫措施,坚持“因户制策、对症下药”的原则,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帮扶计划,集中力量提供有针对性并能切实满足当地文化需要的优质文化基础设施、资源、产品及服务。
文化精准扶贫目标。从整体上提高贫困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目标。在这方面,可立足贫困地区的优秀文化背景和资源禀赋,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或独特产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从而提升当地文化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生活品质。
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在“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就要了解和把握当地的需求,切忌“大水漫灌”。有些贫困村里的图书馆里都是一些一般性的图书,可能80%以上都不是农民需要的。当他们提出具体需求以后,马上设法解决,这样才能对接需求,实现文化精准扶贫。
对全国的图书馆和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通过“结对子”做一些文化精准扶贫的实事。如果各县或镇的图书馆和文化馆都能通过志愿服务同相关贫困村“结对”,如果各地科研院所、特别是农科院所有更多的技术术人员同农民“结对”,那么到2020年最后5000多万人全面脱贫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所以,现在是用自己的专业资源和专业优势为扶贫、脱贫做贡献的冲刺阶段了。
(摘自2017年3月7日《解放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逐步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文化精准扶贫要达到的目标。
B. 一个地区的文化设施等硬件环境以及文化思想理念会很大影响精准扶贫的进程。
C. 一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发展状况和群众的生活品质高低与文化精准扶贫目标的关系不大。
D. “因户制策、对症下药”这是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化精准扶贫的概念入手,然后分三个方面为我们阐述精准扶贫的手段、原则、目标。
B. 文化精准扶贫的手段和原则是为目标服务的,所以文章阐述的重点在扶贫目标上。
C. 文章列举了文化精准扶贫的诸多手段,意在表明实现文化精准扶贫渠道众多,并非难事。
D. 文章末段通过假设与展望,表明作者对实现各地文化全面脱贫目标的坚定信心。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和贫困区域,以及当地的文化建设现状,才能实现文化扶贫的精准定位。
B. 如果做到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实现文化的精准扶贫就会成为可能。
C. 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当地文化需求,实现需求对接,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D. 只要接下来的几年,各县和镇的图书馆和文化馆能同贫困村“结对”,各地农科所能同农民“结对”,那么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
(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治乱之条贯,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4)虽趣舍万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暂得于己。(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诗经·氓》)
(6)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
③《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国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说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④《烛之武退秦师》中说明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⑤《鸿门宴》中比喻大丈夫行为处事应不拘小节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11、名句默写。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
(2)同心而离居,____________。
(3)师者,____________。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⑵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上阙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 “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 上阙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 下阙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 一叶小舟从作者眼前的江面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2】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宗闻北汉主(刘崇)入寇,欲自将兵御之,群臣皆曰:“刘崇自平阳遁走以来,势蹙气沮,必不敢自来。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帝曰:“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癸巳,前锋与北汉兵遇,击之,北汉兵却。帝虑甚遁去,趣诸军亟进,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众颇严整。时后军未至,众心危惧,而帝志气益锐,命白重赞等将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将右军居东,向训将精骑居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将禁兵卫帝。帝介马自临陈督战。合战未几,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遁,右军溃。步兵千馀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赵匡胤时为宿卫将,谓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又谓张永德曰:“贼气骄,力战可破也!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永德从之,各将二千人进战。赵匡胤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北汉兵披靡。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悉斩之。帝以何徽先守晋州有功,欲免之,既而以法不可废,遂并诛之,而给槽归葬。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B.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C.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D.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殁世的皇帝可称谥号或庙号,这是对他们功过是非的评价,文中的世宗是庙号。
B.癸巳,为天干中的癸与地支中的巳的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文中用来纪日。
C.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将天下称为四海或海内,“海内存知己”与此同。
D.“责之曰”的“责”指斥责,与《出师表》中“责攸之、祎、允等之慢”的“责”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世宗想率领部队抗击北汉入侵,遭到群臣反对,但他认为北汉主有野心又轻视自己年少,坚持御驾亲征。
B.后周军前锋与北汉军相遇后击退了他们,北汉军因后援未到军心涣散,而后周军因世宗亲自督战,士气大振。
C.在情势危急之时,宿卫将领赵匡胤号召同列效死护主,与都指挥使张永德各率二千人拼死战斗,大败北汉。
D.世宗为严明军纪,将临阵脱逃的将领樊爱能等七十多人斩首,就是对以前守卫晋州有功的何徽也毫不留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虑其遁去,趣诸军亟进。
(2)爱能等素无大功,望敌先逃,死未塞责。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11月9日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在前期落后的情况下逆袭成功,成为新一届的美国总统。在大选期间,两位候选人要历时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做各项宣传动员工作,奔赴美国各大洲进行巡回演讲,然后还要进行三场高强度的电视辩论。此后很多关于此次竞选的评价纷纷涌现,其中有一句打动了很多人:“看这两位70岁老人为了一份工作,吵成了这个样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人们称这句话是“近年来见过的最励志的话”。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感触?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励志”的事情发生吗?请你将自己的感触或领悟写下来。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书写规范工整,不得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