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散文与父苏洵、弟苏辙并列为“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开宋代豪放词风的先河,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C. 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不分的。进入阶级社会,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
D. 蔡元培(1868-1940),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学术自由,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1940年在香港病逝,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鼓瑟希,铿尔。
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C.批大郤,导大窾。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产业要发展,测试需先行,数字电视测试仪器作为数字电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处于行业的前沿,与整个产业息息相关,不仅促进、影响着产业的发展,也必将随产业的兴起而成长壮大。
B. 目前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几率越来越高,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也逐渐从周末扩展到了平常的上课时间,那些经常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一泻千里。
C. 30多年过去了,曾家寨的鹭鸟由五六只繁衍到5000余只,这里的村民一直视鹭鸟为吉祥鸟,与它们相濡以沫、相依相伴。时间长了,村子里的人对鹭鸟的感情越来越深。
D. 校长所领导的事业是传承文化的事业,如果我们思想僵化,以手段和弄权自诩,胸无城府,则很容易落后于时代。别说是成为文化管理的设计者、引领者,就连日常工作也会捉襟见肘。
5、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道一以贯之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樊哙侧其盾以撞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人(节选)
曹禺
曾思懿:(提出正事)媳妇听说袁先生不几天就要走了,不知道愫妹妹的婚事爹觉得——
曾 皓:(摇头,轻蔑地)这个人,我看——(江泰早猜中他的心思,异常不满地由鼻孔“哼”了一声,曾皓回头望他一眼,气愤地立刻对那正要走开的愫芳)好,愫芳,你先别走。乘你在这儿,我们大家谈谈。
愫 方:我要给姨父煎药去。
江泰:(善意地嘲讽)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连连快说)坐下,坐下,坐下,坐下。
[愫芳又勉强坐下]
曾 皓:愫芳,你觉得怎么样?
愫 芳:(低声不语)
曾 皓:愫芳,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曾思懿:(连忙)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不要屡次辜负姨父的好意。以后真是耽误了自己——
曾 皓:(也抢着说)思懿,你让她自己想想。这是她一辈子的事情,答应不答应都在她自己,(假笑)我们最好只做个参谋。愫芳,你自己说,你以为如何?
江 泰:(忍不住)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他是研究人类学的学者,第一人好,第二有学问,第三有进款,这,这自然是——
曾 皓:(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转对愫芳焦急地)愫芳,你要知道,我就有你这么一个姨侄女,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女儿一样看,不肯嫁的女儿,我不是也一样养么?——
曾思懿:(抢说)就是啊!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曾文清:(再也忍不下去,只好拔起脚就向书斋走——)
曾思懿:(斜睨着文清)咦,走什么?走什么?
[文清不顾由书斋小门下]
曾 皓:文清怎么?
曾思鹤:(冷笑)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回头对愫芳又万分亲热地)愫妹妹,你放心,大家提这件事也是为着你想。你就在曾家住一辈子谁也不能说半句闲话。(阴毒地)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何况愫妹妹你父母不在,家里原底就没有一个亲人——
曾 皓:(当然听出她话里的根苗,不等她说完——)好了,好了,大奶奶,请你不要说这么一大堆好心话吧。(曾思懿的脸突然罩上一层霜,曾皓转对愫芳)那么愫芳,你自己有个决定不?
曾思懿:(着急,对愫芳)你说呀!
曾文彩:(听了半天,一直都在点头,突然也和蔼地)说吧,愫妹妹,我看——
江 泰:(猝然,对自己的妻)你少说话!
[曾文彩嘿然,愫芳默默立起,低头向通大客厅的门走]
曾 皓:愫芳,你说话呀,小姐。你也说说你的意思呀。
愫 方:(摇头)我,我没有意思。
[愫芳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曾 皓:唉,这种事怎么能没有意见呢?
江 泰:(耐不下)你们要我说话不?
曾 皓:怎么?
江 泰:要我说:我就说。不要我说,我就走。
曾 皓:好,你说呀,你当然说说你的意见。
江 泰:(痛痛快快)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芳为难,愫芳心里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看不出来?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为什么——
曾思懿:欺负?
曾文彩:江泰。
江 泰:(盛怒)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她这些年侍候你们老的少的,活的,死的,老太爷,老太太,少奶奶,小少爷,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过了三十,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
曾 皓:你——
曾文彩:江泰!
江 泰:难道还要她陪着一同进棺材,把她烧成灰供祖宗,拿出点良心来!我说一个人要有点良心。我走了,这儿有封信,(把信硬塞在曾皓的膝上)你们拿去看吧。
曾文彩:江泰!
[江泰气呼呼地由通大客厅的门]
【注释】①《北京人》以三十年代初的北平为背景,以曾家三代人为主人公,讲述了旧中国封建大家庭逐渐走向衰落的故事。曾皓是老太爷,年六十三。曾文清、曾思懿夫妇是曾皓的长子、长媳。曾文彩和江泰是曾皓的女儿、女婿。愫方是曾皓的姨侄女,父母早逝,来到曾家。
【1】下列对节选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愫方父母双亡,长期寄居在姨父曾皓家,仍未出嫁,看人的脸色过日子,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
B.当别人征询她对自己婚事的意见时,愫方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我没有意思”,这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并不急于出嫁。
C.曾文清“忍不下去”,拔起脚向书斋走,这时曾思懿冷笑一声:“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从中可看出,愫方与曾文清之间有某种微妙关系。
D.文中对愫方着墨不多,但愫方逆来顺受又固执倔强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
【2】下列对戏剧中划线处舞台说明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摇头,轻蔑地”——表明曾皓对于袁先生的不认可,对愫芳婚事的关心。
B.“善意地嘲讽”——江泰对愫方满怀同情,但又为她的隐忍而不甘。
C.“猝然,对自己的妻”——江泰把对曾皓等人的怒气发泄到了自己的妻子身上。
D.“把信硬塞到曾皓的膝上”——多说无益,于此可见江泰的直率。
【3】矛盾冲突对于戏剧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愫方的婚事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4】文中江泰后来说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情感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江泰怎样的性格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地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一句概括了秋天万物的总体特征,“________”一句表现出作者对达官贵人的蔑视。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3)《归田园居(其一)》以物喻人,表达对家园故土留恋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5)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要谦虚有修养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泛沧浪空阔。
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难免“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并序》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最物,除写陡峭的山岩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4)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有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的浩渺烟波,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的勃勃生机。
(5)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都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咏八首·白鹭①
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注)①至德三年,诗人为希求汲引,写了“上礼部李侍郎”的干谒之作《杂咏八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述白鹭在江河之上亭亭独立、伸延长颈,突出它的幽雅风姿。
B.第四句“孤影”照应首句的“独立”,而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
C.第三句“秋水”紧承第二句“川上”落笔,“寒”表现了白鹭所处的困境。
D.本诗用词准确,描写形象,如“亭亭”状白鹭优美之姿,“延颈”写顾盼之态。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分析作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攻原得卫者,信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待公而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3)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
14、写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我们总是不断地刷屏、链接、转发,各种信息快速更替,刚刚被吐槽的事情,经过调查后,又被广泛点赞;刚刚被歌颂的“英雄”,真相曝光后,又被斥责为“人渣”。我们常常稀里糊涂地被感动,又莫名其妙地在愤怒,而感动和愤怒往往又发生戏剧性的反转。
针对这个现象,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