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兰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 失其所与,不知

    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 夫晋,何厌之有

     

  •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⑧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 ①③⑥   B. ①④⑧   C. ②⑤⑧   D. ④⑤⑥

     

  • 3、选出加点实词的意义正确的一项()

    A. 不能之于怀 (比喻)

    B. 修短随 (变化)

    C. 知不可乎得 (屡次)

    D. 于是余有焉( 叹息)

  •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寒假了,他终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沙白如絮,清洁柔软。于是,他乐不思蜀,久假不归

    B. 有的揶揄是有伤害性的,如起绰号、叫诨名、说不三不四的话,这时候揶揄就会被当作是骚扰、欺凌、精神虐待。

    C. 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推出以“羊村的故事”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小游客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洗耳恭听在它们身上发生的小故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挥斥:纵放、奔放

    B.契阔谈䜩,枉用相存 相存:相互记住

    C.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英雄们的业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西洋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我们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同心圆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比如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不识字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都是学不到什么的。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1】下列有关《乡土中国》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用“捆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西洋社会的“团体结构”;也用“石头扔到水中”的例子说明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多重同心圆”,人的关系是一层一层的,由近及远。

    B.面对面社群在进行沟通时,固然能凭借彼此的熟悉,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分辨人,然而语言和文字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语言文字表意更准确,更完善。

    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会遇到聊天时的文字被他人误解的情况。这也刚好印证了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现象: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D.乡下人进城时,对于交通规则、商场秩序等不够熟悉,被有些城里人看作是所谓的“愚”。在作者看来,这其实是因为他们知识不及人,并非智力原因。

    【2】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乡村工作者认为乡人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但作者认为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相处使他们甚至能借脚步声辨认对方,也就不必总是用到文字了。

    B.“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格局,它在亲属关系或地缘关系中显现出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C.乡下的孩子比教授的孩子善于捉蚂蚱,教授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善于认字,这并不能说明谁更聪明,或者谁更愚笨,只能说明孩子们日常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D.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每一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因而每个人所存在的圈子是固定的。

    【3】“差序格局”是一种区别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社会格局。请根据材料一,写出阐释“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四个关键性要素,每点不超过12个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2) 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就须“就砺”;人要想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那就需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 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了。

    (4)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人类个体生命在天地间的短暂和渺小。

    (5)韩愈《师说》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并以孔子为例论证“_________________”,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阐明从师学道的重要性。

    (6)杜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哀愁之情。如《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无不体现着哀怨悲凉之情。

  • 8、①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②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③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④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⑤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⑥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

    ⑧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后,从胸中涌出的无限哀怨。

    (2)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变得五彩缤纷,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了势。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循循善诱,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金陵城江山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表现女子失望至极与丈夫决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离骚》中诗人以荷装饰自己来表达要修养美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任凭小船漂荡,越过茫茫江面的心境。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注]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 雍陶:晚唐诗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②,救巨鹿。战少利,陈余③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④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①卿子冠军:这里指宋义。宋义是上将军,为军中之冠,故称“卿子冠军”。“卿子”是尊称之词。②河:指发源于山西的漳河。③陈余:秦将。④涉间:秦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秦军  遇:遭遇 B.釜甑  釜甑:兵器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  壁:营垒 D.诸侯皆焉  属:归属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由:介词,从

    B.项王大惊 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C.项王夜起 则:连词,不译

    D.示士卒必死 以:连词,承接关系,来

    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B.涉间不降楚

    C.楚兵冠诸侯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要求作文。

    “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山东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