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本届大专辩论赛的决赛中,山东大学代表队的选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既倾倒了现场的观众,又征服了现场的评委,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比赛第一名。

    B. 我向他提出了一些一直想问而又不便打听的一些问题,他都开诚布公地作了回答。

    C.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D. 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殊不知他的宝贝儿子正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努力加餐饭   ②可谓智力孤危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燕赵之收藏   ⑥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有①    好处,②  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③    读书。读书④     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⑤   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同道理,⑥  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1

    2

    3

    4

    5

    6

    A

    没有

    应该

    还是

    /

    B

    /

    只有

    不但

    C

    对它

    定是

    不仅

    /

    而且

    D

    应是

    不只

    而且

    /

     

     

    A. A   B. B   C. C   D. D

     

  • 4、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心中所牵挂的最后的几片常春藤叶,既是她不断凋零的生存愿望,也是她尚未完全放弃的最后一丝生命寄托;贝尔曼画出的那片常春藤叶是生命的杰作,它既是贝尔曼的生命绝唱,也是琼珊的生命序曲

    B.史铁生,中国现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坚守心灵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坚持创作,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C.《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苏轼借六国贿赂秦国而终为秦所灭来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向西夏、辽求和。

    D.杜牧,晚唐文学家,有《樊川文集》传世。与《阿房宫赋》一样,他的七绝诗《泊秦淮》也是借古讽今、切谏时弊之作。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②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热情奔放,对未来充满远大理想,要努力学习才是。

    ③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④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做好朋友。

    ⑤导购角色很重要,因为现在市场上的二维码基本是铺天盖地,有了导购的引导,加上本来设定的利益奖励机制,客人扫码的可指性会大很多。

    ⑥近日,深圳唯冠诉世界知名品牌苹果公司侵犯知识产权一案已经宣判一审结果,苹果公司败诉的消息传来,诸多媒体对此不赞一词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今各路商家开始瞄上了用O2O平台改造“自行车”的机会,希望给“自行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目前以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模式开始在城市中流行起来。其他竞争者包括小鸣单车、优拜单车、小蓝单车等也纷纷入局,想要切下一块市场蛋糕。

    在高校、地铁口和各大商圈等人流密集点,“小黄车”和“小红车”纷纷扎堆现身,特别醒目。用户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软件的定位功能就能查找到附近的自行车,通过手机软件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取车与还车,并支付费用。对于在校学生和上班族来说,这种有科技感的自行车带来不少便利。

    共享单车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又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目前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不过,共享单车在政策和法规的监管上仍存在着空白。

    摘编自林俊《共享单车:出行的新宠》2016年12月06日《中国产经新闻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华经市场研究中心》

    材料三

    共享单车投放各大城市,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造成压力。一是数量巨大,使本就拥挤的城市公共空间进一步减小;二是乱放严重,社区里、人行道,乃至自行车道都有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三是竞争激烈,仿佛一夜之间,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被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占领了;四是一些儿童骑车上路或在小区骑玩,安全堪忧。

    摘编自《山西日报》编者按《规范单车》2017年08月08日

    材料四

    4月21日,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始征求意见,针对其中提到的停车管理、帐户押金监管、车辆准入和回收机制等问题,摩拜单车回应称,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

    《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对此,摩拜单车回应称“完全赞同”,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保障用户骑行安全,尤其保障12岁以下儿童安全。

    《指导意见》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开发电子围栏,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车辆停放管理”,摩拜单车认为,这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

    在押金监管方面,摩拜单车表示,已经实现押金安全监管,将“100%确保全体用户押金安全”。

    摘编自王鹏《摩拜单车回应指导意见:呼吁政府强制企业召回无GPS的共享单车》2017年04月21 日《新京报》

    (1)下列是对相关材料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共享单车有效缓解了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强大是一个主要原因。

    B.共享单车投放各大城市,虽然伴随而来诸多问题,但总的来说,群众对共享单车还是非常欢迎的。

    C.由材料可知:16-19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将迅速扩大,而用户增速急剧降低并趋于平缓。

    D.共享单车模式要良性发展,政府规范市场,督促和引导行业自律是必不可少的。

    (2)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材料一介绍了共享单车产生的背景及其使用方法,单车尤其受到上班族和在校学生的欢迎。

    B.材料三指出共享单车给城市管理带来的压力,政府倡导的共享单车模式也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其才能够得以良性发展。

    C.由材料四可知,共享单车行业存在单车质量不合格、押金退费难、单车随意停放、行业标准不规范、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

    D.政府对于共享单车之所以出台指导意见,主要原因之一是该模式对于环境保护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E.这几则材料介绍了共享单车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只要单车行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共享单车行业一定能迅速发展。

    (3)怎样才能促进共享单车良性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氓》中比喻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态,不仅使人感到她的教养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

    (3)《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子自述自己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如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鸿门宴》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⑤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 11、补写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①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⑧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

    ⑨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寄陈伯玑金陵

    (清)王士祯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

    (注释)①陈伯玑:王士祯的朋友,客居金陵。②芜城:指扬州,时诗人任扬州推官。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陵”即南京,处在长江南岸。

    B.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C. 从题材看,这是一首送别之诗。

    D. 这首诗中“桥”与“潇”两字押韵。

    2赏析这首诗寄情杨柳的写作特色。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丁)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荀子为什么写《劝学》?韩愈为什么写《师说》?引用文段语言概括并分析其写作原因。

    2从以上选段来看,为了论述“学习”和“从师”的必要性,荀子和韩愈采用的论述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庖丁解牛》)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

    即使身处果壳之中,我仍然是无限宇宙之王。

    (哈姆莱特)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万顷唯系一江潮。

    (《红楼梦》)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

    请你选择其中两句名言,设定一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作文中要出现选择的名言原句,并加有引号,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