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北屯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沁园春·长沙》)

    C.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看这大自然赐于的/快慰。(《峨日朵雪峰之侧》)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对的一组是

    A. 不思其(反省) 忧心孔(内疚)

    B. 怨灵修之浩荡(荒淫无度) 忍尤而攘诟(不堪侮辱)

    C. 枉用相存(问候对方)久在樊笼里(比喻官场)

    D. 少无俗韵(享受)还望旧乡(顾念)

  • 3、下列各句中补充成分不当的一项是(   )

    A. 布衣权至使(之)将军为言

    B. 少年慕其行,亦辄为(之)报仇,不使知也

    C. 人又杀之(于)阙下

    D. 专趋人之急,甚(于)己之私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岁末年至,中央纪委针对公车私用,舌尖上的浪费,公款印制寄送贺卡等突出问题,发出要求坚决刹住腐败之风

    C.目前,我国是联合署“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下江陵,顺流东也

    B.

    山川相缪,郁苍苍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

    C.

    寄蜉蝣天地

    D.

    固一世雄也

    托遗响悲风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A.A

    B.B

    C.C

    D.D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王国维曾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自现代考古学在我国兴起以来,诸多的考古发现与宏富的考古资料,不断引起学术界瞩目,为研究增添新可能、新视角。比如汉字研究,现代考古学就使其突破传统金石学、书学范畴,步入全新的广阔领域。《中国汉字美学史》的研究就建立在20世纪现代考古发现的新资料基础之上。

    ②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仍以蓬勃生命力在当今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汉字也是解读中国历史文化奥秘的钥匙,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点画,都蕴藏着古老文化和深厚内涵。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汉字发展出独特美学,《中国汉字美学史》聚焦于汉字形体及其美学特征,尤其是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

    ③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萌生于史前刻画符号,成熟于商周图形文字,继之于春秋战国以鸟虫书为代表的金文以及秦汉篆书,转折于宋元雕版宋体字,昌盛于20世纪现代美术字。这一研究与文字学、艺术学、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汉字是线的艺术,装饰文字笔画中的直线、曲线及其变化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象形是汉字最鲜明的特征,其在史前文化的陶器、玉器刻画符号中已见雏形,其中蚌埠双墩文化与良渚文化器物上的诸多动物形象就很突出。在史前时代,刻画符号已经初具垂直刻画和纵向构造的骨架,具备平衡对称架构,具有造型装饰美感,是汉字形体美的源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鸟虫书为杰出代表的金文中,文字装饰丰富多样。现代美术字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诸多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流派,改变传统文字美化观念,形成具有现代设计观念的文字造型装饰形式。

    ④汉字之美不仅体现在汉字自身,还体现在汉字与其载体的构成关系上。比如,史前刻画符号多集中在器物外口沿、上腹、正中、圈足底部等,也有些居于器物的柄部、容器的流部,均以特定器体的中轴线为参照。即便是玉琮、玉壁等礼器,也从其形体出发,选取最利于人们观察的部位,使符号成为视觉焦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的“文饰”作用加强,文字对器物美化的意识尤为突出。以越国剑器为例,铭文造型与剑身、剑格、剑首浑然一体,铭文采用错金银与镶嵌工艺,更是锦上添花。

    ⑤汉字载体有各种材质,如陶器、玉器、青铜器、刻石、木器、金银器、纸品等,载体材质固有的色泽和质地以及不同的工艺,都使汉字表现出独特美感。据《周礼·考工记》所记,周代工艺技术中攻木、攻金、攻皮、设色、雕刻、制陶等手段俱全,说明当时针对不同材质的制作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后世文字刻画工艺技术更是远超周代。

    ⑥欣赏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感受其艺术魅力,是我们研究汉字美学秉持的基本态度。希望从海量资料中遴选的这些文字作品以及从中梳理总结的美学规律,对发扬汉字文化有所禆益,在当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选改自《李明君:展示汉字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最鲜明的特征是象形,此特征在史前文化的器物刻画符号中已较突出,在当时器物上所刻的动物形象里就有体现。

    B.汉字形体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当时刻画符号已经初具垂直刻画和纵向构造的骨架,具备平衡对称架构。

    C.史前刻画符号居于器物外口沿、上腹、正中、圈足底部等位置,以便于发挥文字符号对器物的说明和美化作用。

    D.汉字的载体是丰富的,常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等不同材质,文字在其上的刻画使这些器物表现出独特的美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发了汉字之美,其主体部分主要从汉字的装饰美化功能角度,汉字与其载体的构成关系角度进行了论述。

    B.文章开篇写现代考古学在我国的兴起,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和考古资料,这揭示了《中国汉字美学史》研究的基础。

    C.文章第③段列举史前刻画符号、商周图形文字、春秋战国的金文等等,旨在证明汉字的形体多样,有一个演变过程。

    D.文章引述了《周礼·考工记》上所记的内容,意在表明汉字的美感不仅与载体材质有关,还与工艺技术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美术字造型多样,与传统文字风格迥异,它的出现表明传统文字美化观念已发生根本改变,渐趋国际化。

    B.每个汉字的读音、偏旁和点画都蕴含着古老文化和深厚内涵,因而解读中国历史文化奥秘离不开解读汉字。

    C.春秋战国时越国剑器铭文造型与剑身、剑格、剑首浑然一体,表明以文字美化器物的意识已经相当的突出。

    D.作者认为从海量的资料里遴选出优秀作品,并从中梳理总结美学规律,能有助于汉字文化在当代发扬光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莺和流泉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②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 9、按要求填空。

    (1)书生意气,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短歌行》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人生苦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身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歌行》中表达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氓》中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___________

    (10)《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杂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最后只能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从朝廷退隐,重修原先的志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规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一)

    黄庭坚

    食贫自以官为业,闻说西斋意凛然。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

    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台下水如天。

    (注)①黄庭坚的朋友郭明甫在颍尾建西斋隐居读书。②十年种木:《管子•权修》云“十年之计,英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③女郎台:台阁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先从自身处境落笔,“意凛然”既体现对友人的羡慕,又饱含对官场的厌恶。

    B.第三句通过写藏书之富,赞美友人饱读诗书;“宜子弟”更是对友人的诗礼传家的肯定。

    C.第四句暗用典故,“十年种木”表达诗人培养人才的见解,巧妙地寓议论于景物描写之中。

    D.第五句“未尝”与“不”连用,双重否定的句法再加“终日”修饰,可见思友之心至切。

    【2】请从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大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于是论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选自《汉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B.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C.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D.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 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

    B.太史,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其他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C.孔子,曾写有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

    D.陶唐,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后来也常常借用来指代开明盛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叹息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极度怨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司马迁治学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有治史能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2)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5】司马迁之父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要写“史”,请概括叮嘱的重要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一。古往今来,由信任缔造的成功不计其数,而由于互相猜忌导致的惨烈失败也不在少数。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对于“信任”又有什么看法和观点呢?

    请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