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主持人在介绍专家出场时说:“下面有请北大张教授为我们抛砖引玉,传授经验!”
B. 我是一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翻阅。
C. 赵先生给朋友发请帖:犬子新婚之喜,多承厚爱,略备薄酒,恭请到寒舍小聚。
D. 王军对李明说:“你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量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领他们跨进更宽广的生活领域,唤起他们对个体生命和广袤宇宙的追问。
B.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发达,那些琉璃器皿一起与香料、服饰等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D.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和人性化服务。
3、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4、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通晓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各的专长。
B.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醉了就枕着枕头躺下,躺下就做梦。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了荆轲的计策,就迅速带来灾祸。
D.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国)攻击掠夺六国的人民,(夺来的珍宝)堆积如山。
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想想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个人受点儿 算什么。
②今天我 遇见一位多年没有见过的朋友,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③我们最近在 前面三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减的部分加进去,再行出版。
④我再次______,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那一份情感,请大家理解。
A.委屈 偶尔 搜集 申明
B.委曲 偶然 收集 声明
C.委曲 偶尔 搜集 声明
D.委屈 偶然 收集 申明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指挥棒
谭盾
(1)这根指挥棒是我20多年前在波士顿买的,它的棒身用芦苇秆制成,手柄部分用的是软木,拿在手上很轻,但挥起时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它的分量。我第一次用它指挥是与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这一拿就是20多年,一直用到现在。
(2)这根指挥棒凝聚了我从小学到读完博士的27年学习生涯的心路历程。我在中央音乐学院学的是双专业,指挥和作曲,跟随李华德教授学习指挥,跟赵行道教授学习作曲。去美国留学时,我又受教于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后来成为职业作曲家后,我发现自己最崇拜的还是20世纪最伟大的那些指挥家、作曲家,比如马勒和伯恩斯坦,前者的《大地之歌》,后者的《西城故事》,基本都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还有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都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指挥家,同时也是作曲家。我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由自己来指挥。
(3)在指挥方面,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作曲方面先成功了,所以当我可以自如地以作曲家的身份和世界顶级的乐团合作时,他们也会邀请我去做指挥。我第一次用指挥棒是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第二次是指挥费城交响乐团。一般而言,指挥家的道路是自下而上的,先从指挥中学的合唱队开始,再到城市乐团,继而到国家乐团,最后成为世界级的大师。而因为作曲,我幸运地从一开始就指挥了世界顶级乐团。
(4)我记得第一次指挥的时候,乐团总经理跟我说:“你可以闭着眼睛想象这个乐团是一条河流,你不要去改变河流的走向,但是你要让自己在这条河流中间流得更自如,从而使这条河流变得更漂亮。”
(5)这句话实在精彩,我常常是拿起指挥棒时要去想象手中无棒,在手中无棒的时候要感受心中有棒,这种“有”与“无”的辩证有种强烈的道家意识和禅宗意味,就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的指挥和老庄、禅宗有关,这让我对于指挥棒的使用非常敏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我个人非常珍视的对音乐的信仰。
(6)在过去的20多年,我的生活每天都和这根指挥棒息息相关。它对我来说就像李小龙的双节棍,或者武僧手中的少林棍,是连接内部心灵与外在舞台的桥梁,也是自我和大众之间的桥梁,更是我的音乐从灵魂走向大自然的桥梁。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变化多端的风格、层次复杂的哲理,还是东西文化的融合,其实都跟使用这根指挥棒的风格、技巧有关。比如说用这根指挥棒指挥法国印象派的音乐时,它就会变得飘逸而阳光;当它用来指挥贝多芬的音乐时,会让人觉得刚柔相济、命运多舛;用来指挥我自己的音乐时,就会有瞬间的时空转换感,从黄土高原到楚国蛮疆,从江南丝竹到北方的紫禁城。
(7)嵇康说,声音没有哀乐之分。声音之所以成为音乐,是因为内心有感触,这根指挥棒被普通人挥舞的时候自然是没有音乐的,但是在我手中却不一样,它传递的是内心深处的能量。
【1】文中两次提到用第一次用指挥棒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各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阐释文中乐团总经理的话的含义。
【3】文中第六段在表达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作者在结尾画线句子中的表达意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一句,苏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江水的汹涌。
(2)《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食土饮泉,因为它心思专一;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因为它心思浮躁。
(3)《侍坐》中,曾晳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3)《赤壁赋》中,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反问的语气指出从师学习的标准是“道”,而与年龄无关。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当政者要在百姓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教化百姓。
10、名篇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地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
(4)《六国论》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6)《六国论》中引用古人的话,作比喻论证,说明赂秦的危害。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 句子是: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华下①
司空图
故国春归来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注)①华下:即华州(今陕西华县),作老曾旅居华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第一句写诗人梦中回到故乡,可故乡太远了,实在找不到边际。
B. 诗的第二句写一觉醒来,眼前却是小栏高槛,环境虽美,可惜是"别人家"。
C. 诗的三、四句写自己五更独眠,苦闷、惆怅,室内残灯一盏,照着窗外落花。
D. 作者用“孤枕” “残灯”、“落花”等意象,将深秋环境的凄凉写得逼真形象。
E. 读者通过“故国”,“别人家”等词语,可以品昧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请简要作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安定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崇敬
C.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D.简能而任之 简:选择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闻求木之长者 则修文德以来之
B.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吾其还也
C.振之以威怒 以其无礼于晋
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对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
B.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C.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宾语前置句)
D.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文言文提到“君子之学必好问”,回想我们小时候,也总是喜欢问这问那,长大后,我们不再经常提问,往往更注重结果。对此有人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