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澎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 2、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约305篇诗歌,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硕鼠》选自《魏风》,它是一首奴隶反剥削反压迫的政治讽刺诗。

    B.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其流变经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文赋不刻意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散文气息,清新流畅,如苏轼《赤壁赋》。

    C. 《边城》中借老船夫之口介绍了湘西民俗的两种求婚:一是走车路,小伙子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歌;二是走马路,由家长请媒人到女方提亲。

    D.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恪守封建的节烈观,面对蓝皮阿五等流氓的侮辱、社会的冷漠、特别是儿子死亡的重大灾难,只能屈辱孤寂地忍受命运的宰割。

     

  • 3、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 《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 《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 《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 4、下列诗文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

    C.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D.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 梁启超是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C. 这些官员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文不名的破布。

    D. 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像宝贝一样,这里的兰花,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旁边,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边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个月到两个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作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拥挤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一九三六年三月末日于成都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B.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第③段写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见到的梅花和林和靖的诗就通过对比来表现了成都的梅花品种多而且好的特点。

    C.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用“无论”“总有”“不管”“总要”“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

    D.本文以平实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

    【2】文章是抓住成都春天的哪些特点来描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借《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园田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否定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等同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情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3)《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因只见歌舞遗迹,不见英雄而产生的物是人非的伤感。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_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两句,以月虽有圆缺但终无增减来表现事物变化与永恒的道理。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

    (2)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谣言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韩愈《马说》中写出千里马遭遇悲惨的句子是“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南朝刘义隆急于建立“____________”的功业,便轻率北伐,最终“____________”的历史典故,告诫当政者吸取教训,不要鲁葬从事。

    (2)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湖》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3)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之境的佳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直抒胸臆,表达人生短暂,寄情江月,凭吊古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各题。

    越中怀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功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

    2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竟宁中,以杜陵令五府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更尽还。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会宗为人好大节,矜功名,与谷永相友善。谷永闵其老复远出,予书戒曰:“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会宗既出,城郭甚亲附。岁余,小昆弥为国民所杀,诸翕侯大乱。会宗为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使安辑乌孙。立小昆弥兄末振将,定其国而还。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元延中,遣会宗即诛末振将太子番丘。会宗恐大兵入乌孙,惊番丘,亡逃不可得,即留所发兵垫娄地,选精兵三十弩,径至昆弥所在,召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小昆弥乌犁靡者,末振将兄子也,勒兵数千骑围会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今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昆弥以下服,曰:“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会宗曰:“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不先告。”昆弥以下号泣罢去。公卿议会宗得便宜,以轻兵深入乌孙,即诛番丘,宣明国威,宜加重赏。天子赐会宗爵关内,黄金百斤。是时,小昆弥季父卑爰定拥众欲害昆弥,汉复遣会宗使安辑。明年,会宗病死乌孙中,年七十五矣,城郭诸国为发丧立祠焉。

     (节选自《汉书·段会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B.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C.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D.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郭,内城的墙和外城的墙,泛指内城和外城,文中指有城郭的各国。

    B.征在文中指授予官职,表示这类意思的字还有“授”“除”“封”等。

    C.侯的地位在周代分封制中处于公之后伯之前,在汉朝侯与王地位一致。

    D.季父指年龄最小的叔父,《项羽本纪》中就有“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会宗治绩突出,受西域人敬重。他在杜陵令任上被五府举荐为西域都护,其治理赢得了西域人的爱戴;他离任以后,西域各国上书希望派他来任职。

    B.段会宗心系边安,愿意建功立名。他同谷永的交情很好,谷永怜惜他年老又到远方任职,曾当面对他进行劝诫,但他还是出边安定边疆,为朝廷分忧。

    C.段会宗便宜从事,完成朝廷使命。元延年中,朝廷派遣他带兵诛杀末振将的儿子番丘,他担心打草惊蛇,只带精兵三十人,亲手杀死番丘并全身而退。

    D.段会宗病死任上,享受各国祭祀。卑爰定率领众人想加害国王,汉朝派遣段会宗前去安抚;第二年,段会宗病死,西域各国为他发丧,建立祠堂祭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宗为人好大节,矜功名,与谷永相友善。

    (2)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

    【5】段会宗杀死番丘后,赶来报复的人因何而畏服?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顾城说:“一个人,必须有太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般的建功立业的迫切是曹操心里的“太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般的自由洒脱是李白心里的“太阳”,“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般的宁静淡然是陶渊明心里的“太阳”。只要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黯然无光。

    对于以上看法,你更赞赏哪种形式的“太阳”呢?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为我校文学社组织的以“心中的太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