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难者受折磨的惨状真的是耸人听闻。
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的工房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筚路蓝缕的包身工。
③革命先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殒身不恤的精神令人敬佩,激人奋进。
④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很多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记在心中。
⑤作为一个广有羽翼的犯罪集团的头目,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警方抓捕归案。
⑥天宫二号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但它的实验能力和美国的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A. 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⑥ D. ②⑤⑥
2、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希:通“稀”,稀疏。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张网以伺,犹言陷害。
C.则盍反其本矣! 盍:通“盖”,“盍”:为什么。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郭靖、黄蓉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家喻户晓的人物。近日,襄阳传出将以该小说中“襄阳大战”里的人物为原形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雕像的消息。网上对此讨论热烈,闹得沸沸扬扬。记者跟随襄阳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襄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施工方等单位专业人士考察,决定了在襄阳市襄城区小北门广场建造“射雕情缘”雕像,“射雕情缘”雕像预计8月底落成。
A.家喻户晓
B.原形
C.沸沸扬扬
D.考察
4、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廖廓 颓圮 斑斓 图穷匕见 B.忸怩 肄业 浸渍 义愤填膺
C.凌侮 赊欠 伛褛 涕泗交流 D.诘难 桀獒 箜篌 绿草如茵
5、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A. 横亘(gèn) 婆娑(suō) 停泊(bó) 解剖(pā o)
B. 熨帖(yùn) 辟谣(pìyáo) 编纂(zuàn) 悄然(qiǎo)
C. 长篙(gāo) 叱(chì)骂 荆棘(jīnjí) 着(zhuó)陆
D. 踟(chí)蹰 凌侮(wǔ) 透露(lù) 嘈杂(z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技术的进步,让众多曾经的必需品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胶卷、录像机、CD唱片、固定电话……现在,这份名单又要增添一项内容——加油站。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联邦参议院近日已经通过了一项决议,将会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实现汽车的“全面学零排放”。这意味着20年后,曾经是城市地标之一的加油站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目前,这项禁令科已获得德国执政党和最大反对党的一致赞同,并且德国也敦促欧盟其他国家也尽快将燃油车禁令提上网日程,争取在2030年之前实现欧盟全境汽车的零排放。
为了实现年底在巴黎气候会议大会上达成的减排目标,德国人准备亲手废掉自己最伟大的发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
其实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提议,从去年就开始有了,为的就是一个目标,实现总理默克尔许下的一个承诺。在2015年柏林举行的第六次“彼得斯贝格气候对话”上,为表示对节能减排的决心以及为其他大国做出榜样,默克尔总理在会议最后宣布,至2020年,德国将把废气排放量降低40%,到2050年将废气排放量降低80%—95%。
默克尔已经把话挑明,官员执行的压力就非常重。于是,今年6月就有官员表示,如果想要实现这样的减排目标,就需要在2030年实现全部新车的零排放。而之前,德国对于取代燃油车的计划则相对比较缓和,仅仅是计划在2030年之前,让混动+插电混动车的占有量达到600万辆。
让汽车零排放,一个可行的方式就是使用电力,不过,估计也有不少人会说,发电时候仍然会产生污染,这样看似汽车零排放了,但依然会在发电时对环境造成污染。事实上,德国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在2014年就启动了一个具有世纪意义的项目,目标是在本世纪中期,将目前传统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量的80,并配上必要的电网、电厂和蓄电技术。
又是一个80!这个目标显然更难实现,不过,通过阶梯电费、补贴用户安装太阳能设备、改进电网和配电方式等,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已经初见成效。
去年是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创纪录的一年,通过风力、光伏、水力以及生物发电的发电量,占了德国总发电量的32.5%,比2014年提升了5%。即使是在夜晚没有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也因为没风不能进行时,水电和生物发电仍能为德国提供将近1/4的电力。
显然,在接下来的15年,德国完全有实力让国内更大比例的电能产自于可再生能源,在路上行驶的纯电动车,也不仅仅是车辆的无排放。
为什么德国会对能源转型这件事格外雷厉风行?因为从实际情况来讲,德国工业会消耗巨大的能源,但德国国内能源储备有限,大量的能源都需要进口。数据显示,德国90%的石油和天然气依赖进口,60%的煤也来自国外。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成了德国最大的隐忧。
2011年福岛核事故,让德国人意识到了这一看似清洁的能源中暗藏的巨大风险。尽管迫于国内的一些压力,在2010年德国曾经通过一项法案要延迟核电站的关闭,但在2011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做出过类似于如今“彻底禁售燃油车”的决议:宣布将会在2022年之前关闭德国境内全部17座核电站。这也由此让德国成为第一个明确去核化的国家。
如果说对核能的担忧源自对这一技术失控后会造成惨烈影响的恐惧,那么急于想摆脱对燃油的依赖,除了必须要实现的减排目标,恐怕还有一部分政治原因。持续的地区冲突会极大影响到能源供应,不得不让石油和天然气90都依赖进口的德国,想尽一切办法排除能源利益集团以及地区政治利益对自己的影响,把发展的方向转向可再生能源。
不只是德国,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也有海外报道称,挪威四大政党已经达成了一份临时决议,将在未来10年内禁止销售新生产的汽油车和柴油车。在挪威,电动车的保有量目前已经占机动车总量的24%,而且该国99%的电能都是来自水力。对挪威的举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还特意发了一条推特对此决议大加赞赏:“刚刚听说挪威将会在2025年禁止销售燃油车,这个国家太了不起了,你们太酷了!”
挪威之外,荷兰也在今年4月提出从2025年起禁止柴油车在该国市场上销售,这一提议已经得到了荷兰国会的支持。该项法律将适用于所有柴油车,这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在荷兰,柴油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都将属于不合法车辆。
跟进的还有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美国。就在今年8月,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主席玛丽•尼克尔斯也表示,加州可能将在2030年禁止传统燃油车上市销售;此外,去年年底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由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以及美国18个州宣布组成“零排放车辆(ZeroEmissionVehicle)同盟”,同盟的目标是推动欧盟各国政府和立法机构,争取到2050年,欧盟国家将不允许销售燃油车。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为100万辆,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组织的2016能源技术观点报告显示,现有电动汽车将帮助解决气温上升问题。为了实现巴黎协议的2摄氏度限制升温目标,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在2050年之前计划目标需要达到10亿辆。和10亿辆相比,现有的100万辆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留给传统燃油汽车厂转型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德国对能源转型格外严格而迅速的原因一项是( )
A.这是德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题中之义;且看似清洁的核能源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德国恐惧核能技术失控后会造成惨烈的影响。
B.德国国内能源储备有限,大量的能源都需进口,而德国工业消耗巨大的能源,国情迫使它这样做。
C.持续的地区冲突让德国想尽一切办法排除能源利益集团以及地区政治利益对自己的影响,把发展的方向转向可再生能源。
D.通过阶梯电费、补贴用户安装太阳能设备、改进电网和配电方式等,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已初见成效。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必需品将会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极大的改变,有些改变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
B.德国提出将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挪威将在2025年禁止销售新生产的汽油车和柴油车,荷兰将从2025年起禁止柴油车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美国加州将在2030年禁止传统燃油车上市销售。
C.尽管德国要实现自己提出的减排目标有许多困难,但从德国去年的表现看,这个目标实现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D.因为现有电动汽车将帮助解决气温上升问题,可以想见,未来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加速期,甚至电动汽车将会完全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3】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德国的做法给我国带来哪些启示。
7、(1)女子没有什么过错,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诗经•氓》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明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对人生之短暂与个体之渺小的感伤。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词精炼传神,生动地描绘出初登山顶时看到的壮美景象。
(3)《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主人公对恋人跋涉远郊给自己带回的礼物倍加珍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
(3)《诗经·卫风·氓》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人在官场心在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褒禅山记》中表现尽自己最大努力而未实现目标,但心中无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8)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利禄三百石, 。《观刈麦》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采薇》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写出诗人离开家乡时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诗人借山、海来抒发自己对人才的渴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描摹近景:其中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
B.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选自宋濂《王冕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D.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2】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出游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等待
C.或牵牛来责蹊田(《王冕传》) 践踏
D.馆秘书卿泰不花家(《王冕传》) 寓居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在宗庙中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他已经成年。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会试及第者。
D.燕都,或称燕京,即今日北京之别称,原为燕国都城,后为元明清三代都城。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善假于物也(《劝学》)
C.伥伥无所依(《王冕传》)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D.泰不花荐以馆职(《王冕传》)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冕与宋濂均是少年好学。宋濂因家贫只好借书遍观,并虚心向同乡前辈求教;王冕则在家人支持下入寺庙苦读。
B.王冕率真放达。他母亲想回故里,他就自己穿戴着古式的衣冠跟在母亲的车后,引来孩童围观讪笑,他也跟着笑。
C.王冕慷慨仗义。当他听说朋友卢生死在滦阳,他就不远千里赶去,取回卢生的骸骨安葬,并收留了朋友的两个幼女。
D.王冕胸有大志但未实现。他相貌魁伟,有副美髯,为人磊落有志向,可惜还未实践就去世了,很多人为之叹息。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
【7】从选文来看,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1+2”的新高考政策改变了旧高考模式“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将较大的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但与此同时,由于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挂钩,学生也更多的面临了对自己的来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挑战。面对新的高考政策,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均有不同的看法与反响,有些学生会理性的作出选择;有些学生却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有些学生可能会根据家长的意愿作出选择;有些没有学科优势的学生的选择可能比较随意……
作为高一学生的你,面对即将作出的选科抉择,你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选择,还是根据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或社会就业形势的预判作出选择呢?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不脱离材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