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克拉玛依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也叫片。

    B.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雨巷》是他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 《诗经》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它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D.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 ③①②④⑤⑥   B. ②④⑤⑥①③   C. ③①⑤⑥②④   D. ⑤⑥③①②④

     

  • 3、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足以妻子              畜:养活

    B.奚暇礼义哉      治:讲求

    C.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耽误

    D.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诉

  • 4、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道之不传也久矣

    B. 七十者帛食肉

    C. 外连横而诸侯

    D. 假舟楫者,非能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只有依靠白己的实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不然只能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

    B.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学生的进步,其实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说老师劳苦功高不为过。

    C.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D.你说他就说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这是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因为,语文天生浪漫。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文围绕“语文天生浪漫”这一话题,大量引用,既有诗句和神话传说,又有文学长廊中的历史人物,材料丰富、很具有感染力。

    B.散文运用较多语文经典作品及作家为素材,作者写陶潜、孟郊、王昌龄、李白等,旨在阐释语文来自于浪漫、悠闲、宁静的心境。

    C.作者通过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写雪莱、但丁等素材,生动地阐释了从浪漫心灵出发的语文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D.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层层展开,阅读本文给人在浪漫的语文世界中徐徐穿行之感。

    【2】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为男子“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行为埋下伏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运用比喻手法写屈原德行高尚却遭到嫉妒和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曹军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的景象。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2)不积小流,  

    3)位卑则足羞,  

    4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6   ,渺沧海之一粟。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洞箫声凄切婉转。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鱼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短歌行》中曹操以周代读书人的服饰代指人才,抒写渴慕人才的心情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教师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是人之精神、灵魂的塑造者。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来贵门(辞别) 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

    B.久久莫忘(互相) 供养大恩(尽)

    C.伶俜萦苦辛(孤单的样子) 人贱物亦(目光短浅)

    D.六七十(同“奁”)   留待作遗施(赠送)

    2与“昼夜勤作息”中“作息”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逼迫兼弟兄 B.其日牛马嘶 C.我有亲父母 D.于今无会因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一)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太史公曰: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二)或问:“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曰:“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扬雄《法言·重黎》)

    【注】①屈:集中, 聚集。②憞duì:怨恨, 憎恶。

    【1】解释句中加点词。

    (1)田父曰“左”( )

    (2)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

    (3)自功伐( )

    (4)天故焉( )

    【2】翻译文中画曲线的句子。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B.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C.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D.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4】写出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太史公和扬雄的评论,简要分析司马迁详细描写项羽东城快战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内卷”(又称“内卷化”)一词入选《咬文嚼字》2020 年度十大流行语,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大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 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对于这种愈演愈烈的“内卷化”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依据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参加班级的讨论会。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成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