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修辞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鲜明生动。请选出下面最能表达当时情境的句子。
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朋友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之妹苏小妹走过来,面对此景,不禁吟诵出“ , ,”二人倾倒。
A.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 轻风吹细柳,淡月照梅花
C.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D.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国别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 吕叔湘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著有《中国文法要略》等;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学者,主要从事美学方面的研究,《谈美书简》是其代表作之一。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人。
3、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
4、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而今安在哉 B.仰观宇宙之大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万分感谢。
B.您将钱包送回,实在感激不尽,改天我将于百忙之中抽空专程前去拜访,烦请您在家耐心等待。
C.刚才李老师的一番话抛砖引玉,大家积极发言,使我深受启发,我会仔细地领悟其中的道理。
D.这次事情办得很糟糕,经过认真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还望您雅量海涵。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粉墨人生
韩静霆
①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如同使剑,左右开弓,有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到了夜里,蘸满色彩的笔放下了,人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后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
②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妆的和没化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妆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
③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溜到戏园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
④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密不可分的插科打诨,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梦霞、彩霞、晓霞,我永远不会忘记。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音乐是非常复杂的,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两个演员在台上,说说笑笑,忽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这就开始动弦子了,开始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
⑤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我们便一起到成人干活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挖土方啊、挑土啊,干了整整七天,弄得灰头土脸,每人挣了六块四毛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如此这般“巨大”数目的人民币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龙头的破二胡,一人买了一支笛子,迫不及待地在街边上就吱扭吱扭地拉起二胡,开始了我们的音乐之旅!
⑥等我学会拉琴之后,地方戏院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演出。坐在他们那个骡马大车上,非常骄傲地和演员们坐在一起。那时候,在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而它更重要的恩惠和好处,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
⑦地方戏院和地方戏,把我和郝同学黏在一起。可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灾祸不期而至。大概是因为郝同学生得一副讨女生喜欢的小白脸儿吧,一日放学,我们班几个大个儿的同学纠集了一帮人,喊着让我闪开,我回头还没醒过神儿来,雨点儿一般的砖头就砸向郝同学了,追着打他。我呆呆地站在路上,浑身发抖,觉得冷。这一番砖头和叫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残酷和丑恶的东西。后来,郝同学退学了,到地方戏院去学习操琴。最后他成了我们那个城市的地方剧院院长。他的爱人是我们那个地方最漂亮的、最好的地方戏演员。地方戏慷慨地给了郝同学一个好生活。我呢,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音乐人生。
⑧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一幕一幕地拉开。我的老伴儿陪我走过了五十多年,她常常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可惜,再也不容易找到童年趴戏园子窗台那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了,老花的眼睛是不是也磨出了老茧?老家的旧房院落和地方戏园子全都铲光了。今年母亲病逝,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
⑨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童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好的想象和追忆,调动起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入。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代,回到从少年开始的粉墨人生。
(选自2015年11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1】赏析文中划线部分。
【2】请探究文章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了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向儒家道德中智、仁、勇这三个范畴,传达一种自信、理性、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荀子的《劝学》善于设喻。文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拉车为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中从“________”四字起,由忆往昔转而写眼前所见所闻。
9、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之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之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借君子之口提出了“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11、(1)《沁园春 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思路急转由梦境到现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匠心独运地把无形的离别化为有形,有声,有实的实物。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与后面说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并序》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义相近。
D.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13、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迁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再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①。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的人,是古代科举制殿试及第者。
B.“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指主动退让,不与相争。
C.“宝元”是宋仁宗赵祯年号,古代的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
D.“致仕”即“至仕”,也即入仕,是古代官员进入仕途的含蓄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士逊为政有方,颇有官声。任射洪令时,不仅深得民心,还深得知州张雍好评。转任郭县时,射洪百姓拦马不让走,足见他深受百姓爱戴。
B.张士逊处事知变,公私兼顾。黄河侵蚀棣州,他受诏令迁州府到阳信,并果断地将余粮无偿发放给贫苦百姓,政府和百姓都从中得到了方便。
C.张士逊心不藏私,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到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而被宦宫诬陷时,面对皇帝问询,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他敢仗义执言。
D.张士逊率直善言,应对有方。皇帝问他君子小人是否都有朋党,他从公心出发,坦然回答皇帝说君子也有结党现象,只是有为公为私的不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2)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5】张士逊所说的“盛德事”是指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14、请以“守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班级名、人名等个人信息;(2)注意文体规范和书写规范;(3)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