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图木舒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长路漫浩浩 漫:广阔无尽的样子

    B. 枉用相存 存:生存

    C. 守拙归园田 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 契阔谈讌 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项不同类的是(     

    A.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B.洎牧以谗诛。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多于南亩之农夫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郎中执兵 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奥运火炬在南通传递时,热情的市民纷纷到大街上去观看火炬接力的盛况,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B.小明、小雄两个男生是好朋友,他们能相互帮助,相敬如宾

    C.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胸怀,但真正做到恕己及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学习成绩差不是问题,向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请教,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关键

     

  • 5、《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   )

    A.秦赵燕 B.齐楚魏 C.魏蜀吴 D.吴越楚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据我的教书经验来说,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从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一般青年对于文学的趣味还是很低。在欧洲各国,小说固然也比诗畅销,但是没有在中国的这样大的悬殊,并且有时诗的畅销更甚于小说。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各人的天资不同,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感觉到趣味,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丝毫不感觉到趣味,也有些人只对于某一种诗才感觉到趣味。但是趣味是可以培养的。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件事实在不很容易。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记得我第一次读外国诗,所读的是《古舟子咏》,简直不明白那位老船夫因射杀海鸟而受天谴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蒙昧真是可笑,但是在当时我实在不觉到这诗有趣味。后来明白作者在意象音调和奇思幻想上所做的工夫,才觉得这真是一首可爱的杰作。这一点觉悟对于我便是一层进益,而我对于这首诗所觉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领土。

    对于某一种诗,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胃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真切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真切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趣味很少生来就广博,好比开疆辟土,要不厌弃荒原瘠壤,一分一寸地逐渐向外伸张。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有删节)

    1下列有关“趣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读出故事中诗背后的趣味,感觉到其中的佳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B. 读者如果最爱读的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那就说明他感受到了文学趣味。

    C. 不爱好诗歌只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只能关注故事而不能读出其中诗的趣味。

    D. 趣味很少生而就广博,需要培养,好比开疆辟土,要一分一寸地逐渐向外伸张。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提倡青年读诗的目的就是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这样才能欣赏小说戏剧散文中故事以外的诗。

    B. 真正的文学教育要培养出纯正的文学趣味,而培养文学趣味与读多少书没有关系。

    C. 学文学的人如果缺乏比较资料和真切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那么他们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自己所偏嗜的作品。

    D.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它能使我们的文学素养有所进益和收获,也能提高我们欣赏其他种类文学的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是否喜欢诗是衡量他文学趣味高下的重要标志,这是由“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决定的

    B. 故事是文学作品中最粗浅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枯树搭成的花架,不值得一读,喜欢读故事,就是没有趣味。

    C. 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的人,也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D. 文中举读《古舟子咏》一例,旨在说明领略诗歌的趣味,要一层一层地挖掘诗歌背后的意蕴,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变成为我所有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

    (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诗句是-------------,-----------------。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名句是---------,--------------。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借用庄子的一生死”“齐彭殇阐述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的两句是----------,-----------------。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他在面对四面竹树、寂寥无人的环境时的感受。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体现“古仁人”之“忧”具体内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

    (5)《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这与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她内心的不满。

  • 10、默写填空

    《荀子•劝学》

    12《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材和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3《荀子·劝学》中用踮起脚后跟来比喻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 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4《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是因为“___________”。

    15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16借助车子,并非善于奔走,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17积累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会获得非凡的智慧。

    18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

    19用骏马和劣马对比说明成功的功效在于不舍弃,不停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2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荀子·劝学》中作者用雕刻比喻论证,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荀子用“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和氓嬉戏玩耍的情景,与“青梅竹马”一词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的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5)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释:和戎:指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媾和修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描述的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B.诗歌忌重字,但“将军不战空临边”与“沙头空照征人骨”二句复用“空”字,看似败笔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

    C.“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出了从军将士的无所事事,他们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

    D.最后两句写诗人眼看着沦陷区的百姓惨遭金人蹂躏,看见他们伤心落泪,盼望宋军能够北伐收复失地。

    2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借诗中三类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皆素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掳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卷三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B.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C.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D.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平原相,汉、魏在诸王之国设相,职同县令,仅名称不同。

    B. 司马作为官职,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C.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D. 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逃命到涿郡的关羽,遇到了在那里集合兵马的刘备,于是他投靠了刘备,并受到了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B. 关羽杀了颜良以后,曹操让张辽探问关羽的想法,得知关羽想离开他,曹操便重加赏赐,希望关羽不要走。

    C. 关羽率领军队在樊城攻打曹仁,威震中原地区,曹操为避开关羽的威胁,提议迁离许都。

    D. 司马宣王、蒋济建议曹操利用孙权与关羽的矛盾,借助孙权的力量解除樊城之围,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

    我们的高中课本中有许多经典篇目值得学习回味。青春在百合花中盛放,失意在赤壁泛舟中释怀,哲思在地坛的车辙里书写,惊天阴谋在鸿门宴上翻转,神奇在庖丁刀下让人瞠目,一场雷雨浇不灭爱恨情仇,一次变形看见世态人心,一篇策论洞见历史更替……青春的我们,应该认真读书,思考生活,发展自己。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认识他人与发展自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