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 ⑤④①②③
B. ⑤③②④①
C. ⑤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愁心。
B.《再别康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艺术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和思念。
C.《死水》通过写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五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霞等,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这体现了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则席地倚墙而坐 越国以鄙远
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沛公军霸上
C.项伯杀人,臣活之 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北虽貌恭,实则愤怒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吾得兄事之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怀不轨的人,终有一天会图穷匕见,露出他的真面目。
B. 当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蔚然成风,这与急功近利的不良环境是分不开的。
C.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闭目一想觉得头头是道,拿起笔来,却又阻滞枯涩,心里有东西写不出来,这大半是由于“词汇”不够。
D. 李将军的部队虽然长驻本地,但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颤栗/颤抖沁园/分泌湖畔/叛变
B. 长篙/蒿草遏制/拜谒悄悄/悄然
C. 峥嵘/狰狞强劲/干劲押解赴京/解甲归田
D. 百舸/磕绊漫溯/宿愿差可告慰/鬼使神差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
郭军平
时下散文领域有一些学人喜欢把那些精短类的散文称为“快餐化散文”,我认为实在不妥。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在散文前面冠以“快餐化”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持这种观点的学人无非就是喜好那些长篇大论的三五千字以上或者洋洋万言的散文,总认为这样的散文就是大散文,就是厚重,有分量,有历史责任感,有生命感悟力的好散文,就是耐人寻味,耐人咀嚼,流传百世万世的好散文,甚至有些学人还极力指责批评各类报纸副刊上的散文,称其大都是些快餐型散文。这种狭隘散文观其实是严重缺乏文学常识的,是对散文创作领域的错误指导。
散文创作和其他文学体裁创作一样,都要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指导生活,以其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为散文素材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包罗万象的,大到天文地理,中到国家大事,人物春秋,小到家长里短,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最能够表现真实生活的恐怕还是散文家族,散文其实就是所有文学体裁里的一个泱泱大国。自古及今,从中到外,几乎所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文学大师们都有散文著作。
散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灵活,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散文,名为散,顾名思义,放开之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所可写你自然可以几万言自由挥洒,无人嫌你长;无所可写你自然也可以几百字或者千把字来表现,也无人嫌你短。散文的质量高低不能以长短来评定,评定散文质量的高低最终还是以其是否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为准的。
有些散文看起来短,却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打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以中国古代散文来看,无论是《论语》的简短的对话体,还是《孟子》的论辩体,或者是《老子》的格言体,以及《荀子》《韩非子》《庄子》的学者体等,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是以其内容的长和短来确定的,而是由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甚至包括影响较大的《古文观止》里所收录的所有散文,哪一个不是依照这样的标准?如果要按照有些学人的标准以字数来论,这些岂不都成了快餐散文?如果给它们加上“快餐”二字,岂不是对古代文化的亵渎和不尊吗?
古代散文是这样,那么现代散文呢?像鲁迅、郭沫若、巴金,胡适、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他们的精美散文何尝是以长篇大论独领风骚的,恰恰相反,他们的散文大都很精短,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才成为后人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范本。那么外国散文呢?像培根的哲理散文,蒙田的随笔等,哪一个是因为长篇大论而驰名中外的呢?因此,散文的长并不标志着思想容量大,艺术性强;散文的短也不标志着思想内容贫乏,艺术性弱。有些散文的长反而让人感到啰唆、乏味,无聊;而有些散文的短反而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因此,散文尽可以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没有必要以文字的长短来确定其艺术价值的高低。朱自清的《背影》既不华丽,内容也不长,但是却登上了散文的高峰,指引着散文的创作。如果以字数长短来评价,岂不是连朱自清这样的大家的文章也成了快餐化散文?这真是对散文的亵渎,对大师的污蔑。
散文本来就是一种不拘形式、自由灵活的文体,大师们可以写,无名作家甚至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写,“以吾手写吾心”,自由倾吐,自由抒发,何必规定这样写、那样写。东指点,西指点,好像他就是散文大师一样,其实让他自己来写,也不见得就比谁高明。所以,要让散文创作繁荣,还是应以一种包容宽宏的视野来看,不要随便框定形式、框定名词,不要随意贬低报纸副刊上发表的各类散文。毕竟报纸副刊上的散文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其实都是很不错的,去掉“快餐化”的贬称,恢复散文就是散文的称呼。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快餐化散文”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长篇大论的散文并不是好的散文。
B.散文素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素材进行写作,就会出现内容长短的不同。
C.散文的质量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有关,散文应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
D.散文创作容不得批评,要多包容,多鼓励,才会出现精品,才会让散文创作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2段详细说明有些学人提出“快餐化散文”观点的实质,为下文的批驳打下基础。
B.作者在文章第3段宕开一笔,阐述了散文文体的本质特点,在第4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论证做好铺垫。
C.文章第5,6段从古今中外著名散文家的写作实践来证明观点,论证严密。
D.文章第7段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论证,提出了散文写作的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散文前面加一个“快餐化”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贬称,不利于散文的繁荣。
B.散文是文学体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表现真实生活。
C.散文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它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大师可以写,无名作家甚至普通百姓也可以写。
D.文章呼吁去掉“快餐化”的贬称,其实是为短文章张目,鼓励大家写短文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互文的手法写边疆将士们的行动和穿戴,突出边地的清冷苦寒。
(3)《论语》中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巷》)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6)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观刈麦》中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却了炎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名句名篇默写。
①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 ;夏虫也为我沉默,___________!
②不到长城非好汉,__________________
③漫江碧透, _________,鹰击长空 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用精妙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阿房宫廊檐形制多样,美轮美奂,极显“奢”气。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雄壮宽广的气度,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___________。
(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时间。
看!
【1】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黎明景象?请简要概括。
【2】有人说本诗的两个“看”字各有妙处,请你结合诗歌进行先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衫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文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B.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C.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D.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兰亭之会既有徜徉美好时光的快然自足,又有时过境迁不免感慨横生的终期于尽。
C.耆,指六十岁以上的年纪,耆艾,泛指老年人。古代指人上了年纪的词还有耄耋、古稀、垂髫等。
D.浴沂,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谓在沂水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②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14、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题目,完成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能够运用近期所学议论文相关知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