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阜新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

    A.岳飞

    B.辛弃疾

    C.范仲淹

    D.陆游

  • 2、依甲、乙、丙、丁的祝贺内容,分别选用相应的题辞,最恰当的选项是

    甲、三代冠裳应接武,百年琴瑟喜同帏。今朝福曜潘门灿,戏舞堂前着彩衣。

    乙、荣迁指日向南行,福曜遥临万里程。民已馨香生佛事,公应此地不忘情。

    丙、绿蚁浮杯邀客醉,蓝田得玉喜婚成

    丁、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

    A. 天赐遐龄/大展鸿猷/宜室宜家/喜迎新春

    B. 天赐遐龄/里仁为美/前途似锦/除旧布新

    C. 昌大门楣/大展鸿猷/步步高升/开业大吉

    D. 寿如东海/一路平安/喜得佳偶/欢度春节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话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挟匕首以备不测

    B.吴之民方痛心

    C.约为婚姻

    D.未然有坚明约束者也

  • 4、下列各句中的“而”的意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惑不从师 扣舷歌之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B.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蟹六跪二螯 锲舍之,朽木不折

    C.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非能水也,绝江河君 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思矣 吾尝跂望矣 自其不变者观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少官员选择注销微博或更改认证信息,是因为面对不理性的网友,谈及一些问题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常常会变成过街老鼠

    ②商家涨价能得逞,说到底是利用了复杂税制改革中的信息不对称,此次营改增,让社会公众充分知晓,众目睽睽之下,原先信息不对称的鸿沟自然会消失。

    ③墨西卡利人早已将中餐当作本地美食,其邻居美国更有超过5万家的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分店总 和还多,这种独特的中餐口味和文化默默无闻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

    ④美媒称,现在的北京“全民创业”之风方兴未艾,从阿里巴巴到出门问问,从微信支付到大疆无人机, 占领全球70%的市场份额,科技创新企业已成全球市场的领军力量。

    ⑤今年在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中国车型有力帆X60.吉利帝豪、奇瑞瑞虎等,汽车行业非常需要品牌延续 性,中国汽车的口碑要水滴石穿地渗透到俄罗斯消费者的心中。

    ⑥国人的信仰缺失早已成了一个拾人牙慧的问题,在“小鲜肉”现象上,盲目的跟风、过分的迷恋究其根 本都是因为受众信仰的普遍缺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二)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对迟疑而焦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她”想借有难于开口的矛盾心理

    B.表现“她”急不可待又怕丢面子的心情。

    C.表现“她”爱面子又怕丢失机会的心情。

    D.表现“她”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2文中写道“她的朋友”慷慨大方,毫不迟疑的答应借给她“项链”,下列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她的朋友”很有钱,出手很大方。

    B.暗示项链的价值并不贵重。

    C.使“她”和“她的朋友”两人在借项链这件事上的不同心情形成强烈对照。

    D.为小说结尾点出项链是假的埋下伏笔。

    3对本段描写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B.用神态描写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

    C.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

    D.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

    ⑵《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⑶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

    ⑷《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⑸《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________”。

    ⑹《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

    ⑺《短歌行》中出自《管子·形解》,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________”。

    ⑻《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________”。

    ⑼《归园田居》中“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⑽在《沁园春 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怅寥廓,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3)《诗经·大雅》中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诉人们要善始善终,《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论述了同样的道理。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骏马与劣马的对比,劝勉人们要学习不止。

    (3)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_______”,无论年长年少,“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4)《芣苢》中描写采摘收获很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习对人的改变作用是不可逆的,正如烤木做轮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3)《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__________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___________”,想要登仙而去。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比较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终日不成 ①纤纤擢

    ②芳菲菲其弥   ②十三能织

    A. 两个“章”相同,两个“素”不同

    B. 两个“章”不同,两个“素”不同

    C. 两个“章”相同,两个“素”相同

    D. 两个“章”不同,两个“素”相同

    2本诗运用了许多叠音词,对诗中叠音词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迢迢”表星的距离,“皎皎”表星的光辉。

    B. “纤纤”表手的秀美,“札札”表织机的声音。

    C. “盈盈”表水的形态,“脉脉”表人相对无言。

    D. 这些叠音词都用得贴切、自然,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性,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陈平先事魏王咎,后归项羽,后降汉,汉三年,楚急攻汉,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将。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明年,用其奇计策,卒灭楚。

    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牗候,明年,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围以得开。孝惠帝六年,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

    孝文帝立,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为左丞相。居顷之,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居顷之,絳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为献候。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B.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岁一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C.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D.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皆用称之为太牢。本文中指丰盛的食物。

    B.决狱,判决诉讼的案件。其中“狱”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狱”意义相同。

    C.《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D.亚父:亚,次也。尊敬之次父,这里是对谋士张良的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陈平用计离间了楚方军心,狙杀范增;平城之围,也是因为他的计策,让受困的刘邦脱险。

    B.陈平治国有才,受到信任。汉六年,他被封为户牗候;孝惠帝六年,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孝文帝即位后,仍被任命为左丞相,后来又单独任丞相。

    C.陈平处事善变,善度时势。孝惠帝时,太后专权,要立吕家人为王,陈平假装听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他与太尉周勃合谋,最终诛灭了吕氏一党。

    D.陈平能言善辩,口才超人。孝文帝即位后,曾经咨询朝廷事务,当时位次第一的大臣周勃回答不了,而陈平应答自如,有理有据,孝文帝也称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2)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不要沉溺在现在的各种琐事中,在自己心里培养对未来的理想吧。——谢德林

    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甘露。——芥川龙之介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