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妻子和李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B. 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C.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D. 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2、对《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一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认为乡土社会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B.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C.礼治社会并不代表“文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野蛮”的。
D.“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3、下列加线字词活用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前圣之所厚
B.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 一觞一咏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填然鼓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弃甲曳兵而走 吾尝终日而思矣
C. 于其身,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 其皆出于此乎 生乎吾前
5、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D.老头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地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没有人答应。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地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很多时候只叫对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数而成的小名,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叫着小名,胡乱地活了一辈子。
B.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认为喊“富贵”“得财”,冯家如果如愿就会分了村里其他人的富贵。
C.虚土庄人们的名字只记在户口簿和墓碑上,说明虚土庄的人们虽平时对名字不上心,但还是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的。
D.“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另外一个村子”指的是另一个世界——死亡之后,这反衬出现实世界的无奈。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厚,如“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运用人们的日常语言,形象地表现了名字弃之不用的情形。
B.作者在文中有不少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C.“虚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表明故事是作者虚构的,并且小说的虚构价值高于现实价值。
D.小说中写夜深人静时,冯三突然张口叫自己的大名但没有人答应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听到人们叫他大名的渴望。
【3】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内容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7、(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水波的动荡,山岛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心有所悟,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____,____。一反送别诗的悲戚之态,写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5)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
(6)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两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思及深切的忧国情怀。
(7)《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
(8)《再别康桥》中,以水草的自在招摇,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强烈追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
8、补写出下面名句的空白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般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
(4)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 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3)《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我们分担______________,我们共享______________。(《致橡树》)
(3)______________,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短歌行》)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假期,明华一家去山村游玩。黄昏时分,远处依稀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让人感到宁静而恬适,他不禁吟咏起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用词精炼传神,生动地描绘出,初登时看到的壮美景象。
(4)《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主人公对恋人跋涉远郊给自己带回的礼物、倍加珍视。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南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①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②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三句,用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冒失出兵、结果一败涂地的古事影射现实,告当权者北伐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达了作者的忧愤: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老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南宋统治者应立定决心谋求收复中原
C.“惜春长恨花开早”二句,揭示词人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甚至于遗憾春天的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早也就谢得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更深一层的描写。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比兴手法写出了词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黯淡前途的担忧,其情感不同于一般词作中常常出现的绮怨和闲愁。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尾句与《摸鱼儿》的下阙均用典,简析其内涵。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舍字升逸,汝南安成人。舍幼聪颖,既长,博学多通,尤精义理,善颂书,背文讽说,音韵清辩。起家齐太学博士,迁后军行参军。建武中,魏人吴包南归,有儒学,尚书仆射江拓招包讲,舍造坐,累折包,辞理遒逸,由是名为口辩。王亮为丹阳尹,闻而悦之,辟为主簿,政事多委焉。高祖即位,博求异能之士,史部尚书范云重舍才器,言之于高祖,召拜尚书祠部郎。时天下草创,礼仪损益,多自舍出,时王亮得罪归家,故人莫有至者,舍独敦恩旧,及卒,身营殡葬,时人称之。迁尚书史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虽居职屡徙,而常留省内,罕得休下,国史诏诰,仪体法律,军旅谋谟,皆兼掌之。日夜侍上,预机密,二十余年未尝离左右。舍素辩给,与人泛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为右卫,母忧去职。服阙,迁员外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普通七年,南津获武陵太守白涡书,许遗舍面钱百万,津司以闻。虽书自外入,犹为有司所奏,舍坐免。迁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以其年卒,时年五十六。上临哭,哀恸左右。诏曰:“太子詹事、豫州大中正舍,奄至颈丧,恻怆于怀。其学思坚明,志行开敏,劬劳机要,多历岁年,才用未穷,弥可嗟恸。宜隆追远,以旌善人。可赠侍中、护军将军,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随由资给。谥曰简子。”明年,又诏曰:“故侍中、护军将军简子舍,义该玄儒,博穷文史,奉亲能孝,事君尽忠,历掌机密,清贞自居。食不重味,身摩兼衣。终亡之日,内无妻妾,外无田宅,两儿单贫,有过古烈。往者,南司白涡之劾,恐外议谓朕有私,致此黜免,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异,以旌善人。”
(选自《梁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
B.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
C.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
D.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后世沿用。
B.迁,指调动官职。古代一般贵右贱左,故“右迁”指官职升迁,“左迁”指贬官。
C.服阙,守丧期满除去丧服。中国古代有丁忧制度,朝廷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必须回到祖籍为父母守丧。
D.谥,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奖性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舍精通义理,善于辩论。归附南方的吴包很有儒学修养,尚书仆射江袥曾招他讲学,周舍前去拜访时,多次让吴包折服。
B.周舍心怀感恩,正直善良。王亮因罪归家后,他的朋友都不与其交往,只有周舍心念旧恩,在王亮死后亲自安葬了他。
C.周舍身居要职,尽心尽力。周舍掌管国家多项机密事务,从来没有世露过机密,且二十多年都没有离开皇帝身边。
D.周舍虽被罢免,但仍受皇帝信任,周舍因武陵太守许诺送钱给他而被弹劾罢官,他死后皇帝原谅了他,并下诏表彰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亮为丹阳尹,闻而悦之,辟为主簿,政事多委焉。
(2)虽书自外入,犹为有司所奏,舍坐免。
【5】周舍生性节俭朴素,为官清廉,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喜剧演员在《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节目中,“花木兰”因贪生怕死而不敢奔赴前线,被父亲骗去从军。在军队中,木兰因吃亏被迫上战场成为将军,回归故乡后,去世的父亲留下一封信,从信中得知因邻居恶霸看上她,父亲才骗其去当兵等等荒唐情节,严重颠覆了花木兰聪慧、孝顺、刚毅、勇敢等英雄形象。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要求该演员及剧组公开道歉。
对此,有人认为仅仅是娱乐而已,并无恶意,国外还有恶搞总统呢,因此无需道歉;有人则认为是对传统文化毫无敬畏,应该道歉。你认同哪一种看法?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