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泉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郭沫若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 2、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您怎么与项伯有旧交情)

    B.籍吏民,封府库。(登记官吏百姓,封闭官府银库)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出去和意外的变故)

    D.再拜献大王足下。(拜两次进献给大王您)

  • 3、下列句中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B刘和珍为了民族国家殒身不恤,她是我们青年的楷模。

    C老马当着全班的面吃掉被扔弃的白面馒头,他惜粮食倡节俭的精神感动得同学们涕泗交流

    D小狗包弟死了,萧珊也死了,巴金老人长歌当哭,在《随想录》中写出了他的哀与愤。

  • 4、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chì)造       (jì)       (yè)       (fèi)反盈天

    B.蚕(shì)       (lìn)       (sǔn)头       (chī)天下

    C.(gǔ)人       (chú)       (hái)       百无聊(lài)

    D.(cǔn)度       (qiè)弱       (guàn)沐       度长(qì)大

  • 5、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B.我国古代的纪年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乾隆三十九年”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指乾隆即位第三十九年。

    C.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根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可知汶水在泰山的南面。

    D.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登泰山记》里“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就是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画坛鲁迅”吴冠中

    ①“我绝不能侮辱过去的作品,一定要超过过去,给后人新的启发。”对于艺术,吴冠中觉得是要有殉道精神的。

    ②晚年的他疾病缠身,但生命、生活的激情仍然燃烧,探索、创新的精神仍不停止。特别的艺术激情与永不停歇的艺术创新,使这位具有深厚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画坛巨匠本该进入老年的生命呈现出向上跃跳的青春姿态。他曾说:“我虽已到老年,但这只是体躯的老,我性格不变,性格不老,还是想搞新东西。”

    ③在作品进入市场后,他完全有条件改善生活质量,可他依旧保持劳动者朴素的习惯,在用钱方面像对待时间一样节俭。被他称为“下蛋的窝儿”的家在北京方庄芳古园小区的一处老居民楼内,他是20世纪90年代初搬进来的。那套小四居几乎没怎么装修,家具也都是用了好些年,与平常人家无异,访客常常会惊讶于沙发上补洞的透明胶。他的住房连同被友人戏称为“蜗居”的画室从来没有刻意装潢过,一次有工人到他家换水表,一进门就大惊小怪地说:“哟,现在很难见到水泥地的人家了!”

    ④这样一个“落笔成金”的画家,却一直过着近乎寒酸的平淡生活,不尚虚华。曾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提出,愿意给吴冠中在大厦的顶层盖一个四合院,顶层有阳光,适合作画。但吴冠中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不需要。他对艺术创作是高追求,于物质生活没有追求。吴冠中曾经长期失眠,学生推荐说,足底按摩对睡眠很有好处,只体验了一回,他还是那句话:“不合适我。”在美术圈流传较广的是,吴冠中脚穿孙儿穿剩下的旅游鞋,经常花两元钱在楼下找个“蹲摊儿”的理发师傅剃头。一次,熟人遇见了他,开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一下?听见有人说话,吴冠中扭过头说,剃头师傅是“行为艺术”,我是纸上谈兵,我们工作的领域不同,价值一样。

    ⑤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使灵魂的疆域更加开阔。苦惯了的吴冠中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艺术创造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条件。

    ⑥在中国散文创作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左手绘丹青,自成一派,右手写文章,文风洒脱。吴冠中就是其中的要员,其文字创作与绘画同样得到了读者的喜爱,那种艺术与人文融合深厚恰切的文字值得阅读者反复地咀嚼与体味。其实,吴冠中早年最初的想法是当作家,但画名掩盖了文名。如果有下辈子的话,吴冠中说:“不想当画家了,我觉得绘画这个能量有它的局限。我开始当画家是因为单纯地爱它。开始我中学是喜欢文学的,特别是受鲁迅的影响,所以想当文学家。后来是移情别恋到了美术上面,我很想在美术上面能够做出像鲁迅在文学上的一些作用。这是我一直的愿望,要在美术上搞出鲁迅这样伟大的工作来。但是觉得它不可能,美术很多力量方面没办法跟文学比,当然它有它另外的优点。”

    ⑦吴冠中曾感喟:“生命是个价值过程,在过程中完成价值就可以了,不非得痛苦地活那么长。鲁迅先生只活了56岁,做出的成绩远远超过长寿之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原总编姚凤林这样由衷地感叹过:“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少事情?吴先生给我们展现了无限可能。70年的艺术岁月中,吴先生笔下留住了山河旧影、时代脉搏、心灵历史和艺术范式。”

    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副院长包林这样评价他:“除了具备艺术天分外,对于工作十分敬业和勤奋,像一个战士,他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吴老身上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文化敏感性和勇气,以及激励人的精神,都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的确,吴冠中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独创的风格,更在于他的精神。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他总是倡导艺术创新,大胆破除陈规,敢于吐露真言。这是一种事业为公的“吴冠中精神”。

    ⑨旗帜不倒,精神永存!吴冠中带着艺术家特有的尊严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去追寻他的艺术偶像梵高和“精神父亲”鲁迅了。其言其行其艺,是另类,是孤品,留下一幅耐人回味的剪影。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年的吴冠中虽然疾病缠身,但他的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探索、创新精神仍不停止,创作出了很多的新东西。

    B. 吴冠中虽然是个“落笔成金”的画家,却一直过着近乎寒酸的平淡的生活;但他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很高,而且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

    C. 吴冠中能用左手绘画,创作了不少精品;他还擅长散文创作,其作品艺术与人文融合深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文中引用了多人对吴冠中的评价,这些评价从多角度接展示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

    2文章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吴冠中习惯于平淡简朴的生活?

    3作者为什么称吴冠中为“画坛鲁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疆辟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主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国家常常招致灭亡的外部原因。

    (2)《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交代送行者的装束,预示这将是一场生离死别;“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以眼前之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全文,极写游赏之乐,以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4)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徒增离人伤感。

    (5)辛弃疾《破阵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描绘了士兵们享用将军分给的烤肉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他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 11、默写填空。

    (1)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丘峦崩摧。(李白《__________》)

    (3)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

    (4)曹操的《短歌行》引用了《诗经》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女子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了“江山如画”的景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哪里出生的?一出生就悄无声息地“周游”。第二句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

    B.颔联写春将到某处,先派“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家“春”将来临;再遣“啼鸟”介绍情况,说明“春”将带来无限美景。

    C.颈联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绿了青草,美了繁花;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

    D.尾联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

    E.这首七言古体诗把“春”拟人化,构思异常新颖、奇妙,用笔之妙,出人意外。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表现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B.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C.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D.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财政大权。

    C.避席,是古代交往礼节,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座席(古人席地而坐)而伏于地。

    D.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国家强盛有科技就行,体育无足轻重,请你写一篇文章批驳这种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