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舟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独具匠心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D.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以为死,或以为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真可谓苦.心.孤.诣.,他放着西安的房子不住,来到乡下,蛰居于 老家宅子中,写了整整四年。

    ②历史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实属不.刊.之.论., 难道你就不能从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

    ③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 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④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 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⑤这股变脸风从实体店铺到网上卖家都在刮,不少信.誓.旦.旦.以“日本原产”作卖点的商 家给产品换了“籍贯”,有的甚至说法前后矛盾。

    ⑥这一恶性案件发生后,上级领导马上下达了限期破案的指令,公安机关立即倾.巢.而.出., 设卡排查,不久,就抓获了几个主要的犯罪分子。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B.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C.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D.“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其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并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来减少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B.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踪踪”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C.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中,节约既是个人修身养性所必须,同时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D.根据《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2020)》显示,学生阅读频次与语文成绩表现、阅读能力表现均呈正相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砚

    陆涛声

    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也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这是姚斌送的。

    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些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的序。舒老早就听说,姚斌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善于思考践行,对他早有几分欣赏,便乐意为他作序。送舒老古砚是表示谢意。

    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时间还一直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十多年前他就听说,有些名家作序也有行情,得给润笔。舒老原本从事文学创作时,也长期做业余创作辅导工作,接受作序任务后,仍有辅导的习惯,总要认真看书稿,分析提炼,肯定长处,指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酬谢的念头。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让他留下。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

    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但只是普通级别。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放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您。”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要珍贵的意思。

    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

    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

    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深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舒老想,姚斌并不写毛笔字,人家送他只能是作为藏品的,可能是有孩子上学求他帮忙。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代送者却拒绝带走:“我受姚校长之托,得忠他之事,求您别为难我。”

    舒老无奈,任其留下。他专心于写作,没有兴趣弄清它的价值,随手把它放到博古架上。

    时隔半年,好友俞季年来访。俞季年是雕刻大师,对古玩比舒老内行,看到博古架上的古砚,便搬到书台上仔细鉴赏,拿起小刀在砚台背面边沿刮了刮,说:“是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假,连普通天然石头都不是,是石头碾成粉末拌胶水后用模子压成的,根本经不起墨磨。这麒麟也不是用刀雕刻的,是模具压出来的。”

    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平:“该把真相告诉姚斌。”

    俞季年却说:“他好意送你,既然你相信他不是有意弄假骗你,你一说穿,他脸往哪儿搁?”

    舒老只好作罢。

    过后,他还是感到有点儿委屈:不向姚斌说明,姚斌还认为我收了名贵的真古砚,岂不冤!承受还是洗清?这种纠结不时缠绕着他的心。

    舒老早年辅导的许多学写作的学生中,有两个已经退休的,定期来看望他,陪他聊天。闲聊间,他提起假古砚的事。

    一个学生说:“说明真相,姚校长脸上确实难堪。”

    另一个说:“是的,他还会觉得亏了你,会想法用别的方式再补情,这就更复杂了。”

    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此沉入记忆深处。

    又过了六年,舒老年近八十,所过生活正是世人所羡的安度晚年。人生到这一步,渐生彻悟,觉得财富确实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人作序人家送的,也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该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

    舒老决定逐一归还原主。

    姚斌送的砚台,这回两方一并归还,其中一方澄泥砚是真的,就不再有因为是假的才归还的嫌疑,不会伤及对方面子,也不会再涉及补不补情。

    姚斌也已经退休在家,住在市郊。

    这天,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他本想在门口递给姚斌后就马上离开,姚斌偏要他进家坐坐喝口茶。他一坐下,率真本性便占了上风,觉得假砚台的事还是该告诉姚斌,免得姚斌当珍宝再送别人,便脱口说了。

    姚斌先是惊呆继而尴尬:“那老兄也真是,怎么用假砚来糊弄我?”

    舒老顿时又后悔,连忙补救说:“我想,送你的人也不会故意骗你,可能也受了卖砚台的人骗。”他的分析又深了一层,也是为帮姚斌缓解窘迫。

    姚斌愣了愣,似有所悟,感激地说:“真相在您老心里憋了这么多年,您背了这么久的包袱,反倒让我不安。幸好您今天终于告诉我真相,否则我还会无心地去糊弄别人。”

    舒老想想也是,感觉轻松了,洒脱地说:“是呀,说明你我都需要真相,不要包袱。”

    坐车回家的路上,舒老不由得回想,虽然有过几次想说明的冲动,但是别人认为不宜也就作罢,根子还是自己受“常理”的束缚,包袱背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自己不敢放下;求真,还缺了点儿破茧而出的勇气!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舒老为人作序从不收润笔,别人求他的书法,他也拒收酬谢,这都表明舒老不把这当作交易,体现了他的淡泊。

    B.俞季年对古玩比舒老内行,他的来访揭示了古砚的真相,俞季年从“常理”出发建议舒老不说出真相。

    C.舒老最后决定把两方古砚一并归还给姚斌,目的是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同时教育姚斌做人要诚信。

    D.小说结尾写舒老坐在车上回想起假砚的风波, 认为求真需要勇气,由事到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顺叙的手法,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起,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条理清晰。

    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将视角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舒老的自我审视与反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

    C.小说对舒老的形象塑造,主要是通过其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实现的,不同描写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更加丰满。

    D.小说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用“先是惊呆继而尴尬”刻画姚斌得知古砚是假的这一真相时的神态,贴切传神。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古砚”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3)在《六国论》中,苏洵写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恋人之间的悠长思恋,表现诗人对人才的渴求。

    (2)《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听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在《菩萨蛮》中,以晨起梳妆,娇懒迟迟,表现女子心有所思,无心打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也看出他的谦逊。

    (2)孔子回答了为什么“哂由(子路)”,也表达了自己治国主张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6)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家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描绘女主人公思恋氓而未得相见时的情态句子: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暮春咏归图”,其中“__________,风乎舞雩,__________”三句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动人景象。

    (2)《鸿门宴》中,写项庄舞剑,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西湖

    苏辙(注)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①苏辙:北宋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去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②闾阎:指城市里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用“十年久”“一梦回”表现诗人虽居颖昌十年,但因常闭门不出,如今到西湖游览算是完成了心愿。

    B.五、六句采用反问句式,说自己举目无亲,没有同道之人,无人能与自已开怀畅饮。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隐退多年后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2本诗的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1下列加点的词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 极其细小,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B. 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C. 戍卒叫,函谷   举:攻占

    D. 一旦不能有,来其间   输:运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B.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C. ①后人哀之不鉴之 ②远人不服不能来也

    D. ①直栏横槛,多九土之城郭; ②某所,而母立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一旦不能有   B. 弃掷逦迤

    C. 韩魏之经营   D. 奈何取之尽锱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今年正值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当代青年人从五四精神中汲取青春力量,在追求热爱时不忘家国远方。不同的青春,有一样的温度。

    请以“一样的青春温度”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