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②他苦心孤诣地寻求国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多方探索,力求变化创新,在挥毫泼墨中抒发画家丰富的思想感情。
③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鱼龙混杂。
④不管日方如何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变换手法宣传自己的错误立场,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基本事实。
⑤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⑥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尽职守, ,勤勉工作,当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 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 ,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 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 ,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B.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C.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D. 夙夜在公 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职能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B.每年除夕夜八点钟到来之际,城市里总是万人空巷,老老少少都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C.利比亚战争刚一开始,法国就派出先进的阵风战斗机,首当其冲,担任第一轮进攻急先锋的角色。
D.治理通胀是现在我国宏观经济的的主要任务,因此,单治房价不治通胀犹如扬汤止沸,最后房市调控可能一无所获。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B. 策划人必须对他所从事的项目的具体特征了如指掌,并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本质特征,才有可能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
C. 近百年来,自私的人类对地球上动植物的生杀予夺,导致了今天环境的一步步恶化。
D. 老师常教育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阙秦以利晋 ②日削月割 ③强公室 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⑤以膏泽斯民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辇来于秦 ⑧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A.①②⑦/③④⑧/⑤/⑥
B.①③⑧/②⑦/④⑤/⑥
C.①③/②⑦/④⑤/⑥⑧
D.①③⑧/②⑦/④⑤⑥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2016年1月13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迎来了111岁大寿。这位文化界的名人一生经历可谓充满传奇,精彩异常。11日上午,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
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
在周有光的工作经历中,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他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有资料称,是周有光主导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就这样,周有光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在三年的时间内,周有光认认真真工作,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在与他人的通力合作下,该方案最终于1958年正式公布。之后,周有光又提出了“文字三相分类法”(符形、语段、表达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阶段,对汉字文字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周有光的传奇人生中,还有这样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他曾经做过爱因斯坦的“陪聊”,他们见过两次。周有光是极少见的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
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一书中,周有光这样描述:“打完仗,何廉到美国,我也到美国,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他跟我说:‘爱因斯坦现在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高兴跟他聊天吗?’我说:‘当然很高兴。’这样就两次去访问爱因斯坦。我们是一般的谈话,当时的国际形势,当时美国发生的情况,随便讲讲。为什么我会把这个事情忘掉呢?因为谈话内容没有特点。这是一个遗憾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特点,因为他的研究方向跟我不一样。我跟爱因斯坦谈过两次,只是随便的聊天,没有学术性的,所以我就不放在心上。……”
到了晚年,乃至年过百岁之后,周有光仍然精神健旺,没有停止思考,先后出版《周有光文集》《朝闻道集》《拾贝集》等作品,撰写了大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章。文化批评家解玺璋曾这样评价道:“他达到了勇者无惧的境界。”
在叶芳的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维敏锐的学者,也是一位宽厚待人的老人,“他过生日,有很多人去看望他。他现在身体很弱,坐那么长时间听别人说话是很耗费体力的,但他特别宽容,不会阻止别人说话,静静等着人家离去。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
周老先生自己说过,“我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叶芳说,周有光对世界新奇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心,“他很多次提到高铁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也非常想坐一次高铁回常州老家,但他心里知道,再也不可能做这样的长途旅行了”。
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也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改动)
【相关链接】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史》等30多部专著,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有光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
B.在周有光的百年人生中,曾经陪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聊过天,见过两次面,周有光也因此成为唯一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
C.晚年的周有光,仍然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既具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文章。
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叶芳说过,周老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
E.本文记叙了周有光的传奇经历、语言文字学贡献及晚年生活,表现了周老热爱国家、勤于思考、淡泊名利、宽以待人的优秀品格。
(2)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请简要说明。
(3)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及媒体对周有光的评价,这有何作用?
(4)有人说,周有光的百年人生充满了传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2)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
9、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宁死也不愿做出世俗之态的句子_____,_____。
(2)《氓》中开篇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的诗句是 _____,_____ 。
(3)《赤壁赋》中,客人对曹操赤壁之战前的形象进行了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 。
(4)《赤壁赋》中写箫声的极强感染力,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听了哭泣起来的名句是 _____ ,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除了提出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直指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2)《赤壁赋》中写客人聆听苏子一席话后,由“悲”转“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主客酣畅宴饮情景。
(3)《涉江采芙蓉》采用问答方式,表达无法将芙蓉送给远方所思之人而倍感凄凉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恋人看重的是深情的寄托,所以《静女》中男子认为茅草“__________”,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老师职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悬的明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5)《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天图景。
C.尾联的“自说”即“作者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在丰年里富足安乐的生活。
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颈联“喧”“ 倚”二字的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①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己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②,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③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曩者:以往,从前,过去的。②争道:争夺棋盘上的格道。③嘿:同“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B.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C.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D.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B.博,在文中指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C.质,古时派往他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
D.趋,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喜欢读书,酷爱击剑,用纵横之类的权谋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
B.文章开头写荆轲遭盖聂怒目、鲁勾践怒叱,都不计较,这和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的励志精神。
C.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恭敬地答应了他。
D.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艺术源于生活,小说《哦,香雪》主人公香雪所在的台儿沟,在现实中是一个叫“苟各庄”的贫困山村。若干年后,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已成为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香雪们”及其后代不再像盼望情人一样等待火车,而是进入度假村做起了导游、服务员,或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或外出打工。她们再也不会接受一只山鸡换回一斤挂面,四十个鸡蛋去换一个文具盒的事,而是懂得了价值和市场。有人慨叹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传统文明正在凋敝,有人则祝贺她们拥抱了现代文明。
请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以高中生的身份,与中年“香雪们”展开对话,写一篇关于“青春理想”的演讲稿。
(2)以苟各庄“香雪们”的身份,以“守护与成长”为题,写一封回应质疑声音的公开信。
(3)以评论员的身份,就“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使命”这一问题,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要求:联系教材第一单元“青春激扬”的人文主题及所学诗歌和小说相关内容;有写作对象意识,符合写作者身份特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