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 ①②同,③④同 B. ①②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下面对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
⑤邑人奇之 ⑥稍稍宾客其父
⑦粪土当年万户侯
A. ①⑤/②⑥⑦/③④ B. ①②⑥⑦/③④⑤
C. ①⑤/②⑦③/④⑥ D. ①②/③⑥⑦/④⑤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就自身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而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B. 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C. 学生发给老师的新年祝语: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D.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班主任李老师敬业乐业、关心学生,対全班四十多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洞若观火。
②老王酷爱书法艺术,常年临池,笔耕不辍。这次展会帶来的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圆润中不失苍劲,深受藏家喜受。
③新版电视剧《粱山伯与祝英台》既増添了许多青春时尚的元素,又保留了“梁祝”爱情传说的古典凄美,一时口碑载道。
④在培养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要建立起一个攻守同盟,做到共同进退,互相朴充,使家庭対孩子的正面影响最大化。
⑤打羸脱贫貧攻坚战,必须攻克深度贫困逖一“坚中之坚”, 但这又绝非一朝一タ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⑥春末夏初,一个滲透着诗意与风情的季节,碧水青山、蓝夭白云相映成趣,徜徉在朗朗乾坤之下,新奇与美感共存。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5、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七月既望”中的“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刘向辑录等历程。
C. 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D.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对比。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小说文本,它们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了我们民族的心灵史。比如《三国演义》,它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历史启迪以外,更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它弘扬的是: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它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和军事风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心态的结晶,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另外,我国古典诗词,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苏辛;散文从庄周到韩柳;戏曲从十大悲剧到十大喜剧:其中不乏经典名篇,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文化矿藏,其历史深度和文化反思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层面的底蕴,值得我们不断品味。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这里说的经典阅读,是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当你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和话语圈子,你才会明敏地发现一个个既在文本之外又与文本息息相关的事实。因此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是我们在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
有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他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世界和中国历史竟那样缺少骨肉血亲的了解。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在商业大潮和浮躁氛围下,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心灵的脱俗。文学艺术是最贴近人类灵魂的。我们的使命是把阅读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因为阅读经典已经进化成了我们生命的一种欲望。
(节选自宁宗一《为什么经典值得反复品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作品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淘洗,在一个时代曾经很流行的作品,并不能保证其将来能够被认为是经典。
B.我们传统的经典作品,不论其体裁和题材,必定都是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触及我们民族的心灵之作。
C.我们要采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阅读心态,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脱离经典的文化束缚。
D.经典之所以能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往往是因为个人阅读经典时感受到了它的厚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宏大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为例,证明了我们传统的经典小说对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B.本文在举例论证时,有详有略,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三国演义》,同时简要地分析了诗词、散文和戏剧。
C.本文引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话,既是对经典特征的阐释,更是强调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和境界。
D.本文重点论述了经典之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意义,以此来强调阅读经典的目的和抵近其精神本质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其社会认识、艺术表现具有永恒的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性。
B.《诗三百》《楚辞》可谓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富矿,每一首都值得不断挖掘。
C.我们重读经典时,之所以还像初读那样,关键是个人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
D.本文认为,商业因子侵入阅读世界,会影响经典阅读,就阅读而言,我们需要退守农耕文明时的清净。
7、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运用意象叠加手法、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两句名句是:_______,______。《雨霖铃》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词中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无限悲凉。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6)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代之。
9、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化用鲛人泣泪成珠的典故,并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雾、可望而不可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江流,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
(3)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以游无穷者,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十二章》)
(5)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6)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7)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8)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采莲子(二首)
皇甫松
其一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其二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1)请把“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翻译成现代汉语。
(2)这两首诗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首诗分别通过哪些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活泼和大胆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以下小题。
何点,字子晰,年十一,居父母忧,几至灭性。及长,感家祸,欲绝昏宦,尚之①强为娶琅邪王氏。礼毕,将亲迎,点累涕泣,求执本志,遂得罢。点明目秀眉,容貌方雅,真素通美,不以门户自矜。博通群书,善谈论。点虽不入城府,性率到,好狎人物。邀游人间,不簪不带,以人地并高,无所与屈,大言琪踞公卿,敬下。或乘柴车,蹑草靥,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故世论以点为孝隐士,大夫多慕从之。时人称重其通,号日“游侠处士”。
宋泰始末,征为太子洗马。齐初,累征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并不就。园有卞忠贞冢,点植花于冢侧,每饮必举酒酹之。招携胜侣,清言赋咏,优游自得。性通脱好施,远近致遗,一无所逆,随复散焉。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点雅有人伦鉴,多所甄拔。知吴兴丘迟于幼童,称济阳江淹于寒素,悉如其言。哀乐过人。尝行逢葬者,叹日:“此哭者之怀,岂可思邪。”于是悲恸不能禁。
梁武帝与点有旧。及践阼,手诏论旧,赐以鹿皮巾等,并召之。点以巾褐引入华林园,帝赠诗酒,恩礼如旧,仍下诏征为侍中。捋帝须日:“乃欲臣老子。”辞疾,不起。复下诏详加资给,并出在所,日费所须,太官别给。天监二年卒,诏给第一品材一具,丧事所须,内监经理。
(节选自《南史·何点传》)
【注】尚之即何尚之,何点祖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B. 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C. 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D. 尝行经朱雀门街/有自车后盗点衣者/见而不言/旁人禽盗/与之点/乃以衣施盗/盗不敢受/点令告有司/盗惧乃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父母忧是居父母之丧,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居忧也可指遭遇亲人离世。
B. 亲迎,指“迎亲”,是古时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为古代汉族婚娴礼仪六礼之一。
C. 琪踞,即“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简称箕或踞。这是一种轻慢的姿态。
D. 在封建社会,帝王年号常用来纪年,如泰始、天监等。年号在用词上多有祈福、歌颂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点容貌方雅,博学善谈。他眼明眉秀,容貌方正文雅,真率自然,豁达友善,不因门户高贵自夸;博览群书,善于谈论,与公卿高谈阔论。
B. 何点无所拘束,从容悠游。他性格爽直,不插簪系带,有时乘着柴车,穿着草鞋,随心漫游,酒醉而归;招聚好友,赋诗吟咏,悠闲自得。
C. 何点好为隐士,无意仕进。很多士大夫仰慕追随他,人们称赞和重视他的博通,称他为“游侠处士”;宋、齐朝廷多次征召,他都没有就任。
D. 何点善于鉴才,哀乐过人。无论是年幼的丘迟还是低微的江淹,都曾得到他的赏识;他曾经路遇丧葬,想到哭者的悲伤,也不禁悲痛大哭。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践阼,手诏论旧,赐以鹿皮巾等,并召之。
(2)捋帝须日:“乃欲臣老子。”辞疾,不起。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华正茂的你走进了高中,也就实实在在地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容易沮丧而又很快兴奋,这就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怎样感人的经历?你见过怎样动人的风景?
请以“我的高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要有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