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之以饥馑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以其无礼于晋 D.为国以礼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怅(失意)寥廓 立仆(倒下) 忸怩(不大方的样子) 长歌当(当作)哭
B. 莅临(来到) 漫溯(逆流而上) 轧(倾轧)票出 春意阑珊(生机勃勃)
C. 绿草如茵(垫子) 溘死(突然) 风华(青春年华)正茂 游说(劝说)
D. 博闻强记(记忆力强) 不惮(害怕) 殒身不恤(顾惜) 玄(黑)色
3、下列句子属被动句的一句是( )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若属皆且为所虏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为龙虎 如今人方为刀俎
B.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风雨兴焉
D.朝济而夕设版焉 迄无济
5、对下列有关课本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指少年时代。
B.“诗书”在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在“十六诵诗书”中泛指一般经书。
C.“越陌度阡”中的“陌”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D.“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点至23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
本报讯(记者刘益清吴洪刘深魁)“来水了!来水了!”5日上午,随着来自福建晋江、穿越约28公里陆海输水管道的碧水,在金门田埔水库喷涌而入,3000多名围观的当地民众欢呼雀跃。
“金门缺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这是金门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专程赶到晋江龙湖观摩通水现场会的台中市金门同乡会理事长蔡少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上午10点,晋江龙湖岸边的通水现场。随着与会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一股股源自泉州母亲河晋江的清澈水流,经过龙湖南岸晋金供水公司泵站机组加压抽水,源源不断流向通往金门岛的陆海输水管道。2分钟后,这股清水流入金门田埔水库,宣告晋江水成功直供金门。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金门与晋江,隔围头湾相望,最近处仅5.6海里。长期受困于资源性缺水的金门民众,深怀从大陆引水入岛的梦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时,就十分牵挂金门同胞的饮水用水问题,对福建向金门供水工作,从提出论证到具体措施,多次部署、亲自推动,体现了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的真挚情怀。1995年,两岸提出从福建向金门供水的构想。两岸相关部门和专家曾提出了从厦门、泉州等地向金门供水等多个方案。最后,由晋江向金门供水的方案获得各方认可。
23年来,经双方多次商谈协作,金门供水工程持续推进:2015年7月,福建与金门签署供水合同;2015年10月,大陆段率先开工;2017年11月,海底管道全线贯通;2018年5月,双方进行联合测试,具备通水条件。
为让金门同胞早日喝上家乡水,从国台办、水利部到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各相关部门和群众,均全力支持。晋江龙湖镇党委副书记施纯玺表示,龙湖是金门供水工程的取水口,工程建设从征迁起,群众就积极保护水源地,龙湖水质常年达到Ⅱ类标准。
供水工程日设计流量3.4万立方米,远期可达到5.5万立方米。福建水投集团副总经理朱金良表示,我们将继续做好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24小时实时监测水质水量,让金门同胞喝上安全优质的家乡水。
“盼了23年,终于迎来大陆的清水!”在金门接水仪式现场,金门自来水厂厂长许正芳表示,通水后该工程可满足金门未来30年中长期发展用水需求,并间接改善地下水枯竭与湖库水质不佳等问题,不仅造福民生,更有助于金门产业发展。
金门县民意机构负责人洪丽萍表示,通水完成了两岸民众的历史心愿,金门人感恩大陆实实在在的善举,将继续与大陆手牵手、心连心,希望今后两岸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摘编自《福建日报》2018年8月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标题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数字“23”表明金门供水工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强化了圆梦的意义。
B.新闻开篇用“来水了!来水了!”勾勒出激动人心的新闻场景,表达了金门民众的兴奋喜悦之情。
C.福建向金门的供水工作,从方案提出、论证到措施制定,都由福建相关部门和专家们一起全力推动。
D.文章报道了福建向金门供水的原因、历程,并指出其影响和意义,让读者对供水工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2】下列对本新闻报道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引用同乡会理事长蔡少雄、水厂厂长许正芳的话,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B.本文使用不少的数字信息,有的表长度、有的表时间、有的表流量,增强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
C.本文报道金门通水这一新闻时,介绍了背景材料,目的是使新闻具有沧桑感和历史意义。
D.本文末段与标题呼应,既让文章结构谨严,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新闻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好通水工程的维护管理,确保水质水量,可以满足金门未来发展用水的需求,造福民生。
B.本文对晋江水直供金门的事实进行报道时,加入了官员和民众的反响,淡化了新闻的客观性。
C.本文记录了金门通水的历史时刻,该事件标志着两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两岸的交流。
D.经双方多次商谈协作,金门供水工程历时23年终于完成,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美好情感。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说,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乐趣,但我却追求高洁的品行,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他不可征服的志向。
(2)《采薇》中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戍卒回乡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政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4)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的短促、人类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是王安石推行新政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改革家们超凡精神的写照。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慨叹历代帝王“虎头蛇尾”,往往有好开始,而“___________”。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两人意见常常相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规劝唐太宗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滥赏乱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句默写。
(1) 《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怅寥廓,问苍茫大地,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5)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6) 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
韩偓①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注】①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始终坚持反对朱全忠纂唐的韩佩此前早已被排挤出朝廷。本诗是他晚年流寓福建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出句交代时令,照应文题;对句则写诗人乘着大好时光踏青赏景。
B.颔联直抒胸臆,夸赞三月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使得少年流连忘返。
C.颈联诗人用江流入海的“吴国”和荒草连天的“汉陵”隐喻晚唐王朝。
D.尾联诗人议论抒情,新愁旧恨无法排解,只能借助邻家的酒来消解。
【2】尾联说“新愁旧恨真无奈”,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有哪些“愁”与“恨”。
13、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文段二:
昔罢兖曹,与一二友祠岱岳。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前有药灶地,多鬼箭、天麻、元参之类。将五鼓初,各仗策而东,仅一二里,至太平顶,丛木中有真宗东封坛遗址。
拥褐而坐,以伺日出。久之,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明,其下则暗。又久之,明处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轮涌出,正红色,腾起数十丈,半至明处,却半有光,全至明处,却全有光,其下亦暗,日渐高,渐变色。度五更三四点也。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又经天门十八盘,峰兀秀耸,北眺青齐,诸山可指数,信天下伟观也。
(邵伯温《泰山日出》)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或曰 或:有人 而皆若偻 而:但,表转折
B.度五更三四点也 度:估计,推算 以伺日出 以:来,表目的
C.北眺青齐 北:向北 久之 之:音节助词
D.信天下伟观也 信:实在,确实 其下则暗 则:却,表转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B.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C.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D.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戊申,天干地支的一种组合,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戊申日是丁未日的后一日。
B.鼓,在这里指更。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戌时初(今19时)称为定更,定更时击鼓,所以,也将“更”称为“鼓”。
C.兖,即兖州,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商周时期,九州所指略不同,但兖州都在其列。
D.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赵恒的庙号。隋唐后,皇帝死后普遍有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康熙帝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2)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955位中学生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为题,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
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当我变成父母、师长、前辈的时候,希望我的孩子能对我说:“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复兴中学某班级围绕上述话题展开讨论,作为班级学生,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