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毕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为“何处少墨同多墨”,请选出你认为最妥帖的下联(  )

    A. 此时无声胜有声

    B. 道是无情却有情

    C. 春城繁华笑落花

    D. 隔水青山似乡山

  •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魏国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原为袁绍将领的张郃、原为吕布将领的张辽、原在山中为寇的许褚、后来被关羽所擒拿的于禁和大将徐晃。

    B. 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汉献帝被迫封他“魏公”,先后有郭嘉、荀彧加以反对,都被曹操逼死。而后曹操又策划做“魏王”,先后有荀攸、崔琰不畏牺牲加以反对,都被曹操逼死。

    C. “桃园三结义”为刘备首倡,怒鞭督邮的是张飞,大意失荆州的是关羽。

    D.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的《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被视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E.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是晋朝大将王濬攻下东吴四州,四十三郡,一统天下的事。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又浮现在眼前。真是事出意外!

    B. 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

    C.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投资问题。我们将不吝赐教,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务。

    D. 我们家家教很严,自小令尊就让我读《三字经》《弟子规》,告诫我要规矩做人。

     

  • 4、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深刻的底蕴。

    由于它来之不易,绝不会轻易丧失

    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

    A. ①⑤②④③⑥   B. ①⑥④②③⑤   C. ③⑥④②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

    D.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

    【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B.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虽然失败,却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如其礼乐,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____________,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____________,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想摆脱官场束缚、向往田园隐居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诗人蔑视权贵以及向往自由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运用多个动词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回忆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了秋天边塞的荒凉。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秋草

    文廷式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麇昼窜,一片飞蓬卷。西风万里,瑜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②麇,读jūn,獐子,鹿的一种。③南山射虎:《史记》载,李广出猎,看到草中石头,以为是老虎,便抽箭射之。李广是汉朝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 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塞,表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 “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表达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 “闻道”三句,写当年胡人每次从祁连山经过时,让人常常悲伤落泪,胡笳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满。

    2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顿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有删改)

    (注)①“坚白”“同异”“有厚无厚”:都是当时名家学派的辩题。②倚魁:怪诞骇俗之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及:到达

    B.意亦有所止之与    意:意思

    C.然而君子不辩 辩:辩论,辩驳

    D.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 县:通“悬”,悬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礼物”为题目,写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或小小说,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