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兴安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的一项是(    )

    A. 则思身以黜恶   B. 先破秦入咸阳者

    C. 项伯杀人,臣   D. 简能而任之,择而从之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介于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①形状是一个长岛

    ②它四面环水

    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

    ④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

    ⑤橘子洲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

    ⑥绵延数十里

    A. ③②④①⑤⑥   B. ②③⑥①④⑤   C. ⑤③②⑥①④   D. ⑤③⑥①②④

  •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刑人如恐不胜:尽、完

    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C. 今闻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购:购买

    D. 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

     

  • 4、下列各句,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何厌之有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大王来何操 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⑥燕王拜送于庭 ⑦群臣侍殿上者..⑧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军中无以为乐   ⑩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 ①④⑨/②⑦/③⑧/⑤/⑥⑩   B. ①④/②⑦/③⑧/⑤/⑥⑩/⑨

    C. ①⑩/②④⑦/③⑧/⑤/⑥/⑨   D. ①④⑩/②⑦/③⑧/⑤/⑥⑨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pàn)   积忿(fèn)   手待毙(sù) 荫(yì)

    B. 令(chì)   木(nè) 颜欢笑(qiánɡ)   身(quán)

    C. 酒(bó) 仿(fú) 丽人生(liànɡ)   问(jié)

    D. 言(lán)   田(nǒnɡ) 折蛇行(dǒu)   当(ɡòu)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曹雪芹

    贾政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

    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云:“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

    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益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一面引人出来。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  

    A.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

    B.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C.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D.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2】选文画横线处“好个所在”的地方被元妃赐了什么名?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园中此处“好”在哪里。

    【3】《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后人有《西江月》词批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部分众人“赞宝玉才情不凡”。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并说明作者在刻画宝玉形象时的匠心所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写蟹自身条件不错却借穴而居的两句是“_________” 。

    (2)曹操《短歌行》中,引自《诗经》,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转变成对贤才思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3)《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4)《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

    (5)《登高》:①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2)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有在天地面前感慨个人渺小或人生短暂的诗句,比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__________________”等。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2)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

    (2)徐志摩在“康河的柔波”前,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深深的爱恋使他“甘心做一条水草”。

    (3)荆轲刺秦,易水送别,临别之时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①《法界观》:即《注华严法界观》,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已难挽回,诗人青年时的政治理想都成为泡影,只有以诗句来安慰自己的内心。

    C.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

    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2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喻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已。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徒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 “诏”表示帝王对臣民的命令,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 谥,是人死之后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昂事亲至情。袁昂因父亲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礼,筑庐为父服丧;从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为他着期服守丧。

    B. 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名: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官员。

    C. 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 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刚刚结束的圣诞节是欧美家庭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重要日子。为了让无家可归的人也感受一下这种欢乐气氛,一位说唱歌手特意跑到贫民窟里大肆撒钱,引发大批民众哄抢。这位歌手在自己推特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取名“给予季”。不过很多网友的反应却出他意料。很多网友怒斥这种行为是对穷人人格的侮辱。当然,也有网友觉得,从抢钱的行为就可以看出,那些穷人真正在意的恰好就是这位歌手撒出去的钱,他们可没觉得自己在受辱。

    对于网友的分歧,你更倾向于哪种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