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达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②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藏家的极大兴趣,不愧为大师手笔。

    ③倪瓒画风如此,下笔处总有水泽之感,竟令人无从辨别这到底是画家亲历过的山水或是这山水源自那魂牵梦萦的神游之境。

    ④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文化研究中。

    ⑤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曼妙绝伦的异国风情。

    ⑥正在有说有笑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 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A. ①信誓旦旦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亦将有感于斯文   B. ①宁溘死以流亡兮②或取诸怀抱③羡长江之无穷

    C.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仰观宇宙之大③哀吾生之须臾   D.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虽体解吾犹未悔③死生亦大矣

  • 3、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B. 余与四人拥火入 醉则更相枕

    C. 举酒予作文以记之

    D. 况修短随化,终期尽 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 4、下列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①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阿母谢媒人(谢绝);多谢后世人(告诉)

    ②适 始适还家门(到);适得府君书(刚才);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①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及时相遣归(互相);悔相道之不察兮(察看)

    ②修 茂林修竹(高高的);况修短随化(寿命长);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C.①盖 盖音谬也(大概);盖其又深(大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覆盖)

    ②兴 夙兴夜寐(起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引起)

    D.①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何意致不厚(到达);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②道 有碑仆道(道路);何可胜道也哉(说);策之不以其道(规律、方法)

  • 5、(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总经理走进会议室,严肃地说:“看看你们的业绩!自己不努力,还怪别人运气好,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希望大家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②如果不创新,那我们就如同无家可归者:捡人家科技发明的残羹冷炙充饥,用人家技术穿烂的旧衣御寒,套人家换代产品丢弃的烂鞋跛行。

    ③老张的误会让你受了很大的委屈,现在事情水落石出了,老张很内疚,但又不好意思来,要我替他说声对不起,算是负荆请罪

    ④薇薇说:“你对他和颜悦色,春天般温暖,他却不懂得礼尚往来,对你冷若冰霜,秋风扫落叶,看着都让人心痛,我得好好说说他。”

    ⑤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⑥我们把理想信念和职责使命这两颗扣子扣好了,就会有“无功便是过”的价值判断,干事就会冠冕堂皇,不干事就会如坐针毡。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此诗堪称唐诗极品,其颈联尤为脍炙人口。原因安在?奥秘之一,是这首诗的颈联隐含着两幅高度抽象又极为形象的几何图形,极巧地动用了几何美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分别绘成如下几何图形:

    平行四边形表示无限平面(大漠),一根直线(孤烟)从这个无限平面上沿垂直方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由二维平面和一维直线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又与时间组成四维宇宙。

    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上,一条长河滚滚奔流。一轮落日与长河从相离到相切到相交到相融;如果把镜头推远,长河成了一线,落日与之相离相切,最终成为落在线上的一点。

    初唐王湾,到跨越盛唐、中唐的王维、杜甫,到中唐刘禹锡,晚唐雍陶等人的不少佳作,均隐含着几何图形,并可据以绘成几何图形,这就是唐诗的“几何现象”。

    唐诗的美是千姿万态的,其“几何现象”便是其中特异的一态。

    它赋予读者简约美。据“大漠孤烟直”所绘之几何图形线条和结构都很简单,但它的内涵却无比丰富恢宏。“大漠”因有“孤烟”与其垂直而显得更广阔更空旷,仿佛真正达到了数学意义的无穷“大”;而“孤烟”则因有这无穷“大”与它垂直而显得更“直”,更显其上升是无限的,更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升腾力,也更切合那个“大漠”的“漠情”。这无比壮观的强劲升腾是只有那个“大漠”才有的景象,同时也是只有这个诗人才有的为国建功立业激情的真切写照。在这里已不纯是“大漠”与“孤烟”的垂直,更是诗人爱国思想和急剧升腾的奔赴边塞慰问将士的激情“垂直”而成的广阔胸怀。

    它赋予读者图画美。古人论诗历来推崇“诗中有画”。唐诗的“几何现象”已不仅是诗评家和读者一般认同的中国山水画之类,而更是具简约之美的几何图形,这就使这些诗中的“画”更富底蕴,更富气韵。唐诗“几何现象”赋予读者的图画美与一般“诗中有画”的“画”的美在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它赋予读者时空美。唐诗隐含的几何图形都是或极其壮阔、或玲珑剔透的三维空间,然后与其所发生的时间复合成含宏万汇的时空连续区,把有限的诗歌语言嵌镶于无穷的时空,给诗人一个写意的巨大“坐标系”,给骚人一个抒情的强大依托,使读者有了一个“沉思”的巨大空间。当诗人用简明的几何图形将自己的诗情驰骋在永远美丽的时空连续区之时,其诗歌对读者的心灵就有了极强的穿透力和张力。

    唐诗“几何现象”为何如是之美呢?几何图形尤其是立体几何图形是用具体的点线面来表示抽象的概念。一个有限的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无限的平面,这个平面是抽象的,无厚度无边际。当几何图形渗入唐诗领域就充分发挥其高度具体与高度抽象、高度统一的特异功能,使唐诗显现出高度具体与高度抽象、高度统一的美质,使诗歌创作必不可少的一翼形象思维与它不可或缺的另一翼抽象思维高度地统一,显现出美的辩证法的光芒。

    (摘编自彭晖《唐诗几何美浅谈》)

    材料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文化中,有不少使用几何意象的佳作。

    在古代诗词中“点”常常是孤人独物如孤帆、片花、泪滴、行客等远观似点的物象。线往往是似线的一些东西如行程、河流、远路、雁阵等等,面则是平的东西如荒原、水面、沙漠、长天等等,而无形的风、雾、云、光影、声音等则是介于面与体之间,似面非面,似体非体的用来连接以上固态几何体的气态几何体。

    唐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由两个意象孤帆和长江组合起来,孤帆是点,长江是线,点已是渐行渐远的远点,线已由李白身前的纵线转成天际的横线,点不断慢慢的在向横线移动,不见了,人心中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图形的解析中一目了然。李白口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浓。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却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该诗隽永的意境而成千古绝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是“线线点,线线点”的构图,更为复杂但由于有相同的节奏使得意境更加动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明月为圆,汉关成线,征人作点。圆下引线,线外设点,点于线尽之处消亡悲凉不胜。

    在几何意象中云、风、雾、影就像一无形的无处不在的“面”轻拂人心,它使意境更加朦胧。如“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风是朦胧的面,月是思念的圆,叶、寒鸦是衰老的点,进而时空轮回转换,产生的美感不言而喻。

    (摘编自马晓华周乃军《例析诗词中的几何构图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的颈联隐含着诸多富有意蕴的几何意象,前一句的几何意象是平面和直线,后一句的几何意象是点、线、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几何意象蕴含着强劲的升腾之力,既展现了“大漠”独有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激情。

    C.唐诗的“几何现象”不是人们所推崇的“诗中有画”,而是更具简约之美的几何图形,它赋予读者更富底蕴、气韵的图画美。

    D.孤帆、泪滴、河流、雁阵,荒原、长天这些看去似点、似线、似面的物象常常被古代诗人运用创造出隐含几何意象的佳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诗人能把有限的诗歌语言融入到无穷的时空里,让自己的诗情纵横驰骋,诗歌就能产生极强的情感张力。

    B.如果想达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高度统一,显出美的辩证法的光芒,就一定要把几何图形渗入到诗歌创作中。

    C.“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情景交融、意境隽永,根本原因就在于诗句中隐含着巧妙的几何意象。

    D.使用几何意象的诗词佳作屡见不鲜,可见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有众多的相通之处。

    【3】材料一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侧面描写与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述萧声。

    (2)姚鼐的《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鞠躬的景象。

    (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的择师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尽显诗人豪迈潇洒的真性情。

    (2)在《师说》中,作者开篇明义,对教师下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诗词写“愁”的笔法多种多样,比如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描绘愁之无穷无尽;而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__________”一句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出愁之无可排解。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8)蓬生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 10、补写出空缺部分。

    (1)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5)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东篱赏菊,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饱含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B. “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比喻,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

    C. 这首诗题为《闲饮》,表面上抒写解囊沽酒、豪爽痛饮的旷达与闲适,深藏的却是闲而不适、醉而不能忘忧的复杂情感。

    D. 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

    E. 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这里的“闲”是怡养天性的悠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而小题。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节选自《三国志·董和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B.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C.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D.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牧,是中国古代汉代至宋代的官名。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

    B.僭,超越本分的意思,古代指地位在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器物等。

    C.货殖,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文中货殖之家指的就是经商人家。

    D.蛮夷,包括南蛮和西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和深受刘备赏识。刘备平定蜀地后,董和得到重用,和诸葛亮共同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务,两人相交甚好。

    B.董和深得人民拥护。在听闻董和即将被调任巴东属国都尉时,数千百姓和吏员曾努力乞求董和留任,刘璋只好让董和再留任两年。

    C.董和为官勤俭,以身作则。在蜀地为官之时,见当地盛行奢侈之风,就从自身节俭做起,严格吏治改善民风,此举获得当地民众的一致认可。

    D.董和兢兢业业,忠于国家。遇上不周之处,哪怕往返十次也要去禀告,建言献策言无不尽,诸葛亮十分敬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2)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5】诸葛亮高度赞扬了董和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材料,自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美】惠特曼

    (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古罗马】塞涅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