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桃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例:客何为者

    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C. 大王来何操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2、下列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B不如因而善遇之   因:趁着

    C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D何辞为?     为:介词,因为,常用在疑问句里。

     

  • 3、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西河”指黄河以东地区。

    B.古人以西为左,以东为右,所以“江左”指的是长江以西地区。

    C.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两广一带。

    D.“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中的“京畿”指的是京城及附近地区。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下江陵,顺流东也

    B.

    山川相缪,郁苍苍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

    C.

    寄蜉蝣天地

    D.

    固一世雄也

    托遗响悲风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A.A

    B.B

    C.C

    D.D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经过曹公极尽笔墨地刻画、描绘,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秀色可餐的凤姐这一人物瞬间活跃在读者面前。

    B. 桑迪亚哥老人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向莘莘学子诠释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精神。

    C. 李蟠勤学好问,不拘时俗,这种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为“耻学于师”的当时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D. 一到过年过节,贪官们基本不出门,专等拜年送礼的人。他们在歆享别人奉送的香烟、美酒、美食的时候也体验着权力带给他们的快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韩愈

    梁衡

    ①湖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念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②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③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乐,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韩愈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他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⑤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韩公祠,还有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韩愈一个罪臣,在潮州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潮州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读韩愈”之“读”用得妙,一是因为作者因读韩愈诗文而认识韩愈,二是用“读”生动地表明了对韩愈精神世界的探索。

    B.韩愈到达潮州后,发现这里不仅地处偏僻,文化落后;而且民风彪悍,弊政陋习极多,难以控制,所以心情坏到了极点。

    C.文章第⑤段把韩愈当时所处之逆境及所持心态与屈原、李白进行了比较,在这肯定与否定中,突出了韩愈“奉献于民,求成于心”的精神。

    D.韩愈一生光明磊落,勤勤恳恳;虽身处逆境,怀才不遇,仍能逆来顺受,尽力为之,求成于心。这一点比屈原、李白要高明得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引用了韩愈写给侄孙的诗,交代了韩愈被贬的原因,突出了韩愈为国为民、兴利除弊却被贬远方的悲愤心境。

    B.文章结尾的小诗不仅高度概括了韩愈被贬潮州后的贡献和影响;而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C.本文语言质朴生动,娓娓道来,毫无雕琢的痕迹。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整散句的运用,使节奏富于变化,更有感染力。

    D.本文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刻画了一个凛然正气、脚踏实地、心系百姓、甘于奉献的韩愈形象。

    【3】请简要概括文中画线句子在韩愈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4】有人评价梁衡的散文特色为“大气”和“理性”。请以本文为例,谈谈你对这一特色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邪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6)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归园田居》主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无耻剥削和掠夺,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

    (6)《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的感情已由开篇的潜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明净光洁、广阔无涯的特点,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8)《史记》曾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又说“孔子设礼稍诱子路”,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两句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哂”的原因。

  • 9、下面是青春诗会的开场白,请你补全。

    青春是一首诗,它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的豪情壮志,它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的忧思感叹,它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傲骨力量,它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的不懈坚持。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青春因理想而热烈,青春因奋斗而无悔。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雨巷》)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直接表现真猛士、真英雄不惧黑暗,不畏暴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环境特征与个人行为相结合,渲染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4)有子曰:“____________,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克己复礼》)

    (5)子曰:“笃信好学,____________。”(《论语·待贾而沽》)

    (6)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将多种景象组合,突显其惊天动地的声响,描绘了蜀道之险。

    (3)《秋兴八首(其一)》中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咏怀古迹(其三)》中,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句子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7)《锦瑟》中,李商隐借用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一份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

    (8)《马嵬》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篑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即羊踯躅花,属杜鹃花科植物,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1】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描写了阳山地区秋日的风光,天高水净,江水广阔,猿猴哀啼,山坳中有隐隐几户人家,这为全诗奠定了明快自然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中诗人采用了“纤纤”“艳艳”两个叠词,从形态与色彩上生动描写了赏雪竹、踯躅花繁茂的姿态,也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C.张十一寄给韩愈的诗中有“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的句子,韩诗颔联的语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闲”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D.本诗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诗人被贬之地的景色;后四句叙事抒情,表达的是诗人复杂的心情。整诗显得婉转蕴藉,是一首耐人回味的赠答佳作。

    【2】下列对诗歌情感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景物,与作者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凄凉。

    B.颔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对仗工稳,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同时“闲”是全诗诗眼,写出了自己虽被贬但也悠闲自在的洒脱豁达。

    C.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直言更为深切。

    D.尾联写诗人看罢友人的书信顿觉白发增加一半,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哀伤,以及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

    【3】下面诗句用字精妙,加点字起到化静为动作用的选项是(     

    A.赏筜长纤纤笋

    B.湖月照我影,我至剡溪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D.狗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下列诗句与诗中“霜毛”使用修辞不相同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16分)

    童区寄传

    柳宗元

    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

    注:毁齿,小孩换牙,指七、八岁。汉官,汉族官员,边境地区多是派汉人做官。秦武阳,战国时燕人,十三岁杀人,后作为荆轲的副手刺杀秦王,未成被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是越中户口滋   耗:减少

    B.贼之,对饮酒   易:轻视

    C.童微其睡   伺:伺候

    D.虚吏   白:告诉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父兄鬻卖,觊其利   始怀王遣我,固能宽容

    B.疮手勿惮   有槁暴,不复挺者

    C.桂部从事杜周士余言之   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D.愿以闻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寄所以能够自救,在于利用了敌手麻痹大意、低估自己的智力和胆量的弱点。

    B.再被贼人抓获后,区寄危在旦夕,但他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

    C.本文中,作者通过一个牧童被劫的故事,揭露了掳掠儿童、贩卖人口的社会现实,并且说明在残害人民这一点上,官匪本是一家。

    D.区寄机智勇敢。他伪儿啼哭,就刀就火绝绳,连杀二贼,哭叫报官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虽是传记,但是可以看出本文虚构的成分居多。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7分)

    1)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4分)

    2)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3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你 以“这世界需要你”为标题作文。

    要求:①800 字以上;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