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惠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一道强烈的闪电像利剑一样劈开树干。

    D. 波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溅起千百朵璀璨的水花,恰似撒下一把晶莹的珍珠。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长诗《离骚》,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经典。

    B.《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先生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D.雨果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其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主人公是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他的另一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深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

  • 3、(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格局横线处的成语(熟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式,有些事情非得_________,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其汉语运用能力下降。一些学生基本的字词句表达能力都不过关,写出来的东西_________,和人交谈也是词不达意。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的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_________,命途多舛。

    A. 耳提面命 味同嚼蜡 遇人不淑

    B. 当面锣,对面鼓 味同嚼蜡 时运不济

    C. 耳提面命 不忍卒读 时运不济

    D. 当面锣,对面鼓 不忍卒读 遇人不淑

  •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但都遭遇现实的摧毁,展现了悲剧的力量。

    B.《谏逐客书》中李斯劝说君王,直言利弊,文章铺张扬厉,气势雄浑;而《与妻书》中林觉民诀别爱妻,倾诉衷肠,全文低回哀婉,缠绵悱恻。两“书”呈现出了不

    同的文学美感。

    C.《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对科学研究的艰辛探索,《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中严谨准确的阐释说明和缜密有序的逻辑推理,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D.《促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派小说,而他们都讲了一个“人化为虫”的幻化故事,在荒诞中批判现实,揭示社会问题和人生困境。

  •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人之力而之(损害)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③秦王之金千斤(购买) ④关,毋内诸侯(距离)

    ⑤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⑥失其所(和,同)

    ⑦而燕国陵之耻除矣(被) ⑧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不管)

    A. ①②⑤⑦   B. ②③⑥⑦

    C. ①②⑦⑧   D. ④⑤⑥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深刻感受到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突破。

    很多年轻观众留言:课本里的人物活了,课本里的事件活了,课本里的历史活了!历史活了,那段中国人应该珍惜、铭记、感谢的历史才更加可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热血青年为了中国的进步和现代化而做出的惊天动地的伟业才更加可敬。

    自带感染力的历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扣人心弦。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和当事人回忆,但材料越多,驾驭越难。特别是,观众大多从教科书里获得了结论,电视剧如何给观众提供一部视觉的真实生动的信史?这是一个挑战。该剧的主要叙事依据学术研究、考证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实现历史真实的基础。整个剧组以崇高情怀、极大诚意和专业水平,将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成果,按照文学戏剧的要求成好听的故事和好看冲突,抵达艺术真实。

    剧中多次出现城门口印着深深车辙的路、箭杆胡同里泥泞的路、大雪覆盖下乡村的路,无不是寻找道路的隐喻。那个时代的人都曾探索,但最终已经在路上了的人,只能是那些执着探索的先进知识分子。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多次出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艺术表达。

    这条寻找真理、救国救民的路坎坷曲折。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在探索真理的路上痛苦地分化着,青年学生探索真理之路更加复杂。五四前后,诸多新思潮纷纷传入,到底哪种主义能救中国?《觉醒年代》以当时被很多年轻人追随的无政府主义等理论的失败,给后人很好地补了一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不是心血来潮,在各种理论的失败和比较中,救中国的道路才逐渐清晰起来。

    精致的艺术表达使该剧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相得益彰。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中国代表团驻地的白色窗帘被风吹得摇曳飘荡,就像是彼时羸弱外交的一曲挽歌,木刻版画串起一幅幅历史的画面……无论是陶然亭内带着醉意的一曲高山流水,还是长城上气吞山河的《青春》,都具有开阔的格局。这山河越是风光旖旎,这青春越是蓬勃美好,那些为理想而牺牲的生命就越显得壮美和崇高。陈独秀深邃而忧伤的目光之下,上海龙华刑场陈延年和陈乔年的牺牲场景叠印出现,将革命英雄主义推向艺术的高潮。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结合,历史自带的感染力才会一次次感动今人,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需要这样真诚、严谨、诗意的表现。就此而言,《觉醒年代》创造了历史叙事新的艺术高度。

    (摘编自金安平《历史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表达》)

    材料二:

    革命传统是珍贵无比的精神富矿。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革命初期,藏山穴二十余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映照着共产党人甘愿为之献身的不变信仰;长征路上,半截皮带见证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抗日战场上,抗日英雄赵一曼傲然不屈的身影,折射着中国人民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家国情怀……时代或许有异,挑战或许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坚定的志向,却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值得我们不断回望。

    有人说,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传承红色基因,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传承,同样不容忽视。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缺少生与死的磨练,再加上思想文化多元多样,有的人或许会对当时的抉择和信念缺乏足够的认知。怎样深入挖掘红色传统,生动展示红色基因,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力量,这恐怕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个好的故事,既是一扇窗户,让人了解那段历史,也是一粒种子,让人在内心激发认同。很多人都知道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诞生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但却不一定知道,南昌起义之后不久,队伍还在赣南地区进行了三次整顿,即天心整军、大余整编和上堡整训。为了提高队伍觉悟,天心整军时,朱德身先士卒,一口气为三户农民挑了十五担水。正是经过这几次整顿,红军不仅保留下了革命火种,还增强了队伍的组织纪律性。讲述这些故事外的故事,既让人有新鲜感,也能直观呈现我们党探索与奋斗的历程,给人以心灵震撼。

    每一个时代,英雄人物生动体现着价值观。但英雄绝不仅仅只是载入史册的英雄人物,那些推动历史车轮前行、为革命理想献身的小人物,或许并未在青史上留名,但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一位诗人写道,当我们回顾故乡、叩问初心、追述生命的起点时,我们的内心往往和大海一样,在它的深处,蕴藏着许多明珠。以更加多元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红色故事,在更多文艺作品中,激活红色血脉,这可能是让更多人发现明珠、传承精神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摘编自张秀峰《挖掘红色传统,展示红色基因》)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历史文献浩繁,再加上有很多当事人的回忆,以及人们从教科书里获得的信息,加大了表现这段历史的难度。

    B.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和青年学生们寻找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坎坷曲折,经过了各种理论的失败和比较,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C.现在的年轻一代因为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缺少生与死的考验,再加上思想文化多元多样,所以他们不理解革命先辈们当年的抉择和信念。

    D.南昌起义成功之后不久,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赣南地区进行了三次整顿:天心整军、大余整编和上堡整训。这段历史故事我们很多人未必知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多次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路,既是镜头中实实在在的路,也隐喻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执着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B.电视剧《觉醒年代》精致的艺术表达彰显审美价值,剧中山河风光旖旎、青春蓬勃美好,表现了为理想而牺牲的生命的壮美和崇高。

    C.继承革命传统有利于我们的精神成长,革命历史、红色故事可以解开“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为我们“走向何方”指明了方向。

    D.讲述革命历史故事,让人内心激动,产生历史认同感,而故事外的故事让人有新鲜感,能间接呈现党探索与奋斗的历程,震撼心灵。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二中“传承红色基因”的一项是(     

    A.河北保定面向市民展映《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地道战》等影片,开展“跟着老电影去旅行”活动。

    B.四川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将重点在泸州、宜宾、凉山等10个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市(州)集中举行。

    C.山东科技大学利用“红色云展厅”线上资源,围绕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创新形式开展活动。

    D.广东省肇庆市街头大红灯笼高挂,处处洋溢着“中国红”,广大市民以多种方式,表达对新年的祝愿,尽享红色假日。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电视剧《觉醒年代》反映的历史自带感染力的原因。

    【5】怎样深入挖掘红色传统,生动展示红色基因?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生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2)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请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两句以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与小人没有调和的余地。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表达江水永流而人生短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女子思念恋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在《诗经·氓》中抒情主人公回忆他们青春年少时欢乐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9、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写蟹自身条件不错却借穴而居的两句是“_________” 。

    (2)曹操《短歌行》中,引自《诗经》,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转变成对贤才思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填补下面句子的空缺处。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2)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4)岁寒,__________   (《论语》十则)

    (5)《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及远大的志向。

    (7)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②不自由:情不自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烘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

    B.颔联承上碧山芳草之景物,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

    C.尾联中“千首诗轻万户侯”一句,采用对比手法,将“千首诗”与“万户侯”作对比,突出前者轻,而后者重,从而巧妙地劝说朋友应该走科举封侯之路。

    D.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描写碧山芳草,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时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众立季为沛公。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鸿门宴后,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兵败身死。天下大定,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第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B.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C.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D.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汉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大                              ,然后知长短

    B.还霸上                              函陵

    C.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沛公默

    D.运筹策帷帐之中                 子哂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季仁厚好施,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概,不从事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普通事务,向往秦始皇出行时的大丈夫之举。

    B.刘季约法三章,受民拥护。入关后他宣布法令,百姓们欢喜争送酒食劳军,他表示军中虽然缺粮但不拿百姓的东西,于是更受拥护。

    C.刘季善于纳谏,集思广益。他听取张良、樊哙等人的建议,封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中,他也听取属下建议,最后死里逃生。

    D.刘季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他在洛阳南宫设酒,宴请列侯将领时坦言,因为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佐,自己才取得天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综合本文及课文《鸿门宴》的内容,从项羽一方概括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看不见的阳光》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明确立意,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