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作家的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
②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
③这类作家无力建立或改变自己的风格,只好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变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脸。
④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不是“藏拙”,应该是“藏富”,不是“炫穷”。
⑤拼命说自己朴素的人,其实是在炫耀美德,已经不太朴素了。
⑥这比喻也很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⑥③②④⑤ C.②③①⑥④⑤ D.⑤④②③⑥①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游于三辅(结交,交往) ②终鲜兄弟(少)
B. ①道芷阳间行(之间) ②博闻强志(记忆)
C. ①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②人穷则反本(陷入困境)
D. ①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②庶刘侥幸(或许)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有二十八骑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B. 窃为公子不取也 我何渡为
C.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造祸而求福
D. 诸侯以公子贤 以有尺寸之功
4、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幽暗 胸脯 迟钝 昂首阔步
B.宽恕 委屈求全 怜悯 无影无踪
C.皱褶 温馨 磨蹭 梳装打扮
D.笼罩 荆棘 车厢 五采缤纷
5、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埋(mái)怨 弩钝 庠(xiáng)序 沸反盈天
B.教诲(huì) 帐目 朱拓(tuò) 吻颈之交
C.禁(jīn)受 国粹 不更(gēnɡ)事 咄咄逼人
D.供给(gěi) 执坳 一刹(shà)那 乍暖还寒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突破和解决。
②文献资料的离散,有“同类异处”和“异类分隔”两种状态。“同类异处”是指同一专题、同一领域、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异类分隔”是知识分类造成的资料分离。由于人类知识的广泛性、辛富性和复杂性,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文献资料总是分门别类收藏和存储。比如,书写梅花的文学作品,收藏在文学领域的总集、别集里,而介绍梅花生物特性、栽培技术的知识,则在植物学著作里。无论是“同类异处”还是“异类分隔”的文献资料,人力都难以改变其离散状态。
③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观念意识层面,是时间意识强烈,而空间意识淡薄。文学史研究,注重时间的变化进程,而忽视空间的离合分布;时间进程的描述多,作家活动、作品创作的地理空间分布的考察相对少。作家年谱、别集编年笺注和文学编年史之类的著作,注重时间编年而不注重空间系地,时间信息具体而空间信息模糊,时间感强而空间感弱。
④在实践操作层面,受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功能的限制,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的呈现,只能是单向呈现,而不能多向呈现。按照时间序列呈现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难以兼顾空间序列的分布和变化。如果按照空间序列来呈现各地文学图景,又难以从时间序列上观察和呈现一代文学的发展进程。简言之,以时间为轴心,空间秩序就被割裂;以空间为轴心,时间的序列就被打断。比如我们从《杜甫年谱》知道,天宝十三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几门,暮随肥马尘”的窘迫生活,但我们无法知道,这一年李白在哪里,岑参在哪里,高适在哪里。《苏轼年谱》可以告诉我们苏轼一生到过杭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但不能告诉我们,在苏轼生前和身后,还有哪些作家到过这些地方,写有什么作品。
⑤怎样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呢?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它旨在囊括历年来有关唐宋作家作品编年的成果信息,包括年谱、别集笺注、考订论文等。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这些编年文献资料,并在地图中可视化呈现,需要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
⑥数据建模,是为数据挖掘、信息提取建立模板。而建立什么样的模板,取决于平台的要素和功能。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这五大要素,需要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这五大功能。不同要素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才能产生功能,因而需要围绕时、地、人、事、文这五大要素来设计数据模板。
⑦数据转化,是根据数据模板,挖掘提取文献资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品等有效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关联和统计的数据。
⑧数据关联及呈现,是将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作家作品的数据通过编年和系地两个属性,可形成关联数据。借功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将数据融合成一体。数据关联融合后,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既可以呈现一时一地一个作家一生的行迹,也可以展现不同时间多个地方多位作家的活动行迹。时空一体,在这里得到初步实现。
(摘编自王兆鹏、邵大为《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
材料二:
段海蓉:数字人文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研究便利的同时,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郑永晓:比如相关论文中各种数据、图表的泛化现象,用“检索代替研究”“技术伪装学问”等就是突出的问题。此外,还涉及研究成果中文献利用或者说引用的规范性、版权问题等。古代文学研究,需要我们研究者与古代作家建立心灵的对话,需要对作品有良好的感悟能力,才能对古代文学现象作出有深度的阐发。前《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先生就对满篇都是通过检索罗列的各种文献,而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分析的论文很不满,斥之为“电脑体”,我对此很赞同。
我们提倡关注数字人文研究,不能只有数字而没有人文,归根到底它应该还是人文研究,需要保持人文研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点。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依据之上,是为了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让人文研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段海蓉: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数字人文会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
郑永晓: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数字人文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去解决一些传统方法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人文研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研究。如果运用得当,数字人文应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阻碍、妨害人文精神。以最具个性化的也是最具人文特点的文学作品鉴赏为例,我们借由作品与古代作家进行的心灵对话,似乎与冷冰冰的计算机毫无关系,但是有计算机的帮助效果可能不一样。比如我们读纳兰性德的“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稍有文学常识的人会联想到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等。但计算机可能做得更多,它会把与“南浦”相近似的“灞桥”“长亭”等聚在一起,分析这些表达离别的意象的相似、相异之处,统计它们被历代作家使用次数的多寡,并将这些信息共同呈现给读者。有了数字人文的帮助,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更为深入,而不是相反。
我以为,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的最有效办法是学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只有在具备深厚人文修养、精通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数字人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有效整合,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趋利避害,在学术上开辟出新的天地。
(摘编自《古籍数字化、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教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GIS地图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文学编年地图平台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
B.技术和数据驱动可以为人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可以让人文研究焕发新的生命力。
C.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很难打破时空局限,无法兼顾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
D.同一专题、同一领域、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这形成了文献资料的“异类分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要实现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各项功能,需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
B.读者无法从《苏轼年谱》中获得杭州、密州、黄州等地的文学创作和发展情况。
C.只要学者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就可以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
D.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与研究者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等有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适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的一项是( )
A.分析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的变化及其成因。
B.研究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
C.考证《四库全书》的底本及成书过程。
D.对《水经注》进行辑补、校对和注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数字人文是一门新型学科。有人认为,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未来或许可以取代人文学科;有人认为它存在很多弊端,会慢慢走向没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家门不兴旺,缺少福气。
(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写祖母希望他像自己的祖父一样拿着象笏上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屈原列传》借用古代君主讽刺当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写女子决绝而不留恋,性格刚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5)《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司马谏议书》作者说自己变法之前就预料到会招致怨诽的句子: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的句子是:人习苟且非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用夸张的手法写阿房宫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将阿房官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团结他人与轻视他人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5)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孤光自照,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6)《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因为冉有、子路两人心口不一,十分生气,“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他对此等行为的厌弃。
(7)在《阿房宫赋》中,阿房宫中像“____________”一样的建筑极其众多,用杜牧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
(8)《游园[皂罗袍]》中,杜丽娘放任思绪飞出狭小的院落,仿佛看到了广大世界里的美好景色,她不由感叹道“____________”!这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4)《劝学》以螃蟹作为反例说明学习要专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
(3)《诗经·卫风·氓》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人在官场心在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褒禅山记》中表现尽自己最大努力而未实现目标,但心中无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四周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5)《锦瑟》中,诗人从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游伤春
李昌符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倦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①,羸马倦西东。
[注]①底事:何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旅游”写羁旅愁怀,诗人借酒浇愁,可酒醒之后,家乡依然遥远,愁思难遣,一夜无眠。
B.“曙分林影外”句紧承首联,写漏终夜尽,诗人透过树林看到天色放白,这抹亮色冲淡了感伤情绪,快快乐乐赏花。
C.“春尽雨声中”明点“伤春”,以声传情,与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句意思相近。
D.颈联描写途中所见之景,江村路上倦鸟思归野外岸边风吹花残,诗人借景寓情,伤春之意更见浓郁。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1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A.向天横(遮断)势拔(超出)五岳
B.因(因为)之梦吴越 清(凄清)猿啼
C.列缺(缺少) 鸾回(回旋)车
D.觉(睡觉)时 向来(助词,不译)
【2】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越人语天姥
D.虎鼓瑟兮鸾回车
【3】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⑵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21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彭士禄的女儿彭洁与同学们分享了父亲彭士禄从“小孤儿”成长为“大科学家”的故事。故事启迪我们:吃过失败的苦,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心;吃过生活的苦,才会懂得珍惜。记住,你现在吃的苦,都是通往未来的路。正如张载在《西铭》中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意思是说贫穷卑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炼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现在青年学生的人生道路也未必是一帆风顺的,一切的艰难困苦、挫折灾难都会让我们成长,甚至蜕变!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