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沈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荆轲知太子不忍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寿,古时将人的寿命分上、中、下三段。六十岁为下寿,七十岁为中寿,八十岁为上寿。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C.五音,即五声音阶,是指把宫、商、角、徽、羽,由低到高排序,成为五声音阶。

    D.拙,用于称别人的东西。如拙笔,称呼别人的文字或书画;拙荆,称呼别人的妻子。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圆满对接,毫发不爽

    C. 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 近期,美国军机多次抵近我南海岛礁侦察,美国的危言危行对美中关系势必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 4、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B.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祖,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上片中,作者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B. 在下片中,作者借赞美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提醒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C. 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可以上阵杀敌,同时也暗含有壮志难酬的忧愤。

    D. 全词豪放悲壮,义重情深,散发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

    探春(又)道:“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笑道:“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平儿道:“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去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

    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住的园子,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你们想想这话,若果真交与人弄钱去的,那人自然是一枝花也不许指,一个果子也不许动了,姑娘们分中自然不敢,天天与小姑娘们就吵不清。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探春笑道:“我早起一肚子气,听他来了,忽然想起他主子来,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野的人,我见了他便生了气。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的。接着又说了那么些话,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都不免流下泪来。

    (节选自《红楼梦》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附《红楼梦》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1】下列对选文内容及《红楼梦》中与之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凤姐的丫头平儿“脚踏上坐”,而不给她正经座椅,是探春对她的羞辱,跟后文“我见了他便生了气”的态度呼应。

    B.在赖大家吃酒听到的赖家花园中的故事,触发了暂代凤姐管理大观园的探春想要对大观园的运营管理进行改革的想法。

    C.文中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表情动作描写,如写宝钗的两次“笑”和探春的一笑一哭,都极细微精准地刻画了人物心理。

    D.宝钗、李纨和平几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对探春改革大观园的规划表示认可的态度,从侧面反映了这场改革的现实意义。

    【2】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探春“又流下泪来”的主要原因。

    【3】探春的判词说“才自精明志自高”。试结合本文和《红楼梦》相关情节概括探春的才志表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2)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春望》)

    (3)《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树凋零比喻夫妻间情意淡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强调人们各有各的追求,而自己则把修身养性作为毕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兰亭集序》中阐述王羲之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 ”;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

  • 9、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学与思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本形容山势的词语来形容那些不平凡的日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残酷。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

    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

    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紧急军事公文,插有鸟羽,表示要迅速传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 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立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 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 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归光武,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隗嚣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入。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嚣将王遵谏曰:“使者,所以重兵贵和而不任战矣,况其承王命籍重质哉?杀之不可。”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覆。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率二千精兵袭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

    十一年,歙与盖延攻公孙述于河池,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五)

    注:①冘豫:犹豫。②伯春:隗嚣长子恂之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B.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C.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D.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青,泛指绘画用的颜色,也指绘画;又因丹青不易褪色,故用以比喻光明显著。文中意为后者。

    B.质,以财务或人员作抵押,也指留作抵押的人或物;与成语“文质彬彬”中“质”的意思不相同。

    C.绝席,独坐一处,不与他人同席,以显尊贵。“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均表明来歙唯我独尊。

    D.赠,追赠,指古代帝王给已死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历代朝廷赐诰敕,生前曰封,身后曰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歙自告奋勇,为国分忧。为解光武帝之忧,来歙两次主动请缨,先自请出使开导隗嚣,后率精兵奔袭略阳,均有建树。

    B.来歙性情刚毅,临危不乱。与隗嚣交涉时,面对隗嚣的犹疑不决,他愤而斥责;生死攸关之际,他也毫不畏惧,淡定自若。

    C.来歙骁勇善战,攻守有功。袭击略阳时,他带领精兵英勇杀敌;固守略阳时,他发屋断木补充兵器,直至光武帝发兵解围。

    D.来歙以国为重,大义凛然。遭遇刺客、面对痛哭流涕的盖延,他以国家军务为重,临危相嘱,并亲自书写表章,令人钦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2)使者,所以重兵贵和而不任战矣,况其承王命籍重质哉?

    【5】世称来君叔“天下信士”,文中哪些内容对此有所体现?请简要概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多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在课本中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张良、范增、蔺相如、廉颇、苏武等,也认识了不少文学人物,如曹操、周瑜、林冲、鲁智深、王熙凤、杜十娘、祥林嫂、孔乙己等,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物,如奥楚蔑洛夫、保尔·柯察金、于勒、玛蒂尔德、别里科夫等,无论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和感悟。

    请你从上面列举的人物中,任意选取两个进行比较分析,写一篇副标题为“                  之比较”的人物评论。横线上需填写的是你选取的人物名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