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3、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遂散六国之从 ②蚕食诸侯 ③故能明其德
④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⑤旬余,杖至百 ⑥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⑧以膏泽斯民 ⑨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A.①③⑥⑦/②/④⑤⑧⑨
B.①③④⑦/②/⑤⑧⑨/⑥
C.①③⑦/②④⑤/⑥/⑧⑨
D.①③⑦/②⑧/④⑤⑥⑨
4、下列对于课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中的“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这篇文章围绕“学习要坚持”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运用了比喻论证、排比论证、正反论证等手法,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B.小说《庖丁解牛》塑造了庖丁这一技艺高超、工作谨慎、擅于思考的人物形象。“庖丁”其实就是“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C.烛之武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存郑对秦国有利无害,最终说服了秦伯。
D.在七言律诗《登高》中,颈联将萧萧落木与滚滚长江对句,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写景的同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对下级的要求不予理睬,对下级的意见置之度外,对下级的困难视而不见,你不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
B.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D.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萨赫勒荒原
朱山坡
抵达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那天晚上,是一个叫萨哈的尼日尔黑人来机场接我。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我们简单收拾一下便出发了。我已经被告知,从尼亚美赶回津德尔中国援非医疗队驻地要走完整个白天。
“日落之前必须赶到。”萨哈对我说。
援非满两年的老郭突然病倒,抢救无效,前几天去世了。津德尔地区医疗队没了拿手术刀的医生,而那里等待做手术的病人排起了长队。我只好提前出发赶赴津德尔。
一路上萨哈话不多,他话多起来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凉之地。“萨赫勒大荒原。”萨哈说,“穿过去就是我们的驻地了。”
我看到的萨赫勒荒原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它太辽阔、太荒凉!这里简直看不到人类活动的痕迹。路边全是荒凉的灌木、荆棘和草甸,并朝着四周蔓延开去。每一棵树、每一只鸟、每一根草,都仿佛相处了千年,紧挨着搀扶着度过漫长的岁月和亘古的孤独。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公路,从荒凉通往荒凉,从寂寞通往寂寞。
“老郭就是一座最高的山。”萨哈突然肃然起来。
我故意对他隐瞒实情。“我不认识老郭,只知道他是天津市著名的外科医生。”“你怎么不认识老郭呢?”萨哈惊讶地质疑我,并朝我投来不满的目光。
车子继续往前走,加快了速度。
“要不,我们聊聊老郭?”我想打破沉默。
萨哈的脸上突然布满了悲伤,连皱纹的缝隙里都堆积着难过。好一会儿也不吭声,只是喉咙咳了咳,像是被什么卡住了。
面包车跳跃着前进,荒原越来越苍茫。车子一路颠簸,我迷迷糊糊睡着了。
我是被萨哈一个急刹车惊醒的。我看到一个身材高瘦的黑人。他双手张开,拦住了车的去路。
我大吃一惊,以为碰到劫匪了。萨哈倒很镇定,伸头质问那个黑人说:“尼可,你要干吗?”“他是我儿子。”萨哈对我说。我悬起来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尼可走过来跟萨哈哗哗啦啦地说:“我等你们两天了。三天前,有人看见你的车子往尼亚美走,我以为你昨天回来。如果今天等不到你,我会疯掉的。”
此时的阳光已经变得很柔和,有了黄昏将近的意思了。
尼可赤着的脚脏得黑乎乎的,一张温顺老实的脸,细看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萨哈说:“祖母还好吗?”
尼可说:“情况很不好!她快要不行了,一听说郭医生得病,她又活过来了。”“祖母要去津德尔看郭医生。”尼可焦急地说,“郭医生是被魔鬼缠上了,祖母说要给他驱魔。”
萨哈说:“郭医生去了尼亚美……”
“如果见不到郭医生,祖母是不会瞑目的。她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她要我等到郭医生。”
“你回去告诉祖母,郭医生的病已经好了,没事了。过段日子他又会回来的。”“真的吗?”尼可盯着父亲的脸问。
“是真的。尼亚美的中国医生很厉害,把他的病治好了。”萨哈说。
我附和说:“是真的。现在郭医生一天天好起来了。”
尼可很高兴,竟然手舞足蹈起来。萨哈突然变得有些悲伤,转过身来,不让尼可看到他的神色。
我们重新出发才十几米,却发现尼可突然瘫倒在地,我们慌忙返回。原来尼可等了两天两夜一直没吃东西,饿坏了。我摸了一下尼可的额头,好烫啊,而且他的身子在颤抖。我送给尼可一块黑麦面包、一罐上海产的炼乳,萨哈却夺回还给我。
“你不能送他任何东西。”萨哈说,“因为对其他人不公平。”
尼可希望我送他炼乳并解释说想让祖母尝尝,说她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东西。我答应了尼可。萨哈看到我态度坚决,也不作声,愧疚地闭上了嘴。
我们继续前行。为了把刚才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他把车开到了最快。后来萨哈把车速放慢下来,主动跟我聊老郭。
去年,老郭给尼可祖母做过摘除白内障的手术,使她瞎了十五年的眼睛重见光明。尼可祖母对老郭感恩戴德,视他为儿子。上个月,她赤脚沿着这条公路,靠吃野果和露珠,一个人走了十二天来到医疗队驻地。她说她梦见老郭被恶魔缠住了,要带老郭回村子里做一场法事,她要借助先人魂灵的力量将老郭身上的恶魔驱散。她劝不动老郭,回去后便病倒了。
萨哈说,老太太离开不久,老郭便出事了。那些天他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那天给一个病人做完手术后,他突然昏倒在手术台前……
太阳早已经开始西斜,我看见地平线上的霞光了。但我的视线模糊不清,因为泪水不自觉溢了出来。
“老郭也对你们隐瞒了实情。他有心脏病,医学上比较罕见的心脏病……,两年前,本来是我来这里的,但老郭跟我抢。他说他一定要去援非,这是他最大的心愿。”我说出了答应老郭隐瞒的秘密。
车子朝着太阳滑落的方向飞驰。
我突然想起刚才尼可脸额发烫,身子发抖。职业的敏感让我醒悟过来,他可能患上了疟疾!我乞求萨哈停车掉头救人,但他没有掉头。
“日落之前我们必须赶到驻地。”萨哈流着眼泪说,“他们等着药物救人。”夜幕降临前,我们终于穿越萨赫勒大荒原,抵达津德尔驻地。
大约是两周之后,我才再次见到萨哈。他对尼可避而不谈,只说起尼可的祖母。说她当晚喝了一口尼可说是老郭送的炼乳,很满足,半夜便去世了。
我真的希望还能够见到尼可。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萨哈拒绝“我”掉头救尼可的乞求,流着眼泪继续赶路,极具表现力,写出了作为父亲内心的矛盾挣扎和对儿子的爱。
B.祖母坚信老郭被恶魔缠上,并要借先人魂灵的力量来驱魔,侧面反映了非洲的原始与落后,也点出了老郭援非的重要原因。
C.小说人物刻画手法丰富,如对萨哈的刻画用了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立体。
D.小说结尾用留白手法写“我”希望还能见到尼可,引发联想,让人牵挂,脉脉温情中又隐含淡淡的忧伤,颇具艺术感染力。
【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环境描写展示了故事发生与发展的背景,环境的荒凉严酷与人物的善良温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
B.这段环境描写既照应了小说标题,又创设了一种孤独寂寞、忧伤的氛围,为后文叙写尼可及祖母的故事做铺垫。
C.采用拟人、比喻等手法描绘出非洲萨赫勒荒原特有的景象,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预示老郭和祖母不幸的结局。
D.“紧挨着搀扶着度过漫长的岁月和亘古的孤独”内涵丰富而深刻,象征着人类相互扶持共度难关,暗示了小说主题。
【3】小说以萨赫勒荒原上的一段公路背景来展开故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4】《人民文学》评论本文说:“小说中出场的人物和未出场的人物没有主次之分,他们共在大荒原上成景造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以动物设比起兴劝诫女子不要沉迷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自己因为德行高尚被小人嫉妒并遭到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通过描写蛟龙和寡妇听到洞箫声音的反应从侧面突出箫声的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里描写夏虫的诗句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荆轲刺秦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
(3)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赴秦。(《荆轲刺秦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____________?”孔子解释道:“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雄浑景象。
(3)李斯《谏逐客书》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断语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振聋发聩。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尽显诗人豪迈潇洒的真性情。
(2)在《师说》中,作者开篇明义,对教师下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诗词写“愁”的笔法多种多样,比如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描绘愁之无穷无尽;而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__________”一句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出愁之无可排解。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四面浮云猜是汝”中的“汝”是谁?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请简要赏析画线句的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①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
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②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路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请祠,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节选自《宋史·张孝祥传》有删节)
【注】①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②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等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B.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C.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D.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人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乡试中选者才能参与,一般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
B.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一般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有罪,需要皇帝下诏书才能拘捕人诏狱。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此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同义。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致仕的一般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也可自请退职,如“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祥才思敏捷,颇受赏识。他读书过目不忘,十六岁时,在乡试中人围,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高宗曾称赞他的诗词必将名世。
B.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
C.张孝祥仕途坎坷,屡遭罢官。金兵入侵时,他认为金国是想缔结盟约,被宣谕使弹劾而丢官;担任静江府知府时,又因谏官的意见被罢。
D.张孝祥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他担任抚州知府时,处理事情精明、准确;任平江府知府,不怕事务繁重艰巨,没有留下积压的案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2)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
【5】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请简要说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世上多的是醉与痴的人。屠呦呦醉于青蒿素事业,梁思成痴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徐霞客醉于山水,顾恺之痴于丹青……
专注地沉浸在对某样事物的爱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醉和痴暗示着专注与持久,以及单纯而明净的心灵背景。这会让人将人生变成一串串接连不断的赏心乐事,让快乐加倍。
以上材料能引起你哪些联想或体会?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