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 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部门都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B.高中生的人际关系非常微妙,特别是女生,同桌之间、室友之间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但在老师与家长的开导下又容易破镜重圆。
C.有那么多人经过生活的重重磨砺依然保持微笑,将艰难困苦化作前进的动力,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始终睚眦必报,不禁让我动容。
D.他听说这里的人事关系极为复杂,所以初来乍到,便采取一种临深履薄的态度,说话做事都十分小心。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目前家政市场从业人员鱼目混珠,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保姆、雇主、孩子都很受伤,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业态,专家呼吁发展与管理规范同步推进。
B.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C.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
D. 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庄家也叹为观止。
4、根据《差序格局》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中固定的时间地点个人圈子一定不相同。
B.“差序格局”中社会圈子会因个人势力的厚薄而伸缩。
C.“差序格局”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严格的界限。
D.“差序格局”中,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0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运动员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顿时同学们沸反盈天,用整齐
响亮的口号为他们助威。
②成功的演讲者,总是苦心孤诣,字斟句酌,选用那些能够准确表现思想内容,蕴含着炽
热情感的语言,带着感情来叩动听众的心扉,引起共鸣。
③杜甫晚年境况凄凉,常常食不果腹,席不暇暖,但他依然忧国忧民,读他的诗作,我们能读到一代大诗人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④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令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诗人白居易更是泪洒青衫,无限伤感,同病相怜之意油然而生。
⑤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苦苦地思索着什么,回忆着过去
发生的一切。
⑥张老师一生在幼儿园默默地耕耘,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儿童。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6、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林炜圣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影片《大鱼海棠》的角色设计主要参考了《山海经》《庄子》等上古神话典籍。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了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神话起源于先民对世界创造性的想象与认识,这种认识对今天的价值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地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皇、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衣袂飘扬,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如何善用高科技,并平衡好技术使用与文化内涵的关系是关键。伴随电影特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转化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古神话是指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中的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B. 在《大鱼海棠》之前,国产影视作品已经多次尝试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如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电影《捉妖记》。
C. 《大鱼海棠》塑造的多个形象均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捉妖记》也未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 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大众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只有当代电影充分展示上古神话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才能让上古神话重生。
B. 要让上古神话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主创者不仅要创造出富有上古神话文化内涵的形象,还要让这些形象和时代审美相契合。
C. 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这导致影视改编往往出现叙事不合理、矛盾冲突表现不够充分、故事主题不够凝练等问题。
D.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要利用电影特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转化,创造出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就能让上古神话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B. 《大鱼海棠》的塑造的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凸显了传统伦理价值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C. 与《捉妖记》相比,《大鱼海棠》在角色的动作设计上,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 作为一部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电影,《大鱼海棠》唯一的遗憾是故事没讲好,在故事创作上,《指环王》值得我们学习。
7、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 _________, 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两首诗都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无垠,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的恢弘壮阔之气。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有两句诗提到一个古老的节日,苏轼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中表达词人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点睛之笔是:“ 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乐声,比如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谦逊地表达出自己对于“礼乐治国”心有余力不足。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候鸟的动作行为,暗示春天到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1】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
【2】有评论者认为,若将首句的“不可忘”改为“系人思”会更好,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仓皇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衔怪于数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囿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 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迎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B.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C.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D.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仆,第一人称代词,与“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中的“余”相同,都有自谦的意思。
B.京师,指京城,与“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中的“京师”相同,都指古时“长安”。
C.假,借助,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假”相同,都强调要善于借助外力。
D.众人,指一般人,与“今之众人”(《师说》)中的“众人”相同,都指当时的士大夫。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者数矣(多次)
B.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C.然后始信前所闻者(才)
D.然雪与日岂有过哉 (过分)
【4】下列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皆出于此乎 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B.位卑则足羞 日出则犬吠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有辄哗笑之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又挈挈而东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借用“蜀犬吠日”和“越犬吠雪”两个典故,讽刺了当时人们对拜师行为少见多怪,辱骂攻击的风气。
B.韩愈因反对“耻学于师”的时风而遭到攻击,以致被迫数次离开长安,因此柳宗元认为他是个狂人。
C.柳宗元虽然对韩愈的师道观是赞同的,但却缺乏韩愈直面对抗的勇气,无奈屈从了世俗的力量。
D.韦中立和《师说》中的李蟠都不顾流俗,不辞千里,敢于拜师,彰显了崇古慕贤、好学勇毅的优秀品格。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②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朝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学问之道,四子书如户牖,九经如厅堂,十七史如正寝,杂史如东西两厢,注疏如枢阆,类书如厨柜,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厅堂正寝,可以合宾;书舍花园,可以娱神。”提倡读书广读博览,力避偏废。
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则说:“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强调读书贵专,要取其之神。
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在民勤四中高二年级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有同学对此产生疑惑。学校辩论社拟举行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为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在“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反方一辩立论陈词”中选择一种,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