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B.不吾知也
C.臣之所好者,道也
D.夫晋,何厌之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替:替换
B.谣诼谓余以善淫 谣诼:造谣、诽谤
C.忍尤而攘诟 尤:厉害
D.岂余心之可惩 惩:惩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鬼——李贺
B.诗魔——白居易
C.诗佛——王维
D.诗豪——苏轼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C.世人称韩愈为韩昌黎,韩愈也常以“昌黎韩愈”自称,是因昌黎韩氏在唐代是望族。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发尽上指冠 箕踞以骂曰
B.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越国以鄙远
C.若不阙秦 使使以闻大王
D.函封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98%的受访者2017年有出游意愿,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国民的重要支出部分。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的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如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包括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的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雾霾等污染因素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调查显示,除了领略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体验医疗教育等服务和资源、躲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1%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编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
材料二
年份 | 旅游人次 | 旅游收入(单位:元) |
2016年 | 3.02亿 | 3651亿 |
2017年 | 3.44亿 | 4233亿 |
2018年 | 3.86亿 | 4750亿 |
近三年国家旅游局关于春节假日期间国内旅游市场的统计表
材料三
建设好慢游基地,让游客尽享“慢游”乐趣。最佳慢游旅游区呈现“众星捧月”的空间格局。经过多年的有,贵州旅游已经形成了若干个明亮的“月亮”,如黄果树、荔波大小七孔、西江苗寨、镇远古城、百里杜鹇等,但是这些“月亮”缺少“众星”产品的陪伴,游客当天看完,当天离开,而无法实现对周围辐射型的消费。贵州是“国家公园省”,山地度假、乡村度假、气候度假等资源优势突出,处处有美景,既有诸多区域的“小月亮”,也不缺少捧月的“星群”资源。因此,加强“伴月星群”的打造是建设慢游产品的基础エ程。要树立大游区概念,依托核心度假基地,综合利用周边文化、生态、环境等资源,把景点串成景区,打造品牌慢游旅游度假区。
实施“众星捧月”エ程的关键之一是对“月亮”和“星群”的识别与筛选。作为区域慢游度假基地的“月亮”应该是以城镇为依托的大型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它应具备以下特征: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丰富的夜间产品、康益的人文环境。基于度假需求的慢游产品,“星群”应具备以下特征:依托慢游度假中心,拥有发达的辐射型短线游,时间上能满足“深度”和“休闲”的需要。
(摘编自《打造贵州“快旅慢游”产品体系》)
材料四
今年春节返程最堵地方无疑是海南。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万辆外地车辆滞留海南。从大年初三开始,受十年未遇的罕见大雾天气影响,琼州海峡反复停航。
事实上,前些年春节期间,海南的一些热门景点游客蜂拥而至,人挤人,人挨人、大堵车的现象频频出现。照理说,海南是离岛,有多少车辆进入海南,港口方面能够充分掌握,这就为限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优势。未来,有没有可能针对这些车辆进行限流?如何限流才会确保更好的旅游体验,不至于堵在囧途?特别是,根据气象特点,琼州海峡每年12月至3月雾较多,且多为平流雾,是否应该为极端天气的可能发生留足运力余量,根据运力的余裕程度来考虑接待游客的数量?这些课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编自2018年2月“央视新闻”)
【1】下列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立大旅游区概念,布置好“众星捧月”的空间格局,建设好慢游产品的基础工程,是打造贵州“快旅慢游”产品体系的重要任务。
B.自然环境优美,夜间产品丰富,人文环境康益,以城镇为依托的大型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是区域慢游度假基地的“月亮”应具备的特点。
C.拥有发达的辐射型短线游,时间上能满足“深度”和“休闲”的需要,以慢游度假中心为依托,是区域慢游度假基地的“星群”应具备的特点。
D.贵州是国家公园省,山地、乡村、气候等度假资源优势突出,只是欠缺了周围辐射型的消费资源,以至于“月亮”尚好,“星群”不足。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表明我国居民外出旅游的意愿持续高涨,材料二的数据从另一侧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B.材料一、二用数据讲事实,材料三、四用分析说原因、揭本质、提解决方案,围绕“旅游”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C.四则材料依次是调查报告、数据统计、新闻评论、分析报告,都遵循了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
D.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人们的旅游与生活的需求密切相关,人人都追求与品位、有内涵、服务优质的出行。
【3】上述材料对我们做旅游规划应有一定的启发。假如今年春节你将与家人外出旅游,你们的旅游目的是什么?你会选择哪里?请立足文本根据主次阐述这样选择的原因。
旅游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目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然而还是不料,也不信竟有如此下劣凶残的事情发生,并进一步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沉痛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人们如果不以史为鉴,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3)《六国论》中,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战绩是“_____”,但非常可惜的是“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慨叹个人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上张良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成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晚秋时节江流及峰峦的壮美。
11、①《短歌行》中借用姑娘思念情人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和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一脉相传,表现诗人的傲气和不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登高》中用空间的寥阔、时间的绵亘将秋日萧瑟、悲从中来的悲凉化为广阔深远的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月亮是古代诗人的最爱,诗仙饮酒“举杯邀明月”,诗圣思念兄弟吟诵“月是故乡明”,“小李”迷蒙中低唱“沧海月明珠有泪”,东坡先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排遣苦闷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赤壁赋》中用豪迈而对仗的语句描写出了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
薛逢[注]
旅馆再经秋,心烦懒上楼。
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骨肉凭书问,乡关托梦游。
所嗟山郡酒,倾尽只添忧。
[注]薛逢,字陶臣,晚唐诗人。此诗大抵作于作者未登科前,诗人已经在旅馆住了两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酬赠诗,诗题中的“酬”有赠答、酬谢之意。同类的诗还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B.“酒”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本诗尾联中的“酒”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酒”,所寄寓的情感相似。
C.本诗语言虽通俗畅达,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精心锤炼,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D.本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直抒胸臆、比喻等,大大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诗蕴含的思想感情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君大说之耳 说,通“悦”,高兴
B.夏殷不易礼而亡 易:改变
C.居五年,秦人富强 居:经过
D.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恨:痛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喜好先秦法家学说,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才华受到公叔座赏识,并被推荐给魏惠王得以重用。
B.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C.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商鞅是如何保证变法顺利推行的,效果怎样?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景是什么?风景是冷峻的高山,风景是故乡的明月;风景是青春的节拍,风景是历史的回声;风景是对生命的珍爱,风景是对和平的企盼……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在远方,在远方的路旁;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在身边,近在咫尺,甚至就在我们自己手中;也有人说,世间的风景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请结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