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D.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去今之墓而葬焉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B. 激于义而死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C. 亦以明死生之大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获得了无数的奖项的王家卫迅速成为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
B. 上回蒙他鼎力相助过,这一次我应投桃报李,助他一臂之力才是。
C. 记者看到,在灯光的笼罩下,这个具有明显中国建筑特征的庞大建筑群显得美轮美奂,气势恢弘。
D. 报纸上对前总统都是些溢美之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北京崇文小学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室外挪到了室内的体育馆,北京每况愈下的空气质量令人担忧。
B.近日,卫生部新制定的《公厕卫生标准》规定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宜为1:2,众多体验过公共场所“入厕难”的女士对此拍手称快。
C.4月23日,新疆巴楚县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恐怖分子对从事日常工作的执法人员和手无寸铁的社区服务人员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了重大损失。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梦应声而碎
【印度】阿米尔·萨利姆 / 闻春国 译
①这是一条无穷无尽的路。我不知道它会将我引向何处,我只是沿着它一直奔跑。我奔跑,不是因为想要这样,而是我不得不跑。这是一条漫长的路,现在的我已经跑得筋疲力尽,可我还得拼命地奔跑。
②这里是纽约,一座高楼林立、妄自尊大、繁杂喧闹、傲慢无礼的城市。几天前,我作为一个非法移民来到这里。我带着我的梦想走进了另一个梦——纽约:这是我曾经的梦想。
③到了这里,我无处安身。环顾四周,我茫然一片:这里的一切与我格格不入。然而,当我抬头仰望天空,这一念头又很快消失。噢,云彩!是的,那天上的云彩和我离开家乡时并没有什么两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同一片云天。对于它们,我并不陌生,它们是我的云彩。
④想到这,我的心一下子释然了。有云彩的地方,就是我的世界。我开始在街头闲逛,在“大苹果城”没有人管理的街道上到处流浪。在这里,我能看到这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都会的另一面:到处都是难以自拔的吸毒者,还有那些非官方宣称的无足轻重的老人——他们如今无人问津……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神。
⑤我不想看到我的梦想就是这一番光景,离开此地,来到了繁华闹市。这便是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毕竟,在国际刑警眼里,我只是一个非法移民。
⑥在某一瞬间,我想我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来这里,这样他们才会让我在这里待下去。我要告诉他们,我想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我就回到我的祖国。我要回到那个金钱万能的社会。在那里,只要你拥有金钱,你就会拥有一切。如果我有了钱,我也会拥有一切的。
⑦当然,他们才不管你这些呢!他们凭什么让我夺走他们的财富呢!这里是他们的国度。
⑧我在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感觉有人在盯着我。在我看他时,他把目光转向别的地方。噢,国际刑警!我溜进人群,消失在他的视野里。这是我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我让他们怀疑我。我有点害怕,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⑨在随后两天,我东躲西藏。紧接着,我又犯了最致命的错误。我碰到了一个同胞,他告诉我可以给我找一份工作。身无分文的我爽快答应,但随后又婉转地回绝了——他要我一起贩毒。我可不能这么做!我只想通过合法的方式去挣钱。我拒绝了他,他转眼消失。我转过身来,发现一直跟踪我的那位国际刑警站在大街的一角盯着我。我还没来得及迈出第一步,他就闪到墙后不见了。
⑩ 我呆呆地站在那儿——这下可不妙了!他们肯定以为我已经参与了毒品交易……可他们不了解实情……我这一辈子总是遭人误解……我必须告诉他们:我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人。
⑪“嗨,你!出来跟我谈谈。该死的,我就站在这儿……你想知道我是谁吗?好吧,你过来,我会告诉你我是谁……即便你没有梦想,你又何必要夺走别人的梦想呢?告诉我,我就站在这里,你这个卑鄙小人……”
⑫然而,没有人在听。
⑬夜幕降临,可纽约是一个不夜城。这里万家灯火,宛如成千上万只萤火虫落在上面,河水也被映照得五彩缤纷。天空中浓云密布,随时都可能下雨。那一片片云彩仍是那么美丽、安详,那么令人遐想。我的梦想、我的云彩和我相聚在一起。生活看来是完美的,可平静的背后往往暗藏着危险。
⑭在我的左边,在大桥的一个角落,有一个人正在粉碎我的梦想。还是那位国际刑警,只是他不再是独自一人。他知道,光凭他一人无法赶走我的梦想。他们朝我走来,但这时我不愿意跟他们谈了。他们想把我遣送回国。我不想两手空空地回去,我想出人头地。
⑮所以,我还得拼命地奔跑。我跑到了桥的另一角,他们在后面追逐我。我头也没回,一个劲地往前跑。我在不停地跑,他们在不停地追。我在大街小巷里穿行,试图甩掉他们,可他们快步如飞。天上开始下起雨来。在雨中奔跑,我可是不在话下。从前,我曾在雨中奔跑过,那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只是那时候我是为了赢得她的爱,这一次我却是为了逃命。
⑯如果我不跑,对其他任何人应该都没有影响——也许,这就是我不想再跑下去的原因,我只是在为自己而跑。那么好吧,我就停下来,跟他们正式谈谈。我放慢脚步,他们拐进大街。我正要停下脚步,就听见一声枪响。他们射中了我的腿。我转身想要站起来,他们又开了一枪。这一次射入了胸膛,差一点击中我的心脏。我又一次倒下。
⑰纽约暗了下来。我看不到黑夜里的云彩,可我知道它们在天上看着我。它们似乎在为我的痛苦而流泪。我觉得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如今,除了痛苦,我一无所有。我就要离开这里的云彩,离开我所有的梦想。我想在永远闭上眼睛之前,低头看看我的心,那里有我的梦想;我再抬头看看天空,那里有我的云彩;然后,我又环顾四周……那是你们的世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最后描述“我觉得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如今,除了痛苦,我一无所有”,可见这样痛苦的生命,毫无价值,无足可观。
B.小说以“我”在“无穷无尽的路”上“奔跑”作为开篇,其“奔跑”既有为逃避国际刑警追捕的现实含义,也有为生计而疲于奔命的象征意味。
C.纽约是一座高楼林立、妄自尊大、繁杂喧闹、傲慢无礼的城市,当“我”发现“这里的一切与我格格不入”,“我”感到绝望。
D.“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而且所犯之错一个比一个严重,这些正是导致“我”最终不幸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反复出现“云彩”和“梦想”,虚实相间,“我”的梦承载于天上的云,天上的云象征着我的梦。
B.小说对“我”的塑造,较多地采用了心理独白的方式,更凸显出主人公投诉无门、孤独无依的窘迫境况。
C.小说中的“我”最终选择停下来并非偶然,在前文已有伏笔做了铺垫,使在矛盾中挣扎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D.在传统的线性的叙事结构中,情节一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依靠一条主线层层推进,本篇小说按照这样的叙事结构顺叙展开。
【3】小说主人公“我”是一个悲剧人物:作为一个非法移民,没有身份,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保障。请根据小说内容分析“我”的悲剧性还主要体现在其它哪些方面?
7、默写
(1)《蜀道难》 李白
(2)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登高》
(3)《琵琶行》白居易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视听结合,以辽阔的意境表现诗人登到半山腰时的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4)杜甫的《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 ______。”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白居易《琵琶行》 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
(4)《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说“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春天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战车千乘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江宁。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而且也为诗人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了氛围。
B.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D.“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借眼前之景抒别离之情。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又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可以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样延伸。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使负栋之柱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文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农田;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⑤独夫:孤单的人;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既东封郑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朝歌夜弦 ⑥族庖月更刀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4、作文。
请以“桥”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