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吕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跑道上的张清体力不支,伴随着大家的加油鼓励声,他切齿拊心,坚持跑完了1500米。

    ②这段山路十分陡峭,行人下山犹如阪上走丸,非常危险。

    ③目前,“名著简读本”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它们是学生了解名著的终南捷径

    ④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⑤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⑥柯南机智勇敢、冷静沉着,还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所以他能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破解。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 3、如果你乘游轮夜游黄浦江,你想用诗句描述所见美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下列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B.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C.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4、下面对于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中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层次分明。

    B. 《国殇》极力抒写壮士们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而献身的英勇精神。

    C. 《郑伯克段于鄢》通过一系列事件写出了姜氏的偏心溺爱,共叔段的贪得无厌,主要突出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和碌碌无为。

    D. 《白马篇》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他忠心报国的崇高思想境界。

  • 5、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生义气  意气用事  寥廓  辽阔

    B.绿树成阴  绿草如茵  苍海  苍茫

    C.惆怅    笙箫    沉淀  凄婉

    D.忸怩    扭扣    青荇  翻两番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碧海潮已落,江湖曲犹闻。阅读金庸《射雕英雄传》第 12 回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蓉用荷叶笋尖樱桃斑鸩桃花瓣做了一碗汤给好美食的洪七公,七公笑问道:“这碗荷 叶笋尖樱桃斑捣汤,又有个甚么古怪名目?”黄慕微笑道:这汤的名目,从这五样作料上想便 是了”洪七公道:“要我打哑谜可不成,好娃娃,你快说了吧。”黄蓉道:“我提你一下,只消 从《诗经》上去想就得了,”洪七公连连摇手,道:“不成,不成。书本上的玩意儿,老叫花一 窍不通。

    我们这学期读了《诗经》,你认为这汤的名字是( )

    A. 绿衣汤

    B. 好逑汤

    C. 美人君子汤

    D. 采薇汤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语句是____,____

    (4)《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楚东南,乾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汤显祖《游园》)

    (5)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6)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由回忆往事到内心抒怀,表现作者襟怀坦荡、问心无愧。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3)《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兰亭聚会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 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揭示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君子最终却能超过一般人的原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越王勾践墓

    柴望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①柴望:南宋诗人。②秦望山:山名,在浙江绍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落日余晖的景象开篇,又以“自”“谁复”等语词抒发诗人强烈的情感。

    B.“雨打乱花”、“鸟翻黄叶”景象,和“复道”、“宫墙”联用,形象鲜明,极具张力。

    C.诗人发出“莫向高台望”的感慨,意在表明自己对官场险恶仕途坎坷的深切感受。

    D.这首怀古诗写法上富于变化,或写景,或抒情,词语选用精当传神,感染力强。

    【2】诗人为什么“伤心”“凄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之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国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注】①黄冠师:道士。②贡:贡试,选拔贡士的考试。③驱奴:家奴。④掊克:聚敛、搜刮民财。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B. 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C. 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D. 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犹年少,体尚未壮,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 延佑是年号。早在西周时,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其中就制定了年号制度,以方便纪年。

    C.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之称,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 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休。典籍中习见的“致事”“致政” “告归” “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玄文才过人,发奋学习。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弱冠之年,闭门苦读,儒学、史学及诸子百家全都研习。

    B. 欧阳玄明察善断、不畏权贵。县中许多长久难以决断的疑难官司,豪门大族不遵守法律、虐待家奴的行为,欧阳玄都能公正判决。

    C. 欧阳玄为官清廉,声名显著。武冈县有人聚众闹事,他亲自带领人马前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武冈终于平定下来。

    D. 欧阳玄才高德劭,深受倚重。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负责编修史书。因病不能行走,破例让他乘轿子到延春阁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2)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习近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