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求人可使报秦者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 具告以事 斯固百世之遇也
C.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以为莫己若者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属今为之虏矣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B.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3、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 避邪说,难壬人(拒斥)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文胜质则史(虚浮)
C.信者效其忠(效仿)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交往)
D.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
4、下列文言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巡船所物色 ②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③请罪于母,母不许 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⑤死生,昼夜事也 ⑥激昂大义 ⑦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⑧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A. ①⑤/②⑧/③④/⑥/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⑧/⑦
C. ①⑥/②⑧/③④/⑤/⑦
D. ①③/②⑧/④⑤/⑥⑦
5、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 )
A. 此天子气也 B. 毋从俱死也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具告以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文学
高行健
那种像社会运动一样闹得轰轰烈烈的文学的时代我以为已经过去了。文学原本同政治无关,只是纯然个人的事情,一番观察,一种对经验的回顾,一些臆想和种种感受,某种心态的表达,兼以对思考的满足。其所以轰动,不幸全在于政治的需要,或受攻击,或被捧场,不由自主弄成了一种工具、一件武器、一个靶子,以至于丧失了文学的本性。
所谓作家,无非是一个人自己在说话、在写作,既不是为民请命的英雄,也不值得作为偶像来崇拜,更不是罪人或民众或政治势力的敌人。之所以有时竟跟着作品受难,只因为是他人的需要。当权势者需要制造几个敌人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的时候,作家便成为一种牺牲品。而更其不幸的是,弄晕了的作家竟也以为当祭品是一种光荣。其实,作家同读者的关系无非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或若干人彼此不必见面,不必交往,只通过作品,精神上的一种交流。作者本不对读者负有多少责任,读者也不必对作者有所苛求,读与不读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这种恢复了本性的文学不妨可以称之为冷的文学,以区别于那种文以载道,抨击时政,干预社会乃至于抒怀言志的文学。这种冷的文学自然不会有什么新闻价值,引不起公众的注意。它所以存在仅仅是人类在追求物欲满足之外的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这种文学自然并非始于今日,只不过以往主要得抵制政治势力和社会习俗的压迫,现今还要对抗消费社会商品价值观念的浸淫,求其生存,首先得自甘寂寞。
诚然,这样的作家较之他的作品还更多一层困难,因为作家倘从事这种写作显然难以谋生,不得不在写作之外另谋生计。因此,这种文学的写作就其本身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奢侈,一种纯然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不过,一个社会再怎样繁荣,再怎样有声有色,倘竟容不下这种个人的精神活动,又不能不令人悲哀。
然而,历史并不在乎这种悲哀,只记录人类的活动,或者也并不留下记录。这种冷的文学能有幸出版而流传在世,只靠作者和他们为数不多的朋友的努力。曹雪芹和卡夫卡都是这样的例子。他们的作品生前甚至都未曾出版,更别说造成什么文学运动,或成为社会的明星。这类作家大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和夹缝里,埋头从事于这种当时并不指望报价的精神活动,不求社会认可,只自得其乐。
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则被政治和伦理的是非弄得疲惫不堪,又落进种种的主义,即所谓意识形态与创作方法论争的泥坑中难以自拔,其实同文学都没多大关系。作家只有远远逃离这些没完没了且言不及义的论战才能自救。文学创作本是一种孤独的事业,是任何运动和集团都帮不上忙的,只倒过来遭到扼杀。作家只有作为独立不移的个人,不隶属于某种政见集团和运动,才能赢得彻底的自由。
这并不是说作家就没有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社会伦理的观念,总受到政治和社会挤压的作家自然也有话说,尽可以作演说,发宣言,大可不必都搅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就文学创作而言,即使言及政治与社会,我以为与其说是“干预”不如说是“逃亡”更为恰当,以此来抵制社会对自身的压迫和作为精神上的某种排遣。因此,我又以为,作家的位置最好置身于社会的边缘,以便静观和内省,才能潜心于这种冷的文学。
问题恰恰是,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来连绵不断的战争、革命、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把全民族的知识界上上下下不容分说都卷了进去,迫使作家们不是充当斗士,便是无以维生,民生国家也未曾救得了,却往往先把身家性命葬送掉了。而这种冷的文学则只有先逃避政治和社会的压迫,生计得以保障,才有可能。这便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难以冷下来的缘故。所以说,冷的文学是一种逃亡而求其生存的文学,是一种不被社会扼杀而求得精神上自救的文学。我又以为一个民族倘竟容不下这样一种非功利的文学,不仅是作家的不幸,也表明了这个民族精神上的足够贫乏。
为此,我主张这样一种冷的文学。
(选自《高行健经典作品选》,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以载道,抨击时政,干预社会乃至于抒怀言志的文学没有什么文学价值。
B.把文学弄成了一种工具、一件武器、一个靶子,它就丧失了本性。
C.只有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才能静观与空省,才能潜心于冷的文学。
D.冷的文学永远无法造成文学运动,作者也无法成为社会明星。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冷的文学的一项是( )
A.叙述封建大家族生活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
B.卡夫卡的现代主义名作《变形记》。
C.诗经中歌颂祖先功业的“颂”部分的诗作。
D.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
【3】作者认为近一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主要受到了什么因素制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言志。
(2)《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胜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神女应无恙,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游泳》)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何以解忧,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5)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表述了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外物的观点,这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有传道受业解惑的含义,这与教孩童的老师“________”的启蒙教学是不同的。
(3)李白《蜀道难》中,摹写人行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突出蜀道又高又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一文中孔子嗤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③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羽扇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⑥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师者,所以_______________。(《师说》)
⑧曹操在《短歌行》中用《诗经·子衿》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短歌行》)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瑞鹧鸪·落梅
南宋·尤袤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空。五夜①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②曲未终。却忆孤山③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注】①五夜:五更。②山香:舞曲名,见《羯鼓录》。③孤山:在杭州西湖,为湖山胜绝处,林逋曾在此隐居。
【1】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梁溪”两句写景,触景生情;“五夜”两句直抒胸臆,因花生“愁”,心系人民和战事。
B.下片“歌残”两句用典,两支曲子与角声形成照应,以此表达对时局不利的清醒认识。
C.下片“却忆”两句虚实结合,词人当日因花生愁,借酒销愁,骑马踏花,希望能像林逋那样归隐。
D.这首词写出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战事不断,人间不宁,统治者醉生梦死,有志者也萌生退意。
【2】尤袤是无锡人,身处家乡为何生出“客愁”?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粤王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
B.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
C.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
D.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
【2】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古代负责教学的一种官名。秦汉已有,晋以后一般都设在太学或国子监中。
B.对策,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回答自汉朝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五伯,即春秋五霸,说法之一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D.茂材,即秀才,因避汉光武帝刘秀名讳而改称,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的后面讲学;弟子们后人学的要由先人学的传授学业,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见过他。
B.董仲舒居家著书,仍然关注国事。他辞官归家之后埋头修学著书,但只要朝廷派官员到他家征询他对重大问题的意见,他都会有根有据地作出解答。
C.董仲舒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他先辅助骄傲勇武的易王,后辅助凶残蛮横的胶西王;他审时度势、巧施计谋,将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
D.董仲舒廉洁正直,受到权臣嫉恨。他认为掌握大权、位至公卿的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因此对董仲舒心生嫉恨,之后终于寻找时机对他进行了报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2)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方向和着力点,那又怎么能击破障碍?
材料二: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不论是狮子还是羚羊,都要奔跑;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去奋斗。
材料三: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
材料四:有了梦想,就应该迅速有力地实施。坐在原地等待机遇,无异于盼天上掉馅饼。毫不犹豫尽快拿出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才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
读了上面四则材料,你有什么想法?班上将要召开一次以“越成长 越青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行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