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赣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他的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 李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以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情感充沛,常常用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出壮丽奇谲的境界。后世称他为“诗仙”。

    C.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D. 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和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食埃土,下饮黄泉 下江陵,顺流而

    B. 幽壑之潜蛟 鱼虾而友麋鹿

    C. 山之高而止 而学于师

    D.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 非能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

    对于房地产救市的话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问题一经提出,人们就争先恐后地

    除非把这事 ,再添上些枝叶,或者可以激怒他稍助一臂之力。

    A. 和盘托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B.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和盘托出

    C.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和盘托出   D. 畅所欲言和盘托出各抒己见

     

  • 4、下列对联中,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王安石

    B. 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诸葛亮

    C.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 ——李白

    D. 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岳飞

  •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       良曰:“长臣”

    B.庖丁文惠君解牛    大王为此计者

    C.杳不知其所     行李往来

    D.挟太山超北海     吾一日长乎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读中国古典

    张炜

    一个人去山里封闭读书的情景,我们只能在古书里看到,带一些书到山里,欣赏大自然,采一些草药,采一点茶来喝,是何等快意。那是一种遥远的情怀、一种生活状态,再没有一种生活比它更迷人了。有书,有大自然,有安静,再采摘和制作些对生命有滋补的食物,当然是太美好、太理想化了。可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不可抵达的仙境。

    《楚辞笔记》是我在深山独居的一段日子读屈原的心得。读古书特别需要安静,因为屈原的作品不好懂,即便带着很多注释读起来也比较困难。要感悟屈原当年的处境、心态,把自己化进作者的情境语境里面,会有助于理解他的作品。而我们一般的阅读,把字和词的意义搞清楚就可以了,这还是浅阅读。最深入的阅读是从字里行间还原个人,这个人就是作者——当我们把一本书读懂了,不是读懂了情节和所谓的主题思想,而是读懂了这个人。比如说他站在面前,你闭眼睛,这个人的音容笑貌都活生生的;随便的一个事情,我们都知道他会怎样处理,想见他眉眼里的神采。

    那时我在山里面找了个地方,在那儿住了很久,带着基本的食物和书。那个时候万籁俱静,周边只有一点鸟声,或偶尔来几只兔子和獾。到了夜间,星星特别明亮。现在的城里已经很难看到星星,就算看到也是稀疏黯淡的几颗。但是山里的星星不仅又大又密,离得很近,而且似乎觉得它们在旋转,数不清的混沌生命散在远近,就像一些精魂的眼睛。在这种环境下读着屈原,突然觉得跟古代那种没有污染的人与自然的距离相似。这种感受显然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太奢侈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也不是每个人随时都能找到这种环境。

    但如果有了这样的条件,必得好好地利用,没有这种条件,也可以尽其所能地接近。这是一种心态。在我们的课堂、车间和办公室,也同样可以去寻找自己心中的屈原,毕竟环境不是最大的问题,形式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让心静下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人匆促。但是我们要使它慢下来,再慢下来——如果不能够慢下来,我们的创造力,包括人生的享受,都会大打折扣,大大受挫。设法慢下来的最好途径,还是归结到刚才说的两个字:阅读。

    一个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读中国的古典名著。诸子散文要不停地读,百读不厌。对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古代作家,是一生都不应放弃的,每一次阅读都给人全新的东西。比如把苏东坡的所有文字全部仔细地看遍,再读一下他的传记,会觉得那个传记只可打七十分。我们通过作品所理解的苏东坡比别人写的还要丰富、多趣和怪异。要了解这个极其复杂的人,惟有读他的作品。如果从他创造的全部文字去接近他的灵魂,就会觉得这个人简直是太有趣了,太迷人了——我们现代人比起苏东坡的丰富,实在是太贫瘠、太单薄无趣,也太枯燥了。我们是那么狭隘,那么不堪一击。

    现代人与人的关系是种利益的需求,而古代人也会面临当时的人际关系,也有他的社会性。比如说苏东坡,在权力斗争中不停地被流放,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个小官,南北奔波。他的人生起伏跌宕到了极处。我们很多时候不停地抱怨自己命运的曲折艰难,那就看看苏东坡,原来他比今天大多数的抱怨者要苦上十倍。但是苏东坡多么达观,就在这种苦境下仍写了那么多意气风发的有趣文字。他还研究怎样长生,开出很多药方,过得非常有滋味。

    对中国的古典,许多人的体会是,只要读进去,就会享受无限,收获无限。每一个古典作家都值得我们一生相伴。

    (选自《张炜文集》,有改动)

    【1】古书阅读的浅阅读深阅读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答:  

    【2】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作用。(6分)

    答:  

    【3】简要分析心境与阅读古书的关系。(4分)

    答:  

    【4】文章最后说每一个古典作家都值得我们一生相伴,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意蕴。(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在上文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抒怀,触景生情,表现出词人作为革命家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气魄,并引出下文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律吕呦!”

    (3)闻一多的《红烛》中抒发诗人对红烛深情的呼唤的诗句是:红烛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篇名句默写

    (1)《蜀道难》中直接描写行人登蜀道之难的动作神态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 9、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以言志。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3)曹操在《短歌行》中多处借用了《诗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诗中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4)“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

    (5)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之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曹操《短歌行》中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用以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他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则》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正可用的东西。

    ④《观沧海》一诗中写秋风和海中翻腾波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B.作者连用两个句子劈空设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呢?

    C.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

    D.这首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直率。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2】诗中“雁”的形象具有暗示性,请分析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郑绍叔字仲明,荥阳开封人也。累世居寿阳。祖琨,宋高平太守。绍叔年二十余,为安丰令,有能名。后为本州中从事史。时刺史萧诞弟谌被诛,台遣收诞,兵使至,左右惊散,绍叔独驰赴焉。诞死,侍送丧柩,众咸之。到都,司空徐孝嗣见而异之,曰“祖逖之流也”。梁武帝临司州,命为中兵参军,领长流。因是厚自结附。帝罢州还都,谢遣宾客,绍叔独固请愿留。帝曰:“卿才幸自有用,我今未能相益,宜更思他涂。”固不许。于是乃还寿阳。刺史萧遥昌苦要引,绍叔终不受命。遥昌将囚之,乡人救解得免。及帝为雍州,绍叔间道西归,补宁蛮长史、扶风太守。

    天监初,入为卫尉卿。绍叔忠于事上,所闻纤豪无隐。每为帝言事,善则曰:“臣愚不及,此皆圣主之策。”不善,则曰:“臣智虑浅短,以为其事当如是,殆以此误朝廷也。臣之罪深矣。”帝甚亲之。母忧去职。绍叔有至性,帝常使人节其哭。顷之,封营道县侯,复为卫尉卿。以营道县户凋弊,改封东兴县侯。

    三年,魏围合肥,绍叔以本号督众军镇东关。事平,复为卫尉。既而义阳入魏,司州移镇关南,以绍叔为司州刺史。绍叔至,创立城隍,缮积谷,流人百姓安之。性颇矜躁,以权势自居,然能倾心接物,多所举荐。士亦以此归之。

    征为左将军,至家疾笃,诏于宅拜授,舆载还府。中使医药,一日数至。卒于府舍。帝将临其殡,绍叔宅巷陋,不容舆驾,乃止。诏赠散骑常侍、护军将军,谥曰忠。绍叔卒后,帝尝潸然谓朝臣曰:“郑绍叔立志忠烈,善必称君,过则归己,当今殆无其比。”其见赏惜如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甚亲之 信:相信,信任

    B.众咸之 称:称赞

    C.兵使至,左右惊散 卒:士兵,士卒

    D.缮积谷,流人百姓安之 兵:武器,兵器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郑绍叔对梁武帝“忠烈”的一组是( )

    ①绍叔独驰赴焉 ②善必称君,过则归己 ③独固请愿留

    ④绍叔忠于事上,所闻纤豪无隐 ⑤士亦以此归之 ⑥及帝为雍州,绍叔间道西归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绍叔做本州从事史的时候,州的刺史萧诞因为弟弟的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只有郑绍叔一个人护送灵柩,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B.郑绍叔的性格很是拘谨而急躁,往往以权势自居,但是能够真心地待人接物,对人才也多有举荐,士人多半因此而归附于他。

    C.郑绍叔事梁武帝无二心。梁武帝被免司州之职,准备回到京城之时,辞退遣散宾客僚属,郑绍叔坚持要求留下。

    D.郑绍叔被征召为左将军,但因为病重,只能在家里接受诏书,皇帝还派人一天数次到他家里为他治疗,死后,梁武帝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

    【4】翻译下列句子。

    (1)卿才幸自有用,我今未能相益,宜更思他涂。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4)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愿大王少假借之。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张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感动是什么呢?感动是夏日里一缕凉负的清风,是冬日里一轮暖暖的太阳,是沁人心脾的一股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热茶……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令我们感动的事,拥有了感动,我们的心灵才会变得明亮、宽敞、纯净……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留在心底的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记叙文或散文)。

    要求:①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②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中心突出;③能综宗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简明,描写生动、细致,抒情、议论画龙点睛;④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⑤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⑥用词贴切,句式丰富、灵活,善用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