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不如因善遇之
B. ①贪于财货,好美姬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C.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项王默然不应
D. ①为击破沛公军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籍文献中,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会有特定的名称,如第一日为“朔”,二日为“既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日为“晦”。
B.古人名与字不同,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正如《礼记·檀弓上》所说“幼名、冠字,周道也”。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C.六艺,一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二是指《易》《书》《诗》《礼》《乐》《春秋》,“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D.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地支。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时七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跨越樊(fān)篱,这一意味深长的历史性决定,清晰表达出当今世界的深刻变迁。
B.囿(yǒu)于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局限于个人认知的有限,小至人情事故,大至家国天下的丰富面貌,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未曾与闻。
C.整部电影以家庭关系为载(zǎi)体,用富有特色的戏剧叙事,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群体的奋斗故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精神的赓续传承。
D.二胡乐曲《烛影摇红》,曲调如怨似诉,摇撼人心,就连名字也包蕴着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意象和意境,让善感的观众心旌(jīng)摇摇。
4、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罅(xià)隙 商贾 霞蔚云蒸
B.纶(guān)巾 木讷(nè) 墙橹 概当以慷
C.憎(zèng)恶 慰藉(jí) 等闲 乍暖还寒
D.吐哺(bǔ) 霓裳(cháng) 寥廓 推眉折腰
5、下面是北宋诗人王禹偁的《村行》,诗句的顺序被打乱了,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A.⑧①④③②⑥⑤⑦
B.①⑧⑥⑦②③④⑤
C.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D.①⑦②⑤④⑧⑥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B.文章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做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D.作者赞美都江堰,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资格很老。
【2】怎样理解“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3】都江堰只是属于四川的一项水利工程,作者为什么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忆起往昔不平凡岁月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语意表明一个人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而表明晋国国君曾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修辞形象描绘琵琶曲“时而流畅,时而滞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极富感染力。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描绘心中的理想世界。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写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议论起政事来常常意见不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怒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停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治。
(2)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自己忧国优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
B.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
C.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
D.主人摆出饭和菜肴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
【2】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①也。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②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靈、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镫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吴敏树③《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是僧人之名,与“超上人”同。③吴敏树:清道光十二等人,湖南岳阳人,后辞官专治古文,文章学桐城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
B.举匏樽以相属 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C.而未尝往也 即此处也
D.取之无禁 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之上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B.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C.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D.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德,是曹操的字,孟指排行老二,德与操同义;类似的如孙权,名权,字仲谋,仲指排行老二,而权和谋相关。
B.丁卯,即丁卯年,我国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C.望,指农历每月十五,这是一种与月亮变化有关的记日方式;古人还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晦”,最后一天叫“朔”。
D.志,文中指地方志,用以记述一定区域的历史与现状,它取材宏富,全面系统,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篇写箫歌互和,“余音”二句写出箫声的凄婉哀怨,推动了情感的转变;乙文开篇讨论“游之上者”,“始得”二字使“如愿以偿”之感溢于言表。
B.甲文缅怀曹操时,苏轼用“固一世之雄”顿挫以蓄势,以“而今安在哉”折落来寄慨;乙文缅怀苏轼时,吴敏树有感于赤壁之战,吟诵了东坡之赋。
C.甲文是“文赋”,既有赋体的整齐,如多用铺陈、排比,又有散文的自由;乙文是“记”,记寻常风物独具情趣,引经据典如话家常,行散而神聚。
D.甲文情景理完美融合,既有诗情画意,也有议论理趣;乙文以小舟的行进为线索,有时写景状物,有时联想考据,文章摇曳生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云,色分白黑,形有万千,有时带雨,飘散随风,望之如画,品之如诗,引人遐想,启人感怀。
你眼中的云是什么样的?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感悟?请以“看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呈现你眼中的云,表达你对云的感受、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写景抓住特征,想象合理,抒情、议论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