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室内的座次,面东背西是最尊之位,其次是面南朝北之位,再次是面北朝南之位,最卑之位是面西背东的座位。
B.“参乘”又叫“车右”,指陪乘并护主的人,樊哙作为一名武士,当时身份为沛公的保镖。
C.冠者,嘉礼的一种,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其举行加冠礼,以表示成年。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晋侯”“秦伯”中的“侯”和“伯”都是爵位,按照周代制度,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五等。
2、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词的下阕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表现了毛泽东作为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自信。
B.“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笠”和“蓑”分别比喻成“兜鍪”和“甲”,暗示了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运用了设问和借代的修辞,用“杜康”代指酒,表现作者对时光易逝的忧叹。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作者用“樊笼”代指束缚本性的世俗,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弃,对归返自由的愉悦。
3、下列画线的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群臣怪之
B.使使以闻大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沛公欲王关中 函封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其人居远未来
4、下列各项的括号内均有省略,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 独立( )寒秋 B. 鹰击( )长空
C. 鱼翔( )浅底 D. 激扬( )文字
5、下列各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反问)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比喻)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夸张)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比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犁杖①:最后的方舟
父亲走了,犁杖的寂寞无人能懂。
犁杖靠在墙角,土墙剥落的泥土,覆盖在它刺槐木的把手上。那些木质的纹理,那是被父亲粗糙的大手抚摸过无数次的纹理,此时,都湮灭在无声而落寞的尘埃里。铁铸的犁铧②,有一半湮没在庄稼院的泥土里。曾经的光彩不再,曾经的锋利亦不再;只看见被雨水侵蚀的铁锈,斑驳一地。
犁杖也有年轻的时候,犁杖年轻时和父亲一样讷言有力。父亲牵出他心爱的老牛,只一个眼神,老牛便稳稳站在犁杖的前面。有时候,默契就是这样一种无言的情义,岁月不会给你什么,但会给你挚友般的信任与友情。时光带不走什么,但会让你深深懂得彼此的感念。即使不用言说,对方也会心领神会。再没有如此稳重地行走了,老牛的蹄夹走过万物苏醒的大地,留下一枚枚泥土的印章。不需要褒奖,田野上拔节生长的庄稼就是最好的馈赠;不需要催促,一步一个脚印的乡村,从来就这样稳稳前行。你见过波浪连天的海吗?一头老牛所驾驭的乡村世界,就是一艘通向黎明的方舟。云开了,雾散了,飞鸟翱翔在天空,田野上奔跑着羚羊和驯鹿。所有的生灵沐浴在大地的恩泽中。
打犁杖的六爷,是村里最好的木匠。单是木匠活的选材,六爷都会在一根木头前静默良久。梧桐树,轻便而空灵,可以打造女子的妆奁。一口梧桐木的木箱,历经百年,依然保持原有的形状,敲上去,铿铿有音,仿佛能听见焦尾桐琴的清音。一株历经沧桑与坎坷的苦楝树,一生养育了无数可爱的麻雀精灵。它们喜欢在树枝间穿梭,它们喜欢苦楝树上金黄的果实,它们执拗地把乡村当作可以托付前世今生的家园,叫醒黎明,唤醒炊烟,为寂寞平添一缕清澈的音符。这株已有五十年树龄的刺槐树,还是父亲在小时候,牵着祖父的衣角,栽种在庄稼院里的。洒落过槐花沁人心脾的清香,蓊郁过遮天蔽日的阴凉。终于有一天,父亲狠狠心,将刺槐树放倒。轰然倒塌的瞬间,一副上好的犁杖,已在父亲的脑海中现了雏形。多么圆润的把手,多么沉实有力的杖柄,每当父亲坐在田埂上,轻抚一把犁杖时,就好像在轻抚情人的脸颊。
跟犁杖“相依为命”的犁铧,那肯定是块上好的铸铁。你能看出打铁人在铸造时专注的表情。淬火,煅烧,锤打,在千百万次的叮当声中,唤来一面犁铧上隐隐的青锋。犁铧不需要尖锐,太过尖利的锋芒会触痛大地的肌肤;犁铧不需要冷漠,太冷漠的表情,会冻结春华秋实的热情。一面犁铧是内涵丰富的语言大师,当它深深地插入泥土,种子播种的诗行,季节凝成的段落,露珠攒积的词语,已然将乡土的沉浑与壮美抒写得淋漓尽致。父亲在面对一面犁铧时的神情是缄默的,在缄默的表情之下,父亲在如镜的反光中,看见自己与泥土相亲相守的一生。
学吧,学会像一头牛那样,沉着而坚忍,才能开垦出水草丰美的生态家园。
学吧,学会像父亲一样讷言而温情,才能深入泥土的精髓,一次次耕耘,一次次收获,度完这辛苦但充实的一生。
学吧,学一架犁杖,它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表达,它的表达便是秋日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
我深深记得那样一个暖暖的黄昏。家园的落日挂在玫瑰色的穹顶。父亲交给我那把鞭子,也教给了我所有与泥土相关的箴言,教我怎样与泥土相偎相依,迎向一个华枝春满的生命轮回。
无疑,我的双手在颤抖,当刺槐木的把手握在掌心,我能感知到来自泥土深处大地的心跳。我知道,那天的老牛不是由我来驾驭,而是一头阅尽人间春秋的老牛,在牵引我走向远方的路;那天的犁杖也是隐忍而屈从的,它知道每个乡间的后生就是这样生涩地一路走来。犁沟是弯曲的,在弯弯曲曲的犁沟里,我的身影从此叠印于泥土。从此,无论过了多少年,在深情书写乡村的很多桥段,你都会看见我的名字。
走过就是走过,在最后我宁愿放弃抒发作为一架犁杖的落寞与失意。无论时空如何转变,在史书的册页里,在永恒的大地上,在某个小小的庄稼院里,一架犁杖选择有尊严地老去,告诉我,不要轻易遗忘故乡和土地。
(注)①犁杖,即犁,一种耕地农具,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犁把和犁铧。古时耕地时,牛在前头牵拉着犁杖,犁杖前沿部分犁铧触地翻土,人在后头扶持着犁把。②犁铧,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
【1】文章开头写道:“父亲走了,犁杖的寂寞无人能懂。”犁杖因什么而寂寞?为什么这寂寞无人能懂?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亲交给我那把鞭子,也教给了我所有与泥土相关的箴言,教我怎样与泥土相偎相依,迎向一个华枝春满的生命轮回。
【3】文章标题《犁杖:最后的方舟》具有怎样的内涵?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4】许多曾经美好亲切的事物,如犁杖、蓑笠、炊烟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文章结尾段落,作者指出“在最后我宁愿放弃抒发作为一架犁杖的落寞与失意”,请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现实中“消逝”的现象,探讨作者这个观点的积极意义。
7、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③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羽扇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⑥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师者,所以_______________。(《师说》)
⑧曹操在《短歌行》中用《诗经·子衿》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短歌行》)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陶渊明《归园田居》以比喻手法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因不愿事乡里小儿而挂印解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能表现李白同样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比喻琵琶声忽清忽浊,错落变化。
(7)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杜甫在《登高》中借景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侧面表现周瑜年轻有为、潇洒英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从远景的角度描绘乡村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
(2)《荀子·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行为就没有过错。
(3)陆游《游山西村》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陆游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
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D.尾联“吴中近事均知否?”诗人自问自答,告诉好友每家的团扇上都画着他。
【2】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虚御风 冯:乘着
B.扣舷而歌之 扣:扣动
C.正襟危坐 危:端正
D.知不可乎骤得 骤:轻易地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舷而歌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相与枕藉乎舟中
C.纵一苇之所如 哀吾生之须臾
D.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4】选出短语结构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白露横江
B.水光接天
C.旌旗蔽空
D.冯虚御风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6】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而又何羡乎
D.渺渺兮予怀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凌万顷之茫然
(2)舞幽壑之潜蛟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4、写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邮箱: 联系方式: